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舜琪
(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現代化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設能夠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面對較大的城市交通流量,道路工程施工也更應當加強質量工作,落實施工技術的應用管理。對于城市道路工程而言,其施工限制因素較多,且包含眾多施工內容,如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排水施工等,需要對各項施工內容加強技術管理,以保證整體的工程建設質量達標。對此,相關施工單位應當重視施工管理工作開展,科學合理的應用道路施工技術,以嚴格的技術控制來保證工程有序開展建設,從而實現施工效率與項目效益的全面保障。
城市道路工程作為市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特點也與其他工程有所差異。在城市有限的空間和復雜的施工環境下,城市道路工程往往存在工期短、施工場地小、工程動遷量大、地下管線多、材料運輸困難和施工影響大等問題。在實際施工中,為減少工程施工對城市空間的影響,往往會要求施工單位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建設,以保證城市的生活秩序。而部分工程在建設前需要對原有的建筑進行遷動,由此產生的問題也會影響到工程開展。與此同時,受到城市交通情況的影響,工程建設時的材料運輸也較為困難,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問題如噪聲、灰塵等,也會對工程建設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施工質量管理中,需要根據市政工程的特點,合理應用各項道路施工技術,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力度,以減少施工中的問題影響,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工程建設質量。
路基工程作為道路施工的基礎,也是保障城市道路工程整體質量控制的前提條件。路基工程的施工量相對較大,對施工質量要求較高,在施工中還需要對排水、防護與加固等問題進行考慮。因此,在城市道路施工處中,首先需要加強對路基工程施工的管理,對相關施工技術進行重點掌握,以確保路基工程的高質量施工建設。在路基工程施工時,應當對基層松鋪厚度進行控制,使土壤中的含水量保持在合適區間,以便碾壓成型和人工修整,充分夯實以保證其結構層的穩定。同時做好平整度檢測工作,提高基層填筑質量,保持基層表面整潔,為后續施工奠定重要基礎[1]。
城市道路的路面主要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與瀝青混凝土路面兩種,其中各自的優缺點與施工技術都有所不同。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耐久性好、抗滑性能好等優點,但抗變形能力較弱,且噪音較大,容易出現揚塵問題。因此,現代化城市發展中,更多的選擇瀝青混凝土路面,尤其以SMA瀝青路面為主,具有防滑、耐磨損、抵御衰老、抗車轍、抗噪音等優勢,且施工速度較快,應用成本相對較低,已在眾多城市道路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使用。對此,工程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施工方法,確保路面施工有較好的質量,從而保證城市道路的安全穩定性。
在城市道路施工過程中,道路工程的排水設施系統建設也不容忽視,如果道路排水不暢出現積水問題,不僅會對交通運輸造成安全影響,也會嚴重損害道路工程壽命,造成多種工程缺陷問題。因此,道路工程建設時也需要同步開展排水工程建設,增強城市交通道路的排水能力,減少路面積水的問題。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主要涉及到管道施工內容,包括道路排水管線設計、管溝開挖以及管道安裝回填等。道路排水工程通常情況下需要在城市道路下方施工,在施工完成后很難進行調整或變動,因此需要在工程開展前進行合理的管線設計,確保道路排水系統設計的合理性,通過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保證管道施工的順利開展[2]。
伸縮縫施工是城市道路施工的重要環節,合理的伸縮縫設置可以有效增強道路工程抗變形能力,減少溫度變化影響下的應力擠壓碎裂等。在伸縮縫施工中,主要包括板式橡膠伸縮縫、鋼板式伸縮縫、填塞式伸縮縫等,其中如果施工處理不到位,容易導致接縫落差或凸起等問題,對道路交通行駛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城市道路的伸縮縫施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材料,做好路橋連接處的施工處理,加強施工技術的優化設計,從而促進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
軟土地基是道路施工中常見的地基問題,其主要問題在于土層結構不穩、含水量高、土壤顆粒小且松散,導致地基的承載力和穩定性不足。在路基施工中,軟土地基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加固處理,以保證路基工程的穩定建設。常用的軟基處理技術包括表層處理、樁加固處理以及土質置換等。其中對軟土地基的表層處理能夠有效防止地基變形、開裂,均勻分散填土荷載,以保證地基的穩定性。表層處理技術可以通過表層排水的方法來減少土壤中含水量,或運用添加劑提高土壤機構的穩定性,能夠有效對表層軟土進行加強。而樁加固處理技術主要采用水泥樁或粉噴樁等方法,增加土層結構強度,提高地基穩定性,是軟基處理中常用的技術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并運用砂石等材料將不平整部分墊平,增加地基的穩固性,以保證施工設備順利進場及使用。土質置換技術是軟土地基處理施工中最為簡單的一項技術,主要通過將原本的軟土清除重填為新的土壤來改善地基結構性質。但由于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施工量較大、工期較長、成本投入較高,主要應用在軟土地基區域較少的情況,可有效保證地基施工質量[3]。
在道路路基填筑施工中,需要嚴格把控填筑質量,做好基層處理工作。填筑時,需要清理路面上雜物,確保在路基填筑時土壤不會有垃圾或是淤泥等,保證路基路面的安全與穩定。施工時,主要采取分層填筑技術,路基填土采取壓實形式,分層填筑的厚度必須要與壓實機械的功能相吻合,而且壓實度一定要達到相關標準和要求,壓實工作的各個環節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順序進行,要保證壓實面的均勻。針對填筑的土壤材料也需要做好施工管理,提前做好碾壓檢測工序,確定填筑土的施工技術要求,如灑水、換土、摻石灰等問題,要盡可能地避免土壤出現過分干燥、濕黏或是表面不穩定、土質疏松等問題。在整型過程中,要保護和監督好施工路段的具體情況,禁止任何閑雜車輛通行,對粗細集料窩要清理干凈。運用機械設備來保證穩壓工作的正常運行,碾壓方式則選用兩側向中心,壓實路面時必須要多次碾壓,確保壓實度符合既定的規定。在接縫施工中,要采取階梯式接縫處理,不定期檢查土壤的壓實度以及含水量,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土壤的壓實效果,土質路基壓實度標準見表1。此外,土石方填筑需要控制好用量,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精選料場,以保證填筑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
