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昊
6月21日,2023年黃河汛前調水調沙工作正式開始,東阿黃河河務局及時啟動工作機制,6個職能組迅速上崗到位,工情災情組作為防汛隊伍中的“偵察兵”,觀測河勢工情,守護大河安瀾。
在汛前調水調沙工作開始的前一天,東阿黃河河務局工程管理科召開了碰頭會,部署工情災情組責任分工、值班值守等。談及值班人員安排時,小小的會議室瞬間沸騰了,大家紛紛表示要加入工情災情組,為打好防汛仗貢獻力量。
6月20日下午,由東阿黃河河務局工程管理科全體職工組成的工情災情組已就緒,充分做好了投入到調水調沙工作中的準備。
由于山東黃河河務局推行實施了“2+N”(“2”即在黃河重點防洪地區基本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初步實現水資源管理與調配預報、預警、預演、預案;“N”即推進水文業務管理、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設及運行管理等N項重點業務應用;提升流域水利數字化、網絡化和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接入小浪底、萬家寨等重要水庫數字孿生工程建設成果。)全流程、全要素治黃業務系統,與往年相比,東阿黃河河務局今年汛前調水調沙的工作模式有所變化。工情災情組既要做好工情信息統計,又要指導管理段在山東黃河全信息智能支持系統中進行數據錄入和上報。面對新的工作模式,該局工情災情組提前做好預演,確保組內全部成員能夠熟練掌握系統操作,同時對一線巡查人員上報的工情數據進行二次審核,提高了工情信息上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康口險工護岸發現根石走失,請工情災情組查收無人機拍攝影像。”汛前調水調沙期間,東阿黃河河務局大橋管理段巡查人員井長虹發現康口險工護岸發生根石坍塌險情。
康口險工為常年靠水工程,護岸在調水調沙期間一直受到邊溜的沖刷。在接到險情消息的第一時間,東阿黃河河務局工情災情組立刻安排技術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查勘。為避免險情擴大,工情災情組迅速擬訂險情搶護方案及動用備防石的請示,一小時內完成了險情的請示與批復流程。
“王科長,我這邊的請示已經寫好了,蓋章之后就可以發給市局了。”
“好的,發過去后收到批復立刻轉發給管理段,我們現在立即去現場。”東阿黃河河務局工情災情組組長王紀敏拿起本子,招呼大家準備出發。
經過連續14個小時的搶護,康口險工護岸根石坍塌險情被成功處置。望著黃河水評委流過康口險工的場景,東阿黃河河務局工情災情組成員們懸著的心才得以放下。
“從2021年秋汛以來,經過多次實戰演練,大家已經完成了從青澀生疏到獨當一面的蝶變,尤其是像家源、映荷等青年職工在這個過程中飛速成長,咱們組已經形成‘人人會干、人人想干、人人能干的工作狀態,團隊的凝聚力也是大大增強!”東阿黃河河務局總工程師、工管科科長楊磊說道。
每一次大洪水都是一場大考驗,在一次次的防汛搶險工作中,東阿黃河河務局越來越多的青年職工得到了歷練、成長。該局工情災情組全體成員將在此次調水調沙工作中乘勢而上、接續奮斗,以踔厲奮發的姿態打贏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