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蒲公英媽媽的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每人頭上長著一撮兒蓬蓬松松的白茸毛,活像一群“小傘兵”。許多小傘兵緊緊地擠在一起,就成了個圓圓的白茸球!
小傘兵有許多好朋友,那就是隔壁蒼耳媽媽的孩子——小蒼耳。
小蒼耳長得真奇怪,身體小小的,像個棗核,全身長滿了尖尖的刺。小傘兵親熱地把他們叫作“小刺猬”。
有一天,一個頂小的小傘兵,對一個頂小的小刺猬說:“我媽媽說,我和哥哥們不會老在這兒住下去的。”
“為什么呢?”小刺猬不明白。
“媽媽說,我們必須分散到別處去,藏在泥土里,才會像媽媽那樣,長成一棵真正的蒲公英。”
小刺猬聽了,想了一想說:“可是,你們怎么到別處去呀?”
小傘兵還沒有來得及回答,突然一陣風吹來,把小傘兵頭上的白絨毛吹得飄呀飄的。白絨球一下子散開了,一個個小傘兵就像真的傘兵那樣,張著降落傘飛到天上去了。
頂小的小傘兵飛在空中,快樂地大聲喊道:“小刺猬,瞧,風伯伯帶我們去旅行了!再見,再見!”
好朋友走了,小刺猬們真寂寞啊!他們也想出去旅行,可是他們沒有小傘,不能跟著風伯伯走。
有一天,來了一只小鹿。小鹿輕輕地從蒼耳媽媽身邊擦過,沒想到許多小刺猬就掛在小鹿的毛上了——因為小刺猬身上全是刺啊。
小刺猬好像騎著一匹大馬,也快快樂樂地出門旅行去了。
小鹿不停地跑啊,跑啊。他忽然覺得身上有點兒癢,就靠在一棵樹上,輕輕地擦起癢來,擦呀擦地,這個頂小的小刺猬被擦了下來,落在一片草地上。
小刺猬剛想看看這里是個什么好地方,卻聽見有誰在說:“咦,小刺猬,你怎么也上這兒來啦?”
小刺猬回頭一看,哎呀,原來就是那個頂小的小傘兵啊!小傘兵躺在地上,已經有一半給土埋上了。
看到好朋友,小刺猬真是高興極了。他連忙回答說:“是小鹿把我帶來的……”
小傘兵和小刺猬又在一起了。風伯伯吹起又松又軟的土,輕輕地蓋在小傘兵和小刺猬的身上。
來年春天,小傘兵和小刺猬就會從泥土里鉆出來。
到那個時候,小傘兵就是一棵真正的蒲公英了,像他的媽媽那樣,長著有刺的葉子,開著美麗的小黃花。
小刺猬也將是一棵真正的蒼耳,像他的媽媽那樣,長著帶鋸齒的心臟形的葉子,開著綠色的小花。
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蒲公英開花后長出一團毛茸茸的小球,小球上有許多帶著細梗子的絨毛,每個梗子下面有一粒又細又輕、紡錘形的果實,里面有蒲公英的寶寶——種子。一旦風姑娘翩翩來到,種子便迫不及待地打開“降落傘”,隨風飄向遠方。只要降落的地方合適,它們就會安家落戶。
蒼耳是靠什么
來傳播種子的?
蒼耳是靠動物傳播種子的。蒼耳種子的表面生有刺毛和倒鉤,可以黏附到人的衣服或動物的毛羽上,等被發現,把它摘下來,隨手拋到地上,就可以在這里生長了。
作者簡介
孫幼忱(1937-2009),當代兒童文學作家,著名兒童科普作家。著有童話集《猴子請客》《時間老人的期待》《五十二個星期天》,中篇小說《小飛船》,長篇傳記文學《擎起我的雙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