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岳文 白佳令
西安萬科企業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00
當前我國面臨著資源緊張的社會問題,其中建筑運行產生的能源消耗,在總消耗中的占比較大,所以通過對建筑的節能設計,降低建筑運行能耗,能夠有效緩解我國能源緊張問題。節能設計是一項專業性工作,對于節能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需要按照建筑的布局、結構以及能耗基本情況,對節能技術的應用進行優化,確保技術實效性能夠發揮,降低建筑能耗水平。為此,需要將當前先進的節能技術全面應用在建筑設計中,以此方式降低建筑能耗,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創新發展。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生產對于能源的總量需求在不斷增加,電力能源作為當前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節能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通過采用節能技術,能夠推動我國能源消耗結構全面創新。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多線電氣設備的應用,使得建筑功能更加豐富,鞥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項需求,使得建筑便利性與舒適性提升,但是隨之也增加了各項能源的消耗。當前部分建筑工程的開發商節能意識尚未全面發展,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關注建筑節能設計,對電氣設備系統的電力能源消耗進行控制,利用對電氣設備、系統的節能管理,使得建筑整體運行消耗有所降低[1]。
現階段,在建筑整體節能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為對電氣設備進行節能化設計,比如變電節能技術、排水節能技術、暖通空調節能技術等,通過自動化系統對電氣設備的運行進行實時監控和控制,從而建設能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減排的方案。但是受到建筑電氣設備以及電氣系統的影響,部分建筑所采用的電氣設備節能技術方案尚未達到預期效果,比如暖通空調電氣設備的運行控制效果較差,無法按照建筑內部空間設計需求改變運行狀態等問題。為了使建筑電氣設備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在不影響電氣設備實際效果的基礎上,通過安裝傳感器、創新控制技術等方式,具有較好的可行性,從而將建筑設計向節能化節能方向發展,在保證建筑正常、穩定以及安全運行的基礎上,通過節能設計滿足國家對建筑節能環保所提出的要求。
在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提升節能設計效果,確保節能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按照建筑所處環境等基本情況,確保達到節能設計的要求,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如下幾項:(1)與環境相適應的基本原則。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環境因素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環境因素直接影響著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使用壽命、建筑施工成本和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等方面,所以節能設計需要盡可能與周圍環境相適應。首先,建筑物的朝向需要根據當地氣候和地形條件進行選擇,對于寒冷氣候而言,建筑一般需要朝向南方以增加日照;對于炎熱氣候而言,建筑需要選擇朝向北方以盡可能避免太陽直射。其次,需要選擇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色彩和風格,確保達到與環境的完美融合。最后,建筑物的形狀和尺寸需要考慮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利用。(2)保證建筑物的密閉性和隔熱性。建筑物的隔熱性和密閉性是保證建筑物內部室溫和空氣質量的關鍵,在傳統的建筑節能設計中,建筑物通常不具有良好的隔熱性和密閉性,因此室內外溫差過大,通風也不夠充分,導致室內溫度不穩定,需要大量消耗能源來進行空調、加熱、通風等相關操作,所以保證建筑物的密閉性和隔熱性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原則。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選材、施工工藝和施工質量的控制,從而增強建筑物的隔熱性和密閉性,在保證室內外溫差不大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室內外空氣的流通,從而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建筑設計中,為了提升建筑功能豐富性,滿足人們的需求,在設計中對于節能設計的關注不足,缺乏節能設計理念的融合,從而導致建筑能源消耗總量較高。