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遼寧·藍水

釣友們基本上都遭遇過釣組掛底的突發情況,探釣新釣場,尤其是山體水庫等水下情況復雜的釣場,掛底概率更大。想必大家對如下情形很是熟悉:浮標一沉,釣者腎上腺素瞬間提升,繼而奮起揚竿,釣線發出一聲激動人心的嘯鳴,釣竿陡然大彎腰,可是釣組巋然不動,釣者腦袋開始嗡嗡作響……
我在各種自媒體上看過很多可能是垂釣“大咖”或高手嘔心瀝血總結的防掛底招數,如盡量用單鉤垂釣,避開水下情況復雜區域,用稍短些的子線,等等。通篇看下來或聽下去后發現,完全是廢話一堆。野釣時釣組掛底事故明明是概率大小的問題,絕對沒有杜絕的可能。
那么,釣組掛底該如何處理?大部分釣友的常用套路是向上、向左、向右——翻來覆去繃緊釣竿、挑動竿梢,最終無解時,壓低竿梢,平持釣竿,讓釣組“拔河”,把子線拽斷拉倒。基本都是這套暴力處理流程。
拽斷一根子線的結局尚屬圓滿,重新換套子線就行。可是凡事總有例外,很多時候,釣者“拔河”后聽到的是“啪”的一聲脆響——主線被拽斷。這就尷尬了吧?
萬水千山莫等閑,調整不要嫌麻煩,大不了從頭再來!
通常情況下,手竿線組的子線都比主線細,細子線拉力值必定比粗主線拉力值小,既然如此,為什么“拔河”時拽斷的是主線呢?綜合思考后,我覺得有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釣魚人在水邊難免反復調整浮標或鉛皮座的位置,其中一些釣魚人習慣用金屬鉛皮座,一旦用的是劣質金屬鉛皮座和太空豆,多次位移就會磨損主線,致其拉力受損。其次,將主線與八字環相連接時,很多釣友打結方法不當,導致線結處拉力受損。再次,很多釣友為了省錢或省事,主線長期使用甚至幾經烈日暴曬也不主動更換,線體老化后,其拉力值自然會下降。最后,如果你不幸選用了不良商家推薦的“高”品質釣線,線體自身質量有問題就無須諱言了。
了解這些情況后,為有效規避風險,我們就要對線組的各個細節做好檢查。若你事先排除了上述風險,線組掛底后“拔河”拽斷的仍是主線,我只能給你最后一個方案:用細一點兒的子線。
手竿懸墜釣組配線時,主線和子線按照號數的一倍差進行搭配是有一定科學性的。但是在實釣過程中,很多釣魚人出于“碰到大魚時增加勝率”的心理,會有意選搭號數更大的子線,比如用1.0號主線時,搭配0.6號甚至0.8號子線。這樣搭配線組,掛底時拽斷主線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原因其實很簡單——子線比主線結實。很多商家銷售的釣線,一般都能查到各個線號相對應的拉力值,釣友們據此即可合理選搭。下表為某品牌某款釣線的號數及其相對應的線徑、拉力值,大家可以借鑒參考。
通過此表我們可以發現如下規律:在大多數情況下,同品牌同系列的兩根某號數子線的拉力值之和大于其二倍號數的單根子線的拉力值。以下表為例,兩根1.0號子線的拉力值之和為4.4~6.0千克,而2.0號子線的拉力值為4.1~5.4千克。很明顯,雙子線拉力值更大一些。而在號數相同的情況下,因染色和處理工藝存在差異的緣故,主線的拉力值往往遜色于子線。這樣一旦掛底,且雙鉤都被水下障礙物掛住時,兩根1.0號子線的拉力值又遠遠超過單根2.0號主線的拉力值,斷主線就無法避免了。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懂了。下次在水底情況不明的水域釣魚時,主線和子線的號數該如何搭配你就應該心中有數了。

無論是從提高釣魚成功率的角度,還是從確保釣組安全的角度,主線和子線的號數搭配都應合理

線號0.40.60.81.01.21.52.02.53.03.54.05.06.0直徑(mm)0.104~0.1050.1280.1480.1650.1810.203~0.2050.225~0.2350.25~0.260.2850.309~0.3100.330~0.3310.370~0.3750.375~0.405拉力(kg)0.88~1.331.51~1.81.8~2.32.2~3.02.6~3.63.2~4.54.1~5.45.1~6.16.0~7.26.8~8.27.8~11.29.9~13.311.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