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彪
胰腺屬于內分泌、消化器官, 可以幫助脂肪消化, 急性胰腺炎常發生于肥胖或合并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中, 常在大量飲酒之后急性發病, 胰腺局部或大部分被破壞, 發病后出現持續性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嚴重時會出現出血性壞死、休克以及腹膜炎等[1,2]。輕度胰腺炎多見胰腺水腫, 病情具有自限性,預后情況良好, 重癥胰腺炎患者會出現繼發性感染, 且病死率較高, 因此, 應當及時進行診斷治療, 防止胰腺炎的持續發展[3]。對于急性胰腺炎的診斷, 多層螺旋CT 檢查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輔助診斷手段, 由于胰液梗阻以及患者自身的消化作用會導致胰腺腺泡的壞死,因此容易出現胰周滲液, 甚至胰腺囊腫形成, 使用多層螺旋CT 檢查可以發現胰腺不均勻的密度改變, 同時可以對胰腺及周圍情況進行掃描, 了解其他器官情況, 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診斷的準確率[4]。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多層螺旋CT 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前瞻性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靈璧縣人民醫院收治的54 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6 例, 女28 例;年齡32~70 歲, 平均年齡(49.25±6.29)歲;病程5~12 d, 平均病程(9.28±2.01)d。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多學科診治共識意見》[5]中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與上述診斷標準中相關描述一致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或突發性腹痛等癥狀;對于本研究所產生的收益與風險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等。排除標準:合并多種主要臟器疾病者;合并精神異常或無法交流者;惡性腫瘤者等。本次研究方案已通過靈璧縣人民醫院相關人員討論, 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后進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 患者檢查前禁食、禁水4 h 以上, 幫助患者去除身上金屬異物。注射碘海醇注射液[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999, 規格:100 ml∶30g(I)],注射流速為3 mL/s, 注射開始6 s 后開始灌注掃描, 儀器使用CT 醫學影像處理軟件(點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冊證號20192210055, 型號:DN-MEDAI001)對患者進行掃描, 范圍為膈肌最高點至腎臟下緣。叮囑患者深呼吸并屏住呼吸30 s, 掃描1 次/s,共掃描30 次。參數設置:管電流120 mA, 覆蓋范圍48 mm, 管電壓120 kV, 回見0.5 s/圈。多層螺旋CT 檢查后對患者進行CT 引導下穿刺引流、微創手術等病理學檢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分析多層螺旋CT 與病理學檢查結果, 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金標準, 病理特征: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在鏡下可見腺泡和間質水腫,炎癥細胞浸潤, 有輕度出血以及局部壞死灶;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胰腺組織呈大片狀出血壞死, 腺泡和小葉結構模糊。CT 檢查特征: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周圍無液體, 有腫大跡象, 邊緣比較清晰, 無脂肪間隙;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周圍有液體, 無腫大跡象, 邊界模糊, 有脂肪間隙。②分析多層螺旋CT 檢查對急性水腫型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診斷分級情況, 分級標準[6]:血尿淀粉酶有升高跡象, 周圍有脂肪間隙,邊界比較清楚為A 級;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明顯, 脂肪間隙正常, 胰腺有腫大跡象為B 級;血尿淀粉酶有更明顯的水平升高表現, 胰腺周圍發生脂肪炎性改變,密度異常為C 級;血尿淀粉酶有下降趨勢, 胰腺間隙中有積液為D 級;血尿淀粉酶有明顯下降趨勢, 周圍多個間隙有積液為E 級。③比較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多層螺旋CT 灌注參數, 選取高清圖片對灌注層面進行分析, 利用上述CT 醫學影像處理軟件計算BF、BV、TTP、PS。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多層螺旋CT 與病理學檢查結果分析 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31 例,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23 例, 非急性胰腺炎0 例;多層螺旋CT 檢查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30例,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22例,非急性胰腺炎2 例, 診斷準確率為96.30%(52/54)。見表1。

表1 多層螺旋CT 與病理學檢查結果分析[n(%), n=54]
2.2 多層螺旋CT 檢查對急性水腫型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診斷分級情況分析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經多 層 螺 旋CT 檢 查, A 級1 例, B 級11 例, C 級9 例,D 級6 例, E 級4 例;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經多層螺旋CT 檢查, A 級1 例, B 級0 例, C 級4 例, D 級8 例,E 級10 例。見表2。