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文件來看,要求新建居住建筑與公共建筑平均設計能耗全面降低,加強對新能源的利用,但是當前許多建筑設計中,缺乏新能源應用意識,在設計過程中沒有為新能源的應用提供支持,導致建筑運行依然以傳統能源消耗為主,整體能耗與浪費水平較高,尚未達到節能技術運用的目標要求,沒有注重建筑內部與環境的協調性,設計方案與行業節能發展不符,不利于建筑節能化建設,需要依據建筑的能源消耗實際情況,對消耗結構進行調整,實現對新能源技術的充分融合,從而提升節能設計實效性。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是一項重要的理念,但是部分工程設計過程中,缺乏對節能設計理念的創新,依然采用傳統的節能設計理念,整體節能意識水平不足,沒有將節能設計理念融合在建筑的各個細節中,使得建筑運行依然處于較高的能耗水平。節能設計并不是簡單的降低能源消耗,而是需要對建筑能耗系統進行整體性優化,提升能源利用率,確保各項能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在滿足建筑運行基礎上,減少能源浪費,是現代節能理念的基本內涵,然而部分工程不具有節能意識,在設計過程中缺乏對節能技術的融合,需要進一步加強設計理念創新,從而提升建筑節能效果。
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節能技術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為建筑節能設計提供了多樣化的可選擇技術,但是部分建筑的節能設計中,依然采用較為傳統的節能技術,沒有注重對新型節能技術的應用,滯后的節能技術難以滿足建筑運行節能的需要,能夠取得的結果效果十分有限,不符合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要求。同時,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節能技術得以全面發展,但是一些節能技術的創新性依然存在問題,節能技術發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比如在建筑供暖方面,當前采用以煤炭作為集中供暖的主要資源,燃燒期間沒有實現對煤炭的充分利用,導致煤炭資源被嚴重浪費,且供暖方面缺乏對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建筑供暖系統的整體消耗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確,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是一項重要理念,能夠有效降低建筑運行產生的能耗,具有良好的節能環保作用,符合建筑行業發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當前節能設計尚未得以全面落實,所以需要加強對建筑節能設計的優化,確保節能設計能夠與建筑設計充分融合,采用更加科學的節能技術,不斷降低建筑能耗,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結合相關實踐經驗,總結如下多項建筑節能設計應用優化措施:
在建筑運行過程中,照明系統所產生的能耗較高,占據建筑能耗很大比重,主要消耗為電力能源,所以在節能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對照明系統的優化。首先,在燈具選擇方面,可以選擇一些能耗水平較低、照明效率較高的燈具,比如LED燈具,相比于傳統的燈具而言,能夠節省電能約50%以上,使得電能消耗水平大幅度降低,可以將其應用在建筑室內、公共空間等照明中,是照明系統節能設計的關鍵所在。其次,針對建筑戶外的公共照明系統,比如路燈等,需要加強新能源技術的應用,構建太陽能發電系統,在燈具中安裝太陽能板,通過吸收太陽能的方式進行照明,從而能夠減少對常規電能的消耗,太陽能為可再生清潔能源,通過對其充分利用,能夠優化建筑能源消耗結構,將太陽能的節能作用充分發揮。最后,在照明燈具的控制方面,為了避免公共空間、室內的燈具處于常量狀態,可以加強聲控技術、光控技術以及遠程控制技術等,按照實際需求開啟與關閉燈具,并根據環境亮度,自動調節照明亮度,避免燈具長期處于最大功率的運行狀態,以滿足當前實際需求為基礎,從而能夠有效降低照明系統運行產生的能耗,能夠降低建筑照明系統能耗約30%—40%,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2]。
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舒適度要求的提升,當前大部分建筑同安裝了暖通系統,暖通系統運行產生的能耗較高,在加熱、制冷以及通風過程中,由于其機組功率較大,所以產生整體電能消耗較多,所以需要做好節能設計。針對暖通系統的節能設計,核心在于變頻節能技術的應用,通過變頻節能技術,能夠實現對暖通空調機組的運行功率調節,防止暖通機組長期處于最大運行功率,是降低暖通系統能耗的有效方式。在采用變頻節能技術之后,結合對溫度傳感器的應用,能夠實時獲取環境溫度,按照當前環境溫度對暖通空調的運行功率進行自動化調節,使得環境溫度處于人體舒適范圍內,除了特殊環境與要求下,變頻功率都能夠實現自動化調節,通過降低運行功率的方式,可以全面機組運行能耗,是現代節能技術應用的關鍵所在。
