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杰,夾書美,王前途
(徐礦集團新疆阿克蘇熱電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熱電廠能夠在發電的同時,抽出火電廠發電多余的熱量對生水進行加熱,加熱完成的熱水可對市區進行供暖。由于運作環節會產生大量能源消耗,所以無法充分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要想在發揮熱電廠社會效益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就要提高運作過程的能源轉換率。汽輪機作為火電廠供熱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探索汽輪機耗能高的主要原因,并在保證熱電廠正常運行的同時采取節能降耗措施減少能源消耗量,已經成為熱電廠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有效提高熱電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汽輪機組是熱電廠穩定運營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導致其能源消耗量高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第一,汽輪機在運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容易導致外缸和噴嘴室變形,軸兩端氣密性不佳會引發漏氣問題,低壓缸在運行中出汽邊可能出現水腐蝕現象,可以看出,汽輪機組的組成結構復雜,其本身就容易發生泄漏事故。第二,汽輪機組在調整作業過程中,如果出現冷卻水溫度超標、運作負荷超過標準參數,或者運行方式不合理,會導致汽輪機運行過程產生大量能耗,不僅無法提高能源利用率,還會加大熱電廠運營成本。
膠球清洗裝置在凝汽器運行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由于運行過程中換熱管會堆積大量沙塵,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換熱管的熱阻,容易影響凝汽器性能,導致熱量傳輸不到位,長此以往,會阻塞換熱通道。另外,真空泵如果處于負風壓地區,那么空氣吸入量也會降低,無法滿足凝汽器中的熱氣流動要求。與此同時,如果凝汽器運行過程中出現凝結水溶氧超標問題,會導致管道和設備加快老化速度,并且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凝汽器會出現大量凝集或流量不順暢問題,不利于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背景下,越來越多新型汽輪機在市場中涌現,相對傳統汽輪機而言節能降耗效果更好,但購進成本也相對較高,會加大熱電廠經濟壓力。結合大量實踐來看,利用新型技術對傳統汽輪機進行改造,不僅能夠節約成本,還能夠達到理想的節能降耗效果。這一背景下,也有越來越多熱電廠開始對現有汽輪機進行升級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費用支出,有利于提高熱電廠經濟效益。
在我國堅持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大部分火電廠都認識到了汽輪機改造的重要性,并相繼引入先進技術開展了一系列改造工作,取得了效果十分顯著,有效提升了汽輪機運行過程的能源轉換率。當前,我國在汽輪機改造方面已經積累了諸多先進技術,可以保證改造后的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這也意味著通過汽輪機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從技術方面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
熱電廠汽輪機組在運行過程中離不開凝汽器的支撐,該設備的主要功能是將汽輪機做完工排出的蒸汽轉換為冷凝水,使汽輪機在高度真空作用下多做功。要保證凝汽器在運行階段始終維持最佳真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適當降低熱損耗。在熱電廠汽輪機組運行階段,為了提高熱效率,降低熱損耗,需要技術人員將相關控制裝置設置在凝汽器的喉部。具體操作有兩種方案:第一,將表面式加熱器安裝在凝汽器喉部,需要將該裝置與工業水系統連接在一起,運行中能夠使生水順利進入供熱系統,通過再次加熱完成供暖工作。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方法存在一定不足之處,也就是加熱生水的熱氣銅管需要安裝在凝汽器上部,受多重因素影響會產生汽阻問題。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凝汽器支撐荷載。所以,熱電廠在使用這種方法降低凝汽器熱負荷時,要盡可能避開以上不足之處,保證改造效果達到理想目標。第二,將新型式噴頭設置在凝汽器喉部,使噴頭在運行中吸收更多蒸汽凝結熱,從而形成混合功能的凝汽器,以此來降低熱負荷,保證凝汽器維持最佳真空狀態。
(2)對冷卻面進行徹底清洗。在凝汽器運行過程中,傳熱過程的主要熱阻通常為污垢熱阻,需要技術人員提高重視程度。要想保證凝汽器穩定運行,需要對冷卻水進行嚴格處理,這就需要合理設置冷卻面的清洗周期。當前,大部分火電廠都會選擇干洗和酸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清洗。眾所周知,冷卻面結垢是長期積累的,時間越長結垢越嚴重,所以技術人員在分析冷卻面結垢情況時,要與清潔時的數據進行對比。如果結垢嚴重,會增加冷卻管內部阻力。根據工作經驗總結來看,由于冷卻面初期結垢較為松散,所以可以采用干洗法,也就是利用輔汽聯箱在汽輪機停機時進行清洗,將熱水灌入凝汽器中,用風機將換熱管內吹干,待結垢松散后用水沖掉即可。如果凝汽器中的結垢較為緊實,真空下降已經無法保證凝汽器穩定運行,那么需要采用酸洗方法,也就是選擇5%有機酸清洗換熱管。如果酸腐蝕率低于每小時1㎡,那么就要添加適量的酸緩蝕劑和滲透劑,并重復清洗,直到兩次測定的酸度保持一致,才能夠結束清洗工作。在此基礎上,需要使用高壓水槍對凝汽器換熱管進行反沖洗,在清洗過程中可以加入磷酸三鈉融入其中,中和后全部排放出來。如果換熱管在酸洗后為黃銅色,那么表明酸洗過程沒有出現過洗問題。循環水本身含有較少的鹽量,這也使得換熱管在運行一定周期后,表面會生成一層密度較高的保護膜,能夠降低換熱管的腐蝕速度。
