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暐之



所謂文藝作品的現實性觀照,簡言之就是其所表達的思想內容, 可以引發社會全體或某一群體最大程度的共情。音樂劇《理想之城》根據同名電視連續劇改編,前兩年,這部電視劇熱播時, 就因為其對現代企業職場形態比較深刻的反映,而高居都市職場情感類電視劇的榜首。關注這部電視劇的觀眾,有一部分是80 后、90 后甚至00 后的青年,他們從電視劇當中人物的命運看到了自身的影子。從長篇電視連續劇到只有兩個多小時的音樂劇,改編難度不言而喻,但也有其難以替代的優勢。首先,一部成功的電視劇作品,為音樂劇的創作提供了豐富、成熟的素材;其次,電視劇的觀眾群體有望成為音樂劇觀眾的基本儲備,因為電視劇的成功,很多人會對音樂劇的創作抱有更多的好奇與期待,從而為音樂劇搬上舞臺后的市場運營奠定比較扎實的基礎,事實的確也證明了這一點。
2023 年5 月26 日至28 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創作演出的音樂劇《理想之城》,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連演5 場,每場上座率保持在八成以上。這樣的業績,對于一部全新的原創作品來說可謂相當喜人。本劇編劇陳斯遠等,作曲張筱真,導演肖杰。我觀摩的是5 月28 日的下午場,卡司分別為: 明家歆飾演蘇筱,甘泉飾演趙顯坤,周默涵飾演夏明,??芍埏椦菪熘?,胡曉輝飾演黃禮林等。
總體而言,首次亮相的《理想之城》有著相當不錯的完成度?;谠鞯愑谠?,電視連續劇的情節脈絡很復雜,蘇筱的人生經歷也充滿波折變化;音樂劇由序、九場戲及彩蛋(即尾聲)三大塊構成,序中趙顯坤、蘇筱先后亮相,突出這兩個人物的重要性。音樂劇中的人物、情節等雖然都可以從原作當中找到依據,但都進行了高度的簡化、集中甚至合并,戲劇按照人物關系展開。第一場夏明和黃禮林的對手戲,交代了二人的甥舅關系,接著通過瀛海公司高層的會議,引出徐知平出場,同時初步交代趙顯坤、徐知平、黃禮林之間上下級、合作者甚至競爭對手的復雜關系;第二場,蘇筱搬入新家,通過蘇筱與前來幫忙的夏明二人之間的對手戲,揭示出他們曾經的校友情誼以及目前所處曖昧狀態的情感。
事實上,直到最后一場戲結束,對于人物相互之間關系的交代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著,比如第四場,趙顯坤、徐知平、黃禮林三人在燒烤攤喝酒, 就是要進一步交代他們三人并非第一場呈現的那種簡單的關系。本劇當中的很多情節都來源于原作, 在沒有更多篇幅展開戲劇解釋的情況下,通過厘清人物之間相互的關系,就可以讓戲劇情節的展開更具有邏輯合理性。音樂劇是可以用歌唱的方式,快速而經濟地將原本需要更多對話和表演交代的內容,通過幾段代表人物內心活動的演唱來完成的。所以,不同藝術門類只有掌握其特征,在創作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這個方面來說,《理想之城》做到了。
作為職場類題材的創作,人物的職業背景很有必要。劇中,蘇筱的職業沿襲電視劇當中的設置, 是建筑行業的“造價師”。這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屬于非常見職業,本劇在一些臺詞對話中,對職業化的專業術語雖有涉及,但通俗易懂,且沒有作為戲劇表達的重點,比較好地避免了觀眾因為臺詞的專業生僻而對觀劇失去興趣的情況發生。
本劇在人物設置上非常儉省,原作當中有名有姓、有戲劇任務的人物至少二三十人,但在音樂劇當中,只有五位核心人物,即蘇筱、趙顯坤、夏明、徐知平、黃禮林。夏明在電視劇中是男一號,音樂劇中則將趙顯坤作為男一號,說明編劇將戲劇的側重點一是放在蘇筱進入瀛海工作之后的幾段經歷, 二是意圖進一步強調趙顯坤對蘇筱的支持,為蘇筱事業和理想得以實現尋找到現實依托。從人物設置的主次分別還能看出一點,那就是創作者對于這部作品的定位是“職場劇”而非“愛情劇”,蘇筱和夏明的愛情在劇中也有所體現,雖然二人自始至終基本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但是卻對戲劇的色彩起到了很好的調劑作用。
本劇流行曲風的音樂與都市職場題材相吻合, 鋼琴、弦樂、吉他、架子鼓等構成基本樂隊的配置, 搖滾、說唱等音樂劇中常見的表現形式在本劇中都有所運用。從現場演繹來看,如果能配備一個現場小型樂隊,那么音樂劇的現場特質會展現得更加完備。劇中幾段場面性的合唱,寫作都比較有特點。印象比較深的是天科公司工人鬧事一段的男聲小合唱,以高、低雙聲部的輪唱表現,將男性的陽剛、工人壓抑憤怒的情緒比較準確地展現出來。夏明與黃禮林在第一場的對唱《我是你舅舅》,諧謔中不失溫情;趙顯坤、徐知平、黃禮林的對唱《干了這杯酒》,將敘事與抒情結合也比較好;女主人公蘇筱的兩大唱段《尋找》和《我要》,在注重抒情旋律的同時,也賦予人物戲劇性的力量。另外,徐知平的《有困難跟我說》,蘇筱與夏明的對唱、重唱《雨下整晚》,夏明的獨唱《黑灰白》等,也都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從戲劇性人物塑造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在蘇筱職業發展的幾個關鍵點,給予其在思想和內容上更深刻的挖掘,充分展現人物內心復雜的情感、情緒, 那么蘇筱這個人物的形象必定會更加豐滿立體。另外,音樂寫作上,還可以進一步強化每個人物音樂形象的鮮明個性,尤其是要加大趙顯坤、徐知平、黃禮林幾位中低聲部男性角色音樂形象的區別,進一步加強唱段的旋律性,注重節奏的抑揚頓挫,更充分地展現出不同人物的音樂戲劇個性。
