徐卉
情境化教學是教育教學不斷創新發展的產物,相對于傳統課堂教學的開展而言,創設情境教學更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創設情境教學促使學生更快地產生情感共鳴,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學習偏多一些,對教師來講以古詩詞背景為基礎展開情境化教學有一定的難度,但無論是古詩詞還是散文、議論文,情境化教學的開展都需要得到重視。
一、深度挖掘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學開展的重要承載物,每個階段教材的制定都是經過一系列的打磨和研究的,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開展,必要條件自然是尊重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內容,為情境的創設和環境的渲染制造契機。比如《雷雨》的情境化教學,教師教學情境的創設首先需要復制文中內容,其次則是挖掘文本展示以外的《雷雨》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社會歷史背景等內容,將教材中呈現的事物深度挖掘進行深化, 才能讓創建的情境更完整和飽滿。由此一來,情境化教學的開展才更能激發學生的同理心和產生情感共鳴,所謂的創設情境教學才更成功。
二、使用音樂渲染效果
音樂和文學是人文學科。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兩者都是相似的。音樂具有強烈的情感影響。不同類型的音樂可以為聽眾提供不同的情感體驗。語文教師可以使用此音樂功能為學生創造學習語文的環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并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語文老師可以大聲朗讀音樂,也可以在學生獨自閱讀時播放音樂。教師應根據特定的文本類型來決定選擇哪種音樂。例如,優美的散文文本可以選擇柔和的音樂,有些大膽的詩歌文本可以選擇能夠有效地將文本和音樂融為一體的莊嚴音樂,在傳播音樂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并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評估作者希望表達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在講授《雨巷》時,要記住這是一首具有優美語言和生動影像的現代詩歌,一位語文老師可以首先為學生提供一個閱讀和玩同一作品的模型《雨巷》。在閱讀過程中命名?;蛴蓪W生閱讀并伴以優美的背景音樂。除了旋律音樂和老師朗誦外,還可以輕松調動學生的情緒,并創造有效的教學環境。目前,教師可以根據課文提出一些問題,以便學生在閱讀時可以思考。學生會得到更好的啟發, 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在課堂上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表演模擬,體驗人物情感
在情境創設中,表演也是一種生動的學習體驗。通過表演故事中的情節,可以將學生帶入角色中,體驗人物的性格、行為等特點,方便學生對語言文本的深刻體驗。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就利用表演模擬,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人物情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篇小說節選的時候,教師就組織學生開展表演情境,讓學生在表演體驗中,增強學習效果。在語文學習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讓學生通過相互推薦的方式,選出小說中的各個人物。然后,教師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相互表演、相互模擬,說出人物的話語,進行人物之間的對話。而在這樣的學習體驗中,學生的表演積極性更高,都會按照教師所分布的任務進行練習。之后,教師可以選出幾個小組,并將教室布置成表演的專業地方, 方便學生進行表演模擬。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進行評價,選出自己任務表演最到位的那一位學生,可以用獎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進行二次學習。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表演模擬,創設表演情境,增強學生對人物的體驗效果,也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創建與語文知識相符的情境和背景,對學生的情感以及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語文教學所講授的知識。在進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時,需要注意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需求,合理的創設情境,使高中語文情境教學能夠有序開展,在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方法優勢的同時,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