表1 土質路基壓實度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需要做好混凝土澆筑管理與養護工作,加強混凝土材料質量控制,確保其性能符合道路運行要求。在瀝青混凝土施工時,主要針對瀝青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溫度、運輸、攤鋪和壓實等問題進行控制。對于常用的SMA瀝青混合料而言,其出廠溫度最好控制在175~185 ℃之間,出廠后要當日攤鋪,保證混合均勻沒有離析現象。瀝青運輸過程中,要保證運輸車廂整體處于整潔、整齊、無污染的狀態,而且要勻稱地涂抹防粘結油,強化運輸中的保護,應在材料表面附上雙層帆布,從而達到保溫、防雨、防污染的效果。攤鋪瀝青路面時,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將熨平板加熱到100 ℃,鋪筑過程中必須開動熨平板的振動或捶夯等裝置。施工期間應做好材料保溫工作,瀝青攤鋪前溫度不應低于160 ℃,選擇對應的攤鋪機進行有序施工,正常攤鋪速度大約在3~4 m/min,保證設備連續穩定的施工,從而提高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瀝青攤鋪時,壓路機碾壓速度見表2。
表2 壓壓路機碾壓速度 單位:km/h
城市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主要包括管溝開挖、底座施工、管道安裝、閉水試驗以及管溝回填等施工內容。在管溝開挖施工時,需要根據土層結構的強度來確定槽幫坡度,對穩定性較低的管溝進行加固并做好相應的支護工作,避免塌方問題的發生,在溝槽施工要求較深的區域,應當采用分層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將挖出的土壤堆放在統一安排的位置,用于后續的回填工作;在管道底座澆筑時,需要對溝底進行清理,以保證溝槽底部土基的穩定,相關施工人員應當對槽內的淤泥和積水進行清除,避免出現變形塌陷等問題,對平基模板的搭建要嚴格控制高程,確保混凝土的均勻澆筑,保證管座的澆筑質量;管道安裝施工時,相關施工單位應當做好對管道材料質量的控制,確保管道本身的材質達到施工標準,在安裝前需要對管材進行仔細檢查,嚴禁安裝有損傷問題的管道,避免管道漏水等問題,實現對道路排水工程質量的有效保障;在排水管道閉水試驗中,應當由相關單位和部門聯合進行試驗,確保按照正常運轉的標準對排水管道工程進行使用測試,使用專業設備來檢查管道系統各部位的滲水情況,并檢查磚堵、管身、井身有無漏水情況,以檢驗管道工程整體的穩定性;在確保道路排水施工達到要求后,才可以開展后續管溝回填工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應后于路基填筑施工,以保證路基填筑有較強的壓實度,既能為管道安裝提供堅實基礎,也能避免路基壓實對管道的影響。
對于道路施工技術管理而言,首先應當確保建立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依據。相關工程單位應當根據具體的施工技術要求,對技術管理工作制度進行不斷優化和改進,以此來確保對工程建設施工內容進行嚴格的技術管理。相關管理管理人員也應當對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予以關注,充分了解相關施工技術內容,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工程單位應當明確各技術人員的分工職責,根據前期的施工技術方案,落實各項施工內容的管理工作,確保相關施工技術得到有效應用。此外,健全的管理體系也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保障,工程單位應當明確施工技術管理的責任主體,確保管理工作的職責一體化,合理設置內部管理結構,確保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進一步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力度。
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相關工程單位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都應當全面提升技術管理意識,明確了解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工程單位首先需要針對施工人員展開技術培訓,積極學習先進施工技術,確保施工隊伍的技術水平能夠得到充分提升。通過集中宣傳教育的方式,使施工人員能夠正確認識到相關技術的應用要求,并且能夠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施工作業,確保對道路工程相關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對于管理人員而言,也需要重點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明確技術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在工程期間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發現技術問題,并予以有效解決,使道路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道路工程項目往往有著較大的施工體量和較長的施工周期,在施工技術管理時,相關管理人員也需要重點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監督。在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需要做好施工材料質量控制,通過嚴格的材料質量檢驗來保證其質量達標。同時加強技術設備的應用管理,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從而保證相關施工技術能夠順利實施應用。與此同時,需要對工程現場的施工工藝也需要加強監管,對于技術要求較高的施工環節,應當根據施工要求安排能力較強與技術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施工,以保障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針對施工現場的技術安全問題加強管理,嚴格管制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車輛、人員等,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技術保護措施,以確保建筑施工技術能夠得到安全應用,切實提高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效果。
城市道路作為市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相關施工技術的嚴格管理與科學應用,能夠有效提高道路建設質量,保證市政工程規劃效益。相關施工單位應當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力度,在不同的施工內容環節落實相應的施工技術,從而促進城市道路建設質量的提升,為市政工程的發展建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