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娉
【摘要】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轉型壓力。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發生了變化,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逐漸減弱。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傳統媒體行業開始了融媒體轉型,即通過整合各種媒體資源,打破媒體門戶的界限,實現全媒體、全渠道的傳播。本文結合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探索如何應用多樣化的大數據技術提升融媒體轉型發展的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傳統媒體;融媒體;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5.036
大數據背景下融媒體轉型是傳統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媒體轉型和創新的重要途徑。受到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影響,傳統媒體在新聞采編、傳播渠道和新聞互動方面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頹勢,新聞受眾流失嚴重,導致新聞影響力和公信力受到影響,難以在互聯網傳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傳統媒體需要通過數據驅動、技術手段和組織架構等方面的創新,實現從傳統媒體到融合媒體的轉型,以滿足用戶需求和適應市場變化。
1. 大數據技術與融媒體轉型
1.1 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是指數據量巨大、種類繁多、傳統數據處理方式難以處理的數據集合。這些數據可能來自于各種渠道,包括社交媒體、傳感器、移動設備、互聯網搜索、在線購物等等。由于這些數據集合的規模龐大,因此需要新的技術和方法來收集、存儲、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大數據是一個不斷發展和演變的概念,它的定義也在不斷地擴展和深化。大數據的出現和發展,將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1.2 融媒體轉型與大數據的關系
融媒體轉型的核心是數據驅動。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需要借助數據分析技術,對用戶行為、內容偏好、流量變化等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以便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提高用戶黏性和留存率。同時,傳統媒體還需要通過數據分析,深入了解用戶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融媒體轉型還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傳統媒體需要采用新一代的技術平臺,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實現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功能。同時,傳統媒體還需要加強與社交媒體、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的融合,提高媒體的覆蓋范圍和傳播效果。
融媒體轉型還需要實現組織架構和人才的轉型。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力量,傳統媒體需要重新構建組織架構,強化多媒體、跨媒體的組織形式,實現內容的共享和協同。同時,傳統媒體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新媒體技術人才,提高媒體人的數字素養和創新能力。
2. 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面臨的困境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傳統新聞傳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轉型壓力。傳統新聞傳播在大數據背景下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境。傳統媒體需要在新聞內容、精準度、可信度等方面進行創新,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全媒體、全渠道的傳播。同時,傳統媒體還需要加強技術投入和人才培養,深入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實現新聞傳播的轉型和創新。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新聞傳播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瓶頸
傳統新聞傳播模式主要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其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紙媒、電波等傳統媒介向受眾發布信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發生了變化,大量的用戶開始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新媒體獲取信息,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逐漸減弱。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傳播效率和傳播范圍都出現了瓶頸,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信息快速獲取和傳播的需求。
2.2 新聞內容的同質化和低質化問題
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和信息傳播的快速發展,新聞內容的同質化和低質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傳統新聞媒體為了迎合受眾需求,采用熱點事件、花邊八卦等內容進行新聞報道,而忽略了深度報道和專業性內容的傳播。此外,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新聞信息被網民自行發布和傳播,這些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存在著虛假信息、低俗內容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聞傳播的品質。
2.3 新聞傳播的精準度和效果問題
在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需要更加注重精準度和效果問題。傳統新聞媒體在信息收集和傳播過程中,往往只能根據人工經驗和猜測進行內容的選擇和發布,無法真正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傳統新聞媒體更加精準地了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從而提高信息傳播的效果和精準度。但是,傳統新聞媒體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投入和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導致其在新聞傳播方面的競爭優勢不足。
2.4 新聞傳播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問題
在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需要更加注重可信度和公信力問題。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虛假信息、誤導性信息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聞傳播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傳統新聞媒體需要采用更加嚴謹的新聞采編流程,加強新聞信息的核實和審查,提高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從而提高新聞傳播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5 傳統新聞媒體的轉型困境
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新聞媒體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種種困境。傳統新聞媒體需要在技術、人才、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轉型,但是在實踐中往往會遇到種種阻力。例如,傳統新聞媒體在技術轉型方面的投入不足、人才隊伍缺乏相關技能、組織架構過于僵化等問題,都會導致轉型難度加大,甚至出現轉型失敗的情況。
3. 大數據理念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技術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在新聞傳播領域也不例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路徑,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公眾和社會。本文就探討大數據理念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從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3.1 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是大數據應用的第一步,主要是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各種數據。在新聞傳播領域,數據采集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⑴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種常用的數據采集方式,通過搜索引擎可以獲取到各種新聞、社會事件、輿情等相關信息。目前,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已成為數據采集的主要渠道之一。
⑵社交媒體。社交媒體是另一種重要的數據采集方式。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不僅可以獲取用戶個人信息,還可以獲取用戶的評論、轉發、點贊等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新聞傳播有著重要意義。