(3)保證真空系統嚴密性。技術人員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凝汽器和真空系統,通過灌水方式判斷是否存在嚴密性不足問題。重點對管道接頭、喉部等常見漏氣點進行檢查。由于檢查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噴嘴設備,所以必須保證噴嘴質量完好,應在投入使用前檢查噴嘴抽氣效率。技術人員應結合負荷變化情況對汽輪機蒸汽壓力進行適當調整。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要對閥門和法蘭進行檢查,避免法蘭松動,保證閥門運行正常。
(4)冷卻水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開式循環系統運行過程中,自然條件會直接決定冷卻水溫度,而閉式循環系統運行過程中,大氣溫濕度和循環水設備會直接決定冷卻水溫度。所謂循環水設備主要指冷卻塔,如果該設備運行效果不佳,那么出口水溫也會逐漸升高。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確保冷卻塔穩定運行,需要在維護檢修中實施責任制,保證技術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對配水槽、噴嘴等設備進行檢查,一旦出現異常,及時找到原因并解決。
在汽輪機運行階段,鍋爐燃料使用量和燃燒率會受到給水溫度的影響。通常給水溫度越低,能源消耗越高,并且排煙溫度在升高的同時,熱損失也會隨之加大,不利于提高鍋爐運行效率。要想提高給水溫度,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控制好高加投入率。在汽輪機組滑停或滑啟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控制給水溫度,同時做好投入高加或解列高加工作,認識到維護管理的重要性,避免技術人員錯誤操作導致高加保護動作解列。另外,技術人員還要定期清理加熱器的換熱管,避免內部產生過多沉積物,這也是降低換熱管泄露的有效對策,在此基礎上提高高加的投入率。
(2)加熱器維持水位正常。加熱器在運行中保證水位始終處于正常狀態,既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外,也能夠確保主設備和備用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3)做好加熱器檢漏工作。在汽輪機組大修或小修過程中,應對加熱器鋼管進行嚴格檢查,分析是否存在漏點。重點對水室隔板、高加筒體的密封效果進行檢查。根據工作經驗總結來看,如果水室隔板沒有嚴格按照焊接工藝進行焊接,那么高壓給水勢必會出現短走旁路問題,導致加熱鋼管失效,無法實現蒸汽和給水充分交換目標,最終導致給水溫度不足。另外,如果加熱器高加筒體泄露,會導致蒸汽短路,使得水和蒸汽無法有效交換,從而對給水溫度造成負面影響。
針對汽輪機啟動產生的能源消耗問題,可以通過開高低旁方式進行處理,將汽輪機壓力控制在2.5~3MPa。另外,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手動方式,對真空破壞門進行開啟,使機組真空維持在-65~-70kPa。如此可以有效提高蒸汽量,加快機組啟機速度,大范圍縮短并網周期。
針對汽輪機運行產生的能源消耗問題,可以通過定、滑、定方式進行處理。也就是在負荷較低的情況下,要想使鍋爐穩定運行,有效提高燃燒率,可以通過低水平調節方式進行定壓。在負荷較高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調節噴嘴方式轉變鍋爐的噴燃器,確保汽輪機組穩定運行。針對中間負荷運行情況,可以使用汽機的高調門閥,保證機組穩定運行。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在多種負荷變化下正常運行,不僅可以滿足一次調頻需求,還能夠降低節流損失。主汽壓力運行過程如果存在負荷較高的情況,可以適當提高主汽溫度,充分發揮加熱器作用,避免給水溫度不足。另外,凝汽器在運行中如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除氧功能異常情況,會導致機組運行受阻。并且凝汽器水位超過標準范圍時,凝結水會淹沒換熱管,使得飽和狀態的凝結水長期處于冷卻狀態,最終由于溫度過低,使得機組產生大量能源消耗問題。通常溫度每下降1℃,能源消耗量就降低0.5%,所以維持正常的凝汽器水位至關重要。
針對汽輪機停機產生的能源消耗問題,需要采用滑參數停機方式解決,如此不僅能夠提高余熱利用率,也能夠降低鍋爐和其他設備的運行溫度,可以為檢修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要想在保證給水泵穩定運行的同時降低電能消耗量,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在給水系統設計過程中,盡量減少異形件、彎頭或者閥門的使用量,這也是減小管道水流阻力的有效措施。第二,對給水壓力進行合理控制,保證出口壓力與鍋爐給水要求相一致。第三,對給水泵進行定期維護和管理,調整好給水泵的內部間隙,以此來提高給水泵運行水平。根據工作經驗總結來看,將給水泵之間的間隙控制在0.22~0.37mm,給水泵運行效率也會提高3%~4%左右。第四,引入先進的調速給水泵,當前大部分熱電廠使用的給水泵都能實現變頻運行目標,相對傳統給水泵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實現節能降耗目標。第五,對給水泵再循環閥進行定期檢修和管理,避免受外界因素影響出現內漏問題。
綜上所述,熱電廠在運行過程中,汽輪機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將熱量轉換為電能,但由于汽輪機運行環境復雜,加上內部結構繁瑣,所以在運行和檢修過程中,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產生大量能耗,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熱電廠運行成本。對此,本文將結合工作經驗,采取行之有效的節能降耗措施對汽輪機進行改造,在保證其性能的同時減少熱電廠成本支出,促進熱電廠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