表2 多層螺旋CT 檢查對急性水腫型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診斷分級情況分析[n(%)]
2.3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多層螺旋CT 灌注參數比較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BF(75.65±8.46)ml/(100 ml·min)、BV(113.25±10.34)ml/L 均低于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的(128.63±13.58)ml/(100 ml·min)、(196.35±21.37)m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TTP(146.93±13.52)0.1 s、PS(121.25±14.57)0.5 ml/(100 ml·min)與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的(147.85±13.41)0.1 s、(123.69±14.68)0.5 ml/(100 ml·min)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多層螺旋CT 灌注參數比較( ±s)

表3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多層螺旋CT 灌注參數比較( ±s)
注:與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比較, aP<0.05
疾病類型 例數 BF[ml/(100 ml·min)]BV(ml/L) TTP(0.1 s) PS[0.5 ml/(100 ml·min)]急性水腫型胰腺炎 31 128.63±13.58 196.35±21.37 147.85±13.41 123.69±14.68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23 75.65±8.46a 113.25±10.34a 146.93±13.52 121.25±14.57 t 16.467 17.186 0.248 0.606 P 0.000 0.000 0.805 0.547
2.4 典型病例多層螺旋CT 圖像分析 女性患者, 年齡50 歲, 急診腹痛入院, 疑似急性水腫型胰腺炎, 上腹部胰腺CT 平掃示胰腺體積增大, 周圍見少量滲出(見圖1), 胰腺增強動脈期(見圖2)、增強實質期(見圖3)及增強延遲期(見圖4)檢查均可見胰腺均勻強化, 邊緣可見少量不強化壞死區。

圖1 上腹部胰腺CT 平掃

圖2 上腹部胰腺CT 增強動脈期

圖3 上腹部胰腺CT 增強實質期

圖4 上腹部胰腺CT 增強延遲期
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 具有起病急、發病快的特點, 其發病率呈現增高趨勢。胰腺炎的主要發病原因為膽道系統性疾病, 采取有效的檢查儀器對胰腺炎患者進行診斷可以提高診斷效率及準確率, 為患者的后續治療節約時間。
CT 利用放射線對人體進行斷層掃描, 可以顯示人體某個斷面組織的密度分布情況, 能夠提供無組織重疊的橫斷面圖像, 同時還可以進行冠狀和矢狀圖像重建, 且圖片清晰, 解剖關系明確[7]。嚴重時期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螺旋CT 檢查特征為胰腺病變部位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模糊, 有片狀低密度影或點狀變化[8]。CT 掃描出血型急性胰腺炎可發現胰腺體積有變大趨勢, 胰腺有積液, 高低密度影交叉顯現。由于胰管破裂導致胰腺有積液, 此時經CT 掃描, 胰腺間隙部位可見胰液滲出情況, 由于出現腹水導致圖像模糊,此時應當加強分辨效果[9,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多層螺旋CT 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符合率為96.30%。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經多層螺旋CT 檢查, A 級1 例,B 級11 例, C 級9 例, D 級6 例, E 級4 例;急 性 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經多層螺旋CT 檢查, A 級1 例,B 級0 例, C 級4 例, D 級8 例, E 級10 例。表明多層螺旋CT 檢查診斷具有較高的檢出率, 漏診的原因可能是積液模糊, 導致分辨率較低, 沒有加強掃描措施而出現漏診, 可聯合B 超等檢查方式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多層螺旋CT 診斷急性胰腺炎不僅可以準確掌握患者胰腺的真實形態, 還可以了解病灶的病變程度和范圍, 且多層螺旋CT 檢查不受脂肪及氣體的干擾, 空間分辨率較高, 方便觀察細微結構[11,12]。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低灌注情況的發生原因可能是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引起的, 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胰腺組織中的各種消化酶被激活, 使胰腺自身組織壞死, 胰腺胰管破裂, 因此表現為低灌注[13,14]。此外,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胰腺內部血管及周圍臟器動脈均會受到牽連, 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 胰腺組織中血管內皮細胞收縮, 血管內流體靜壓力增加, 會導致組織的膠體滲透壓隨之升高, 血管通透性增加[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BF(75.65±8.46)ml/(100 ml·min)、BV(113.25±10.34)ml/L 均低于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的(128.63±13.58)ml/(100 ml·min)、(196.35±21.37)m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TTP(146.93±13.52)0.1 s、PS(121.25±14.57)0.5 ml/(100 ml·min) 與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的(147.85±13.41)0.1 s、(123.69±14.68)0.5 ml/(100 ml·min)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程度受病情的嚴重程度影響,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受到的破壞較小, 微循環障礙較輕,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胰腺組織被破壞較嚴重, 微循環障礙也更嚴重, 因此血流灌注較低, 且隨著病情加重, 血流灌注障礙越嚴重。
綜上所述, 使用多層螺旋CT 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準確準確率較高, 可以為早期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臨床診斷價值較高, 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