⑶傳統媒體。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這些媒體提供了大量的新聞報道、評論、專題報道等,可以作為新聞傳播數據的重要來源。
3.2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整理、標注等處理,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和應用。在新聞傳播中,數據處理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⑴數據清洗。數據清洗是數據處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去重、去噪、過濾等處理,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和正確性。
⑵數據整理。數據整理是對清洗后的數據進行整理、歸類、標注等處理,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和應用。例如,將新聞按照時間、地域、主題等分類整理,可以更好地進行新聞研究和分析。
⑶數據標注。數據標注是對數據進行人工標注或自動標注,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和應用。例如,在新聞傳播中,可以通過對新聞進行情感分析、事件分類等標注,以更好地了解公眾的情感、態度和需求。
3.3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將處理后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挖掘,以發現數據中隱藏的規律和信息,為新聞傳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務。在新聞傳播中,數據分析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輿情分析。輿情分析是對公眾輿情進行分析、監測和預測,以便及時了解公眾的態度、情感和需求。例如,通過對社交媒體上的評論、轉發、點贊等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公眾對某一事件的態度和情感。
⑵事件分析。事件分析是對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進行分析,以便了解事件的本質和影響。例如,通過對新聞報道、社交媒體等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某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響。
⑶用戶畫像。用戶畫像是對公眾進行分析和分類,以便了解不同用戶的需求和興趣。例如,通過對用戶的搜索記錄、瀏覽行為、興趣等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用戶的需求和興趣。
3.4 數據應用
數據應用是將分析后的數據應用于新聞傳播中,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在新聞傳播中,數據應用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⑴新聞推薦。新聞推薦是將根據用戶畫像和興趣推薦合適的新聞,以提高用戶體驗和滿意度。例如,通過對用戶的搜索記錄、瀏覽行為等進行分析,可以推薦與用戶興趣相關的新聞。
⑵新聞編輯。新聞編輯是將數據分析的結果應用于新聞報道和編輯中,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效率。例如,通過對社交媒體上的評論、轉發、點贊等進行分析,可以獲取公眾的意見和反饋,從而更好地指導新聞報道和編輯。
⑶新聞監測。新聞監測是對新聞報道和輿情進行監測和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實信息和謠言。例如,通過對社交媒體上的評論、轉發、點贊等進行監測和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實信息和謠言。
4. 大數據背景下融媒體轉型的建議
4.1 大數據算法融入新媒體傳播
做好大數據算法推送在融媒體傳播中的應用,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和團隊支持,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并建立相應的推薦算法模型和評估機制,通過多渠道推送和用戶反饋交互,不斷優化和改進推薦效果,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和提高內容傳播效果。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⑴數據采集和分析。要做好大數據算法推送,首先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包括用戶行為數據、社交媒體數據、搜索數據等,以了解用戶的興趣、需求和行為模式。
⑵算法模型的建立。根據采集的數據,建立相應的算法模型,以實現個性化推薦。這需要具備專業的算法團隊和技術支持,以保證推薦算法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⑶推薦結果的評估。推薦算法需要不斷優化和調整,以提高推薦結果的質量。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評估機制,對推薦結果進行監測和評估,以發現和解決問題。
⑷多渠道推送。在融媒體傳播中,需要將推薦內容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推送,包括網站、APP、社交媒體等。需要根據不同的渠道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以保證推薦效果的最大化。
⑸用戶反饋和交互。用戶反饋和交互是推薦算法優化的重要途徑。需要建立相應的用戶反饋機制,對用戶的反饋進行監測和分析,以優化推薦算法和改進推薦效果。
4.2 構建全媒體新聞采編體系
首先,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媒體要具備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采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和算法,對各種數據源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從而獲取更準確、更全面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媒體內容的生產能力,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這需要配備專業的內容生產團隊和設備,以滿足受眾對多元化內容的需求。
其次,傳統媒體要形成強大的跨平臺分發能力,全媒體新聞采編體系需要能夠實現跨平臺分發,將內容推送到不同的媒體平臺和社交媒體上,這需要具備先進的分發技術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受眾覆蓋范圍。同時,在融媒體轉型中以數據為驅動,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發現新聞事件的背后故事,為新聞報道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和視角。
最后,傳統媒體要借助大數據技術,與各方建立開放式合作機制,包括與社交媒體、專業機構、學術界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打造更具價值的新聞內容,將新媒體環境中的各類資源融于一體,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受眾需求。
4.3 加強大數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
⑴挖掘數據價值。融媒體轉型需要依托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受眾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了解受眾的需求和興趣,從而調整內容策略和傳播方式。新聞機構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工具對用戶行為、社交媒體數據等進行監測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受眾需求和輿情動態。
⑵構建數據平臺。融媒體轉型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數據平臺,以便實現多媒體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以及對受眾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新聞機構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倉庫、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等,實現對多種數據源的集成和管理。
⑶整合各種媒體平臺。融媒體的核心是多媒體內容的生產和傳播。新聞機構需要整合各種媒體平臺,包括傳統媒體、社交媒體、移動端應用等,實現多媒體內容的生產和傳播。這需要新聞機構擁有一支多媒體內容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團隊,以及先進的技術支持。
5. 結束語
大數據理念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和精準度,還可以幫助新聞機構更好地了解受眾需求和輿情動態,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大眾。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大數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和深入。
參考文獻:
[1]李曉斌,常品山,魏蔭萊.探索以大數據和智庫型為引領的融媒體新路徑——邯鄲日報社推進媒體融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地市報人,2021(08):11-13.
[2]孫愛娜.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22(08):33-34.
[3]張才明,褚婉宏,金韶.大數據時代主流媒體傳播體系的融媒體化策略[J].編輯學刊,2021(03):40-45.
[4]戴永超,王家龍.大數據技術支撐融媒體建設的價值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2(01):149-151.
[5]歐陽志慧.大數據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2(06):104-107.
[6]王鑫.融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傳播策略——以視頻號為例[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2(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