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芳
新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課程目標, 其目的是要培養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在三大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是這一目標的實現尤其顯得重要,沒有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雞觀,就不能形成學生健康個性,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就不能實現。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數學學習中屬于非智力因素,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但不管人的心理活動多么紛繁復雜,歸根結底,不外乎認識與意向兩個方面,即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在新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本文將就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涵
(1)情感的內涵。所謂情感就是人們對周圍現實和自己的獨特的個人態度。認知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由于教師缺少這方面的認識和重視,以致單純地把數學教學圖解成學生掌握知識的經驗過程,沒有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有感情的、有性格的個體。客觀上只是當作消極接受知識的儲存器。這是教學效果不佳甚至失敗的重要原因。
(2)態度的內涵。態度是指個人對某一對象(人、事、物、制度等)所持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是具有內在結構的相當穩定的心理傾向。態度具有持久性,形成某種態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形成以后就比較持久、穩固。態度兼具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成分,并且這三種成分是彼此關聯的。充分理解是人們對一個事物、一個現象形成一個態度的一個前提。如果沒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知,那么態度的形成也會是模糊的,信賴度也會降低。
(3)價值觀的內涵。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處理普遍性價值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其中的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層次的價值觀,道德觀是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價值觀主要受社會文化、個體心理、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價值觀是社會文化的精神所在,是指導人們行動的指南,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核心要素。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二、怎樣在教學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主導地位學生的品德心理的發展是以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為主體的綜合發展。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更多的是看重學生的認知發展,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對某項技能是否掌握,運用得是否得心應手,而忽略了對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體驗和正確得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學生的學習情緒低下,知行不能統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和促進學生在知情行方面的和諧發展,充分發揮情感和態度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備課中首先考慮如何以認知的手段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做到以情導行。具體來說,就是處理好新教材中的綜合探究、帶領學生通過活動的探究來領會教材上的知識點。
(2)按情意發展的規律設計教學,根據克拉斯沃爾的情意發展的劃分,學生的情意發展是從單純的接受和反應開始,產生情感的傾向;經過內心體驗而發生態度的變化;在經過自覺的加工組織,最終升華至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層面的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這一過程去設計教學。①設立多種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要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或開展多項活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產生興趣,表示認同,愿意接受,同時引起情緒上的變化,并產生情感上的體驗。在選擇切入點時,既要考慮其中具有的豐富情感因素;又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的心理發展水平。②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來內化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會伴隨著一些語言和行為上的贊同、反對等態度、價值觀的傾向性,但是這些贊同和反對還僅僅是一種受情感或情緒的影響而產生的表面的傾向, 很容易受他人的言語影響而改變。因此,還需要教師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評價,并把這種評價內化成為他們固有的價值觀。而這種內化需要靠學生自己去探索,不斷深化才能完成。經過學生的自我探索, 就把基于情感情緒而產生的態度價值觀傾向性,通過有機合理的整合,不斷深化形成較為穩固系統的價值觀。
三、新課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分析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熱愛中國共產黨,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祖國命運,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③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誠實守信, 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主法制觀念, 培養公民意識。④熱愛集體,奉獻社會,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倡導團結友善的精神。⑤樂于學習,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具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⑥熱愛生活,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⑦熱愛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關注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培養世界眼光。
這些目標從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等關系,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之, 對新課標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研究,還有許多方面急待探究。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