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志和

1923 年9 月,王盡美在北京
“黨史開先卷,百代揚英名。”王盡美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27歲英年早逝,留下了10余首詩詞。他用短暫的生命,書寫了永恒的理想之歌。
1918 年春,王盡美離開家鄉到濟南求學。臨行前,他揮毫寫下一首七言絕句:
沉浮誰主問蒼茫,
古往今來一戰場。
濰水泥沙挾入海,
錚錚喬有看滄桑。
這時王盡美還不到20 歲,已歷經生活的困苦磨難。1898 年6月14 日,他出生在山東省莒縣(今屬諸城市) 大北杏村。父親因病去世,他自幼與奶奶、母親相依為命。由于家境貧寒,他無法上學讀書,后來為富家子弟陪讀,才獲得學習機會。1913 年,王盡美初級小學畢業,兩年后高級小學畢業。他回鄉務農后,深切感受到貧苦農民生活的艱難,異常痛恨社會不公。因此,他決定赴省城繼續求學,以尋求改變社會的途徑。
在即將邁出人生重要一步之時,王盡美登上村前延綿起伏的喬有山,遙望繞村而過的濰河水,他的思緒在歷史與現實中穿越。漢三年(公元204 年),韓信曾指揮漢軍與楚齊聯軍在濰水(今山東濰河) 大戰并得勝;辛亥革命爆發后,民軍司令王長慶曾率兵占領諸城,組建山東軍政分府并宣告獨立,但遭到清軍鎮壓……王盡美由濰水、諸城聯想到當時的中國,眼見列強瞵睨、軍閥混戰的現狀,不禁發出鏗鏘一問:“沉浮誰主問蒼茫。”他深信:滄海桑田,滿目瘡痍的中國終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王盡美在這首七言絕句中,真實抒發了其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也充分表達了想改天換地的遠大志向。
1918 年秋,王盡美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9 年五四運動爆發,北京數千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要求廢除“二十一條”,收回被日本奪去的山東權利。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愛國運動如狂濤、如厲風。王盡美迸發出極大的愛國熱情,投身于這場偉大的運動中,被推選為山東省立第一師范的代表。他積極聯絡其他學校的學生,建立愛國反日組織,帶領學生開展罷課、集會、演講、抵制日貨等活動。這期間,王盡美還用《長江歌》的曲調,創作了《保護我山東》的歌詞:
看看看,滔天大禍,飛來到身邊。
日本強盜似狼貪,硬立民政官!
此恥不能甘,山東又要似朝鮮!
嗟我祖國,攘我主權,破我好河山。
聽聽聽,山東父老,同胞憤怒聲。
送我代表赴北京,質問大總統!
反對賣國廿一條,保護我山東。
堂堂中華,炎黃裔胄,主權最神圣。
深有切膚之痛的山東人民掀起了反帝愛國的狂飆,不但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而且還派出160 多名代表,組成山東請愿團,赴京向北洋政府“大總統”請愿,強烈要求取消賣國的“二十一條”,保護山東的權利。
王盡美創作《保護我山東》的歌詞,是為了鼓舞山東人民的反帝愛國熱情,激勵更多的人奮勇抗爭。這首歌詞主題鮮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伴隨著《長江歌》的曲調,很快傳遍了齊魯大地。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當時許多進步的知識分子一樣,王盡美開始尋求這一革命真理。1920 年3 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王盡美趕赴北京學習,成為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外埠會員。這年夏秋之際,王盡美與鄧恩銘等人在濟南成立了“康米尼斯特(英語“共產主義”音譯) 學會”,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隨后,他們又成立了“勵新學會”,出版《勵新》半月刊,主要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通過認真學習、研究和思考,王盡美逐漸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從此,王盡美由一名愛國青年逐漸成為一名共產主義的信仰者。
1921 年春,王盡美與鄧恩銘等人發起建立了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7 月,王盡美與鄧恩銘作為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共同出席黨的一大,參與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黨的一大后,王盡美把自己原來的名字“王瑞俊”改為“王盡美”,并寫下《肇在造化——贈友人》一詩:
貧富階級見疆場,
盡善盡美唯解放。
濰水泥沙統入海,
喬有麓下看滄桑。
通過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王盡美更加堅定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了為中國人民謀解放的決心。改名“王盡美”,寫下詩歌《肇在造化——贈友人》,是他對自己堅定信仰和革命決心的最好明示。
有學者認為,王盡美的《肇在造化——贈友人》是他離家到濟南求學前所作詩(即“沉浮誰主問蒼茫”一詩的“升級版”)。確實,王盡美的這首《肇在造化——贈友人》詩與他離家到濟南求學前所作詩是一問一答,遙相呼應。三年前,王盡美登上喬有山,遠望濰河水,發出“沉浮誰主問蒼茫”的“時代之問”。三年后,王盡美已經從尋求的真理中得到了明確答案: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就是說,唯有堅持開展革命斗爭,才能解放勞苦大眾,使人民進入“盡善盡美”的世界。
三年尋“問”,終得答案,有了光明的目標。從此,王盡美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中國革命斗爭之中。他遠赴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再赴上海出席黨的二大。除此之外,他相繼到煙臺、淄博、青州、濰縣(今濰坊市)、壽光等地,建立黨、團組織。他奔走于北京、山海關之間,領導京奉鐵路工人罷工和開灤五礦大罷工。可沒想到,王盡美因長期忘我的工作,積勞成疾,感染了嚴重的肺結核病。1925 年8 月19 日,王盡美不幸病逝于青島,他是最早離世的黨的一大代表。
今天,我們回望歷史的天空,看到王盡美如一顆明星閃亮在長夜,聽到他用青春的生命書寫的理想之歌,還有無數的共產黨人連綿不斷的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