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
情感教育即情感領域的教育, 它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生積極的變化,產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領域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同時在評價建議中強調:“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把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教學實踐中,強調情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學的數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初級階段的核心課程, 因此在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讓學生以愉悅積極的情感積主動、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那么,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呢,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以積極的情感態度感染學生
在教學中, 教師應該讓學生經常感受到各種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如新奇感、趣味感、愉悅感、輕松感、興奮感,被關注、關心和關愛的滿足感等,這是使學生能夠對學習形成積極態度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也是教學取向良好效果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本身有一個積極的情感態度,首先應熱愛自己的職業,要看到自己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才能有足夠的熱情投入事業,然后是熱愛數學這門學科,有嚴謹的教學態度和過硬的專業基礎,發自內心的對數學充滿感情,把講數學課當成是一種享受,那么對于你的學生而言,很自然的也會去愛數學,把聽你的數學課當成一種享受。換言之,如果數學教師本身就不熱愛數學,又沒有嚴謹的教學態度, 那么在他的教學過程中也就不可能培養出學生學習數學、熱愛數學的情感。
再次是教師對學生的情感,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過多地苛求、指責,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和期望,最后是教師的人格情感,教師首先是個社會人,因此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人格情感,誠實、正直、友好、善良、自立等是一個社會人的立世之本;同時,作為教師,還必須具有更寬泛的人格特征,如尊重、耐心、寬容、公平和自律等,這些“身教”的效果遠大于文字和語言的說教,是無時不在的“德育樣板”,是學生面前的鏡子,教師的這些人格特征,將對學生的成長和人格發展產生直接的、重大的影響。
二、創設和諧課堂氛圍,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一個班級中有好多孩子,每個孩子,相貌有美丑,智商有高低,教師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偏心”,教師應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對每個學生都是等同的,更要像一個無私的園丁,把愛的雨露公平的灑入每個孩子的心田,不能以自己的好惡感情,偏袒、庇護一部分學生,鄙視、冷淡另一部分學生,要一視同仁,批評和表揚要恰到好處。教師對學生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或者就是小搗蛋們。班級里面有一部分人成績平平,上課也是安安分分地坐著,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候,給每一個同學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公平、平等的對待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成長,讓愛的陽光籠罩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絕不留下陰影。
人的尊重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小學生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為師者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尊重學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損害它們自尊心的教師,對學生諷刺、挖苦、冷漠、體罰和變相體罰等有傷害學生尊嚴和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手段, 只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能強求學生整齊劃一地按照老師的意愿行事。例如: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我們先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多聽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按學生意愿來組織安排活動。這樣做,學生才會感興趣,數學實踐活動才會有意義。尊重全體學生的關鍵, 在于能否面向全體學生最重要的是差生,對他們應當變忽視為重視,變嫌棄為喜愛,變冷眼為尊重。我們要調整課堂上的視線投向,讓差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 也過上幸福快樂的校園生活。
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不僅要公平的對待學生,尊重學生, 還應該以各種方式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加強情感教育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習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小學生很多時候面對的是一串串的枯燥數字、無窮無盡的抽象形式, 等待他們的仿佛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符號。學生很容易對數學失去興趣,從而越來越不愿意學習數學, 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 應該以情景為手段,以情感為紐帶,以發展為目標,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動態情景、質疑情景、解決實際問題等情景, 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體驗促進情感的發展。在這么多情景中,聯系生活情景滲透情感教育尤為重要, 只有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數學既來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又在更高層次上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學生才會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后,我組織學生上了一節生動活潑的實踐課: 先布置學生回家調查并稱一稱:一個一角硬幣、一元硬幣各重幾克? 一個雞蛋、一把小刀、一本語文書、一只蠟筆、一瓶墨水各重幾克? 幾粒大豆重1 克? 幾袋鹽重1 千克? 自己的體重、本班最輕學生的體重、本班最重學生的體重各是多少千克等。然后匯報交流調查情況, 發現數學問題, 提出數學問題。(1)根據調查情況,按類分小組,匯報調查結果。(2)分組討論:引導學生比較哪些調查結果符合生活實際?哪些不符合實際?(3)比比賽,誰能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最多? 誰能解答得最快? 并讓學生相互評價。這種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不僅培養學生愛數學、學數學和用數學的情感, 而且促使他們全心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使他們感覺到學習并不是枯燥空洞的,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聯系生活進行教學,不僅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發現數學之美。我在講授對稱圖形一課時,這樣講到“同學們,生活中許多美的事物都有對稱性,如漂亮的花蝴蝶,它停飛展翅便是一幅異常美麗的對稱圖,因而許多人都收集蝴蝶展翅標本,用來點綴臥室或書架, 你們在生活中還能發現哪些事物具有對稱性嗎? ”同學頓時熱情高漲,踴躍發言,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 還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對稱美。又如,我在教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數數,認數,寫數時,為了加強形象記憶,先讓學生觀察討論它們像什么,然后引用童謠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1”像鉛筆學寫字,“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稱鉤來買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朝,“9”像飯勺來盛飯,“10”像鉛筆加雞蛋。這樣聯系生活中小學生熟知的事物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形象美, 學生會很快記住這些數字,在學習中不但不會有任何壓力和厭煩情緒,反而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具有進一步探索數學領域的動力。
四、通過激勵性評價加強情感教育
激勵是學生進步和成功的催化劑和推進器。心理學研究顯示:鼓勵、肯定、贊許能增添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獲取成功的巨大動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鼓勵、肯定、贊許的次數越多,他們良好行為活動的再發性就越高。因而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激勵性評價加強情感教育。
我在實習期間,聽一位老師教學《10 的認識》一課時, 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0~9 只由一個數字組成,為什么10 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呢? ”這對于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問題,遺憾的是老師只是例行公事的對他說:“你真棒。”如果教師此時贊美得具體一點,如“你觀察得真仔細,提的問題真精彩。”這樣不僅可激發他本人對高質量學習的持續追求,同時也可激勵其他同學養成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使用激勵性語言,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學生課堂上踴躍發言,你可以對他說:“你很善于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非常棒。”“你的回答使我感到你的數學思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性。”“你的這個解題思路已經遠遠超越老師的預想,你真的很棒。”等等。同樣的道理,當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地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投去一個期待的月光,對他說:“別著急,慢慢想。”學生回答問題詞不達意,你可以這樣評價:“老師知道你心里想對了, 可語言方面還需認真組織一下,再重新試一試,好嗎? ”等等。這樣的評價突出了問題的焦點, 一語道中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揚長避短,更加優秀,比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功能。
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要做到平等對話。要與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在交流中體現情感價值觀;師生之間要有共同語言,達到雙向交流,使數學教學活動為師生的互助學習提供平臺。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要讓學生張揚其個性;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也要因人而評價;教學要融入教師的全部心血,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不斷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他們在探索過程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 也會產生種種情感。對此,教師要注意因勢利導,一方面,要加強學習方法的點撥,為學生思維“鋪路架橋”,幫助他們克服認知上的障礙,強化積極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傳遞給學生, 使他們體驗到老師的親切與信任,從中受到激勵,堅定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數學情感。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合進情感教育,是我們作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勢下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作為教育者,我們所擔負的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著眼于現代教育的需要,著眼于青少年的未來,著眼于我國的穩定發展,它的現實作用不可低估。只要我們加強學習與提高, 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意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情感,相信,我們會在我們的教學育人生涯中少一些遺憾之事,多一些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