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語 尚亞楠



吉利黃河河務局以“三基四化”建設成果為依托,不斷提升數字孿生黃河建設,初步實現了一線班組“監測、感知、巡查、指揮”全覆蓋,各項建設成果在今年黃河汛前調水調沙運行中牛刀小試、初顯神威。
■ 監測更智能
吉利黃河河務局在白坡控導工程建設視頻監控系統12處、紅外感應語音播報系統11處、人工遠程喊話系統3處、河道水位自動采集系統1處。視頻監控、紅外感應語音播報等系統基本實現了工程靠河壩段、上壩路口、防汛倉庫等重點區域全覆蓋。
今年調水調沙期間,水位自動化監測系統實現了全天候應用,大大減輕了一線人員的勞動強度。以前調水調沙期間,全體工程班人員必須24小時待命,輪流前往工程水尺處觀測水位,而在今年調水調沙期間,水位自動化監測系統的應用,使人工總觀測里程累計減少了227.2千米,同時也避免了夜間、雨天的臨水作業,大大提升了水位觀測的安全性、數據讀取的精準性。
河道巡查、河勢觀測、防溺水等工作也受到來自科技的助力,受益頗多。調水調沙期間,吉利黃河河務局通過視頻監控系統配合人工遠程喊話系統勸離涉水人員300余人次,通過紅外感應語音播報系統,提醒游人遠離危險水域600余人次。特別是在調水調沙的第一天,就通過智能化與人工處理的聯動,勸離游人17人次,有力保障了涉水群眾的人身安全。
■ 感知更精準
白坡控導工程1壩處分別布置電子圍欄1處、壩岸坍塌自動感知報警系統1處,通過進行前后畫面算法比對感知,可以有效實現險情自動化監測預警。調水調沙期間,該系統各項數據運行正常,未發生險情。
■ 巡查更高效
“河務通”App上線以來,吉利黃河河務局大力推廣應用,工務、防辦、水政、工程班等注冊人員上線率長期保持100%;通過“河務通”App,及時上報河勢數據36條、水位數據86條、險情數據1條;累計填報工程管理發現問題事項962項,辦結960項,辦結率達99%;全局執法人員累計上線395人次,巡查7252.12千米、處置案件500余起。
吉利黃河河務局還為工程班配備無人機1架,監控系統、無人機和人工相結合的巡查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巡查效率。調水調沙期間,工程班共起降無人機23次,巡查觀測河勢變化、壩垛情況。
■ 指揮更科學
吉利黃河河務局視頻會商系統已經實現一線班組全覆蓋,“省局—市局—縣局—班組”四級聯動機制的成功構建,打通了視頻會商“最后一公里”,將省、市、縣局的防汛視頻會商會議可以直接開到一線班組。調水調沙期間,該局連線一線班組召開防汛會商會15次,視頻會商系統讓防汛工作實現了縣局、工程班隨時聯動、實時會商,應急處突能力有效提升。
2022年以來,吉利黃河河務局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總體要求,圍繞治黃工作重點和中心任務,把數字孿生黃河建設作為推動新階段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重要路徑,堅持“急用先建,邊建邊用”的原則,創造性開展數字孿生黃河建設工作。今年調水調沙期間以實戰檢驗了建設成果,取得較好實效。
數字孿生黃河建設讓治河一線切切實實感受到、受益于科技力量,同時也激勵著大家在建設智慧黃河的道路上闊步前行!下一步,吉利黃河河務局將全面總結實戰經驗,進一步優化建設成果,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賦能黃河保護治理,讓黃河擁有“智慧大腦”,讓黃河從治理走向“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