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概念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由于受到智能算法、計算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2023年初,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廣泛關注,標志著人工智能從專用智能邁向通用智能,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通用人工智能加速走進現實,將帶動大規模產業升級和勞動力轉移,成為撬動產業轉型的杠桿、引領轉型方向的船舵和提供轉型動力的引擎。與此同時,作為一種具有開放性、顛覆性但又遠未成熟的技術,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帶來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技術和風險挑戰,以及知識產權、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道德和倫理困惑,因此,引發了學界和業界對于技術失控和社會失序的迷惘與憂懼。面對新興科技不斷更新迭代和廣泛應用的現實,如何“用善”且“善用”人工智能成為新的時代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在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如何準確把握時代變遷的特質,深刻審視通用人工智能引發的技術和倫理風險,正確處理其與社會發展、產業發展的辯證關系,是未來走好通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的良性發展之路亟待研判和破解的重要議題。本期策劃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的多維審視”,敬請讀者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