因為是建筑行業的背景,本劇舞美走的是大寫意風格的路線,舞臺居中的圓盤轉臺,通過不同方位的轉換,可以營造不同戲劇空間;遍布舞臺的十幾個四五十厘米見方的磚灰色方塊,是水泥、磚頭的意象化表現;而以灰白色調為主的燈光,在呼應舞美道具的同時,也在營造不同的戲劇氛圍和人物的心理環境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一場戲, 是女主人公蘇筱決心堅持職業操守,不與投機腐敗勢力妥協,十幾位著裝相同的群演,手舉灰色方塊, 聚集做出擠壓蘇筱的姿態,此時舞臺上的定格造型, 將蘇筱所處的高壓環境以及蘇筱試圖突破重圍的艱難努力等,通過寫實與寫意的雙重表達傳遞給觀眾, 舞美道具便成為表現戲劇的重要語言。
整體舞臺調度自如流暢,參加演出的角色人物加群演也就二十幾位,但是觀眾的戲劇體驗卻很豐富,其中代表造價師計算機上變幻莫測數據的“面具”,表情各異甚至有些詭異的假面“面具”,都在虛實結合的表達中,給予觀眾耳目一新的舞臺視覺和戲劇體驗。劇中有一段戲,是瀛海召開董事會, 表決分公司并入總公司,在沒有戲劇鋪墊的前提下, 一直反對趙顯坤的夏明舉手同意,當觀眾迷惑之時, 戲劇開始反轉,舞臺表演處理成錄像倒帶的方式, 原本在舞臺上現實空間的人,開始迅速后退,從舞臺戲劇的角度,這種類似影視中蒙太奇的手法,還是富有創意的,對于營造觀眾的戲劇懸念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具體表演時,或許是演員擔心安全問題, 在表演后退時的腳步略有猶疑,并且因為場上還有一部分換景的人員與演員反向上臺,而燈光也沒有很明確地將現實場景與回退場景區別開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觀眾的理解障礙。所以,好的創意需要有完備的表達,這段戲如何處理,后續恐怕還需要導演團隊拿出更細致、妥帖的解決方案。
5 月28 日下午場的演出呈現出較高的專業水準,幾位男性角色的表現都不錯,特別是趙顯坤、徐知平、黃禮林三位“大佬”,各有各的風格氣質, 表演演唱也都很到位。
明家歆,是近幾年迅速成長起來的一位音樂劇表演新星。她曾在音樂劇《在遠方》中飾演第二女主“霍梅”,雖然戲份不多,但卻令觀眾印象深刻?!独硐胫恰分?,明家歆被安排在其中一組卡司,挑大梁領銜飾演女主人公蘇筱,在一眾男性角色中,明家歆的出色之處,并非只是性別上“一枝花”的差異, 而是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一出場,明家歆便先聲奪人,無論聲音還是肢體語言,都讓觀眾感受到“蘇筱”這個人物,在柔弱外形之下的內在倔強與剛強, 她對于職業操守和職業理想的堅持,分明就是“堅硬水泥之下的柔弱堅守”。明家歆最大的優長是沒有表演定式,她不以自己的形象為重,一切的表演、演唱均從人物塑造的需要出發,賦予角色自然、純真、誠摯的質感。音樂劇的表演需要的是邊演邊唱甚至邊跳,一個好的音樂劇演員,需要將這三方面的能力有機結合綜合展現。明家歆的形象靚麗、氣質清雅,音色豐富、可甜可鹽,最重要的是在大幅度肢體表演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準確的樂感、音準,音域開闊,音樂表現力強,對于人物戲劇性的展現很到位。劇中人物的兩段核心唱段《尋找》和《我要》,內容豐富,音樂的情感起伏也比較大,明家歆在很自如地完成表演規定動作的同時,又不失音樂化、戲劇化、人物化地完成了演唱,并且自始至終保持著高昂的表演熱情和飽滿的情感狀態,而這正是一名優秀音樂劇演員的必備素養。
近年來,北京演藝集團在音樂劇的創作演出方面可謂進益可喜,成果可嘉。該集團對于原創音樂劇的創演逐漸走出了一條以現實題材創作為主的路,不論是《在遠方》《亦夢亦真》以及這次的《理想之城》,在創作的初始,就能充分考慮到未來演出市場的受眾,這種具有前瞻性綜合考量的做法值得同行借鑒。另外,北京演藝集團在不斷進行原創劇目開掘的同時,也在同步進行國外優秀音樂劇中文版的演出,比如該集團演出的音樂劇《基督山伯爵》,就以精良的制作、高水準的演繹而贏得相當不錯的人氣與口碑。應該說,北京演藝集團在音樂劇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清晰的規劃, 他們通過對國外優秀作品的演出,學習借鑒其所長,以此積累經驗“反哺”原創劇目的創作,這或許就是該集團推出的原創音樂劇作品,都能“像模像樣”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