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中 鄭昭賢
地下水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水文地質學,就是研究地下水資源形成、分布和流動的學科。如果想成為一名水文地質學家,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學習哪些知識?
地下水是什么?它隱藏在地球內部的神奇世界里,存在于地下的土壤和巖石間,是地球的秘密寶藏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泉水、中國古代3項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井水、有千姿百態鐘乳石的地下暗河河水,都屬于地下水。地下水就像地球的地下蓄水池,秘密地流動、滋養著地球上的生命。
水文地質學家通過科學方法和工具,深入地下,探索地下水的流動規律,評估地下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保護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的建議。
小時候的我,對地下水一知半解,進入大學后才慢慢了解。大學課堂上,老師講述地下水就像地球的血液,與其相關的水循環保障著生態系統的活力,維系著地球生命的延續。聽到此處,我深有感觸。這也讓從小立志學醫的我,轉念當一名地球“醫生”——水文地質學家。
我參與的第一個科研項目,是研究受污染的地下水中哪些微生物種群豐富,優勢種群的微生物主要利用地下水中的哪些營養元素繁殖,以此培養可降解地下水污染物的專門菌株。研究中,我們先在野外把看不見的地下水用專業方法抽出地表,再在實驗室把看不見的微生物培養到肉眼可見——這些都極大提高了我對水文地質工作的興趣。
此外,隨著閱讀大量的研究文獻,我逐漸認識到,水文地質學家為凈化和保護地球的“血液”,所肩負的責任和付出的努力。一顆向往地下水研究的種子,在我心中悄悄生根發芽。
研究生畢業后,我來到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繼續探索水文地質的秘密,也開啟了水文地質學家的征程。
水文地質的第一手數據都來源于野外研究區,所以我們每年花大量時間開展野外工作。這些工作主要有野外調查、探測、監測、采集樣品和原位試驗等。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查明含水地層的結構、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關鍵水文地質參數和地下水的化學成分,以此研究地下水的流動、數量和質量。
科研道路上,我們在野外與巖石相伴,在實驗室與數據相依,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也收獲了豐碩的成果與滿滿的快樂。因為對水文地質學的熱愛,我們堅持不懈地攀登;因為初心不改,我們將繼續探索前進!
首先,青少年時期培養科學興趣和好奇心至關重要。大家可以通過閱讀有關地質學和水文學的科普書籍、參觀地質博物館或觀看科學紀錄片,來增加對地球科學的了解。
其次,我們要具備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特別是地質學和水文學方面。大家可以在學校或圖書館中尋找相關學習資源進行深入學習,尤其注意掌握地球的構造、巖石的形成和水的循環過程等知識。
此外,從事水文地質學工作不僅需要經常野外調查和實驗,還需要參加學術會議,與各國水文地質學家進行學術交流。所以,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鍛煉邏輯縝密的自我表達能力、掌握能與國外學者溝通交流的英文非常重要。
地下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們要意識到地下水資源的珍貴性,積極參與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行動。如果你也對水文地質學感興趣,那么就從現在開始不斷學習和進步,走進這個富有挑戰但又充滿科學趣味的領域,相信自己的夢想,為未來解決全世界地下水資源問題沖鋒向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