在建筑運行過程中,墻體會對其保溫性能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墻體的保溫性較差,會導致建筑出現“冬冷夏熱”的問題,從而會增加供暖與制冷能耗,所以從節能設計的角度來看,需要做好建筑墻體的保溫設計,提升其保溫性能,以此方式能夠減少建筑室內與室外的熱量交換,提升室內溫度穩定性,從而減少供暖與制冷需求,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建筑墻體設計中,需要加強對新型保溫材料的應用,比如可以采用混凝土空心加氣泡磚材料,這種材料具有的保溫性能較好,且制備工藝簡單,能夠提升建筑墻體保溫性;在對裝飾系統進行設計時,可以采用粘結砂漿、嵌縫類材料、保溫裝飾板以及密封性材料等,對墻體基層做好處理,之后安裝各項保溫材料,做好接縫處理,從而能夠提升建筑墻體的保溫性能,以此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是建筑節能設計的有效應用措施。
在建筑屋面的節能設計中,需要按照不同區域的不同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等,采用科學的節能設計方案,重點做好冬季與夏季的節能設計,充分考慮到溫度對于能耗的影響。在對室內隔熱保溫設計中,可以采用密度較大且吸水性較好的材料,發揮出材料的保溫性能優勢;在對屋面設計中,確保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符合綠色環保的標準,同時可以在建筑屋頂安裝太陽能集熱機組,充分吸收太陽能,將其轉化為電能等,提升太陽能利用率,集熱機組一般安裝在建筑屋面的南向位置,通過對太陽能的利用,能夠優化建筑能耗結構,降低電能消耗,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所以需要加強對建筑屋面的節能優化設計,通過材料、太陽能等方面的設計達到節能目標。
在建筑供熱系統設計中,除了傳統的集中式供熱體系之外,還可以采用地源熱泵的方式,地源熱泵以建筑區域內的巖土體、地層土壤和地下水為低溫熱源,地源熱泵內部系統主要包括地源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模塊、建筑物內系統構成的供熱中央空調系統,能夠全面降低暖通空調運行電力能源消耗。相比于傳統的供熱方式而言,能夠實現對地熱能的充分利用,地源熱泵是陸地淺層能源通過輸入少量的電力能源,實現從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熱能轉移的裝置,一般情況下地源熱泵消耗1kWh的能量能夠向用戶提供4kWh的熱量和冷量,由此可見將地源熱泵技術應用在建筑供暖節能設計中,能夠優化建筑供暖系統運行效率,以更少的電能能源提供更好的溫度調節效果[3]。
門窗在建筑中具有保溫、采光的功能,所以通過對建筑門窗的節能設計,能夠降低建筑暖通系統與照明系統能耗。例如,通過增加建筑門窗透光率,能夠提升建筑室內亮度,從而減少照明系統的使用,降低電力能源消耗;通過采用多功能反射玻璃,能夠將太陽輻射進行阻擋,可以降低夏季室內溫度,同時在冬季吸收更多的太陽能熱量,從而能夠減少暖通系統運行,有效降低電力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在門窗節能設計中,為了進一步提升節能效果,可以采用的節能設計技術包括如下幾項:(1)窗框節能技術的應用。傳統的窗框大多采用金屬制造,質量雖然穩定,但難以達到保溫要求,導致能源浪費,而復合材料窗框可以耐用、穩定、抵抗老化、抗沖擊,保溫隔熱性能較好,不會輕易產生冷氣橋,這使得其在建筑門窗節能中比傳統材料節能效果;窗框斷熱處理是利用斷熱條、斷熱材料將窗框與玻璃隔開,以防止冷氣橋的形成,維持室內溫度的穩定。斷熱材料一般采用硅酸鹽、硅酸鋁、玻璃纖維等,而斷熱條采用高分子材料;在進行窗框斷熱處理后,能夠減少室內外氣氛交流,達到保溫降耗的效果。(2)玻璃節能技術的應用。雙層玻璃是由兩層玻璃之間夾異氣體并嚴密密封而成,可以降低光照度和紫外線輻射,降低室內溫度變化,同時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隔音效果,節能效果良好;低放射性玻璃,是在玻璃表面加上一層微薄的金屬或金屬氧化層,可以有效反射紅外線輻射,達到降溫的作用,且低放射性玻璃還可以防止紫外線輻射,保護室內家具和皮膚;智能玻璃是一種可以控制太陽能透過率的特殊玻璃,使用電壓調節玻璃表面的涂層厚度,可以隨時控制玻璃的透明度和反射率,智能玻璃不僅可以調節室內光線和溫度,還可以保證個人隱私。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闡述了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內涵,并對當前建筑節能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多項科學有效的建筑節能設計創新措施,希望可以對建筑工程設計領域起到一定的借鑒與幫助作用,不斷提升建筑節能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