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婷 郭小紅



6月21日,2023年黃河汛前調水調沙正式啟動,這是黃河歷史上第26次調水調沙。黃河水浪翻涌,烈日炙烤大地,連鳥雀也躲在了樹蔭之下。可就在黃河壩頭岸邊,依舊能看到一群身著救生衣不停忙碌的治黃人,他們晝夜不息,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保護著黃河的安瀾。
從西往東走,惠金黃河河務局所轄32.14千米堤防工程的巡堤巡壩查險與值守、水情及河勢等信息的上報、涉水安全管理等都是由保合寨、東大壩及馬渡工程管理班的一線巡查人員負責的。是什么,讓他們不懼烈日炙烤堅守在這里?
保合寨工程管理班
因為熱愛,所以總是全力以赴
保合寨工程管理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家談及工作的時候,永遠都是萬事都能克服的樣子。
管理班職工弓虎林的大兒子馬上就要參加中招,學業正值關鍵時期,二女兒剛滿3個月,正是需要陪伴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70多歲的老母親只能在自己還需要照顧的情況下,卻還要操心孩子們的生活。宋軍的老父親常年臥床,5月份住了2次ICU,醫院多次下發病危通知書;母親患有老年癡呆,常年離不開人伺候;孩子剛一歲,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身邊不能離人,只好讓遠在南陽的丈母娘來幫忙照顧。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保合寨工程管理班的職工大多都在三四十歲,他們為人子需要孝養父母,為人夫、為人父,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即便如此,當防洪運行機制啟動后,他們還是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做到了全員在崗,24小時值守在黃河一線,全力以赴完成守護黃河安瀾的使命。
保合寨工程管理班共有8人,其中班長1人,副班長2人,承擔著11.172千米堤防、3處險工,共計81個單位工程和一處控導工程的41道丁壩、4000米連壩共計41個單位工程的管護工作。8個人,11.172千米,2小時巡查一次,巡查一次上報一次,他們做到了!
東大壩工程管理班
因為值得,所以將責任扛在肩上
提到東大壩工程管理班,就不得不提到王培杰班長,他今年55歲,參加工作34年了,每次被問到有沒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笑著擺擺手,說道:“在黃河上干一輩子了,沒有啥克服不了的困難。”
巡堤巡壩查險的照片中王培杰的身影最多,他穿著救生衣,迎著朝陽或頂著烈日,守著黃河,給人安心的感覺。
東大壩工程管理班的管護工程包括7.5千米堤防、2處險工,共計112個單位工程;控導工程一處即東大壩,有8道丁壩,連壩1000米,潛壩500米,共計13個單位工程。在調水調沙開始后,王培杰以身作則,與其他4名班組成員按照責任分工,24小時值守,不分晝夜地完成巡堤巡壩、查水報險等工作。王培杰時常強調安全問題,督促大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既要科學觀測河勢情況,也要保證自身安全。為了減輕大家的壓力,王培杰還充當了廚師的角色,雖然只是做一些家常便飯,但也足夠溫暖班組成員的心。
馬渡工程管理班
因為牽掛,所以始終選擇守護
在馬渡工程管理班院子里,運行觀測科科長李效利剛給翟國學班長等人安排好馬渡險工的巡查防守工作,見我們來了,李科長熱情地讓翟班長給我們講講調水調沙期間的馬渡工程管理班是什么樣的。
調水調沙期間,馬渡工程管理班全員值守,根據實際需要主動擴大了巡查范圍,對垛壩每兩小時巡查一次,對其他責任區域每天巡查三次,觀測兩次灘唇出水高度。這期間,他們還需要勸阻游客的涉水行為、及時上報水位等信息、做好巡查記錄……
目前,馬渡險工的100個單位工程中有90個靠河,長3950米;馬渡下延控導的27個單位工程全部靠河,長2700米。班組成員巡查一次一來一回8千米,按照兩小時巡查一次的頻率,能在班組院子里待的時間也就40分鐘,填好資料、喝口水,就要繼續出發了。現在班組職工是24小時輪換不停歇的,每天平均休息時間也就5個小時左右,在這段時間里面,還包含了對各自家人噓寒問暖的片刻時光。不過,就算讓職工歇著,他們的心里也會不踏實,總想著上堤轉轉,總覺得多看看,心才能定下。
隨著幸福班組、“三基四化”等的建設,馬渡工程管理班配備了河南黃河河務局唯一一套壩岸監測系統,可以直觀地展示重點部位的實際情況,一旦發生異動就會有報警提示,大大提升了監測效率。惠金黃河河務局還給班上配了廚師,在宿舍配了空調和熱水器,在院里設計了園林小景……這些關愛讓職工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翟國學對馬渡工程管理班的情況如數家珍,但在說到孩子期末考試日期的時候笑著說記不清了,只能對我們,也對他自己說:“等這段時間過了,我好好陪陪他們。”烈日下,巡查的時間快到了,他們又踏上了守河之路。
我想起了李效利說的話:“他們這種勇于擔當作為、敢打硬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是啊,不止向他們,也向所有奮斗在黃河一線的人員致敬,向守護大河安瀾的治黃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