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佳 劉海明
彩虹桉樹
提到樹皮,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多半是單調的棕灰色或樹木的“防護服”。不過,這些只是樹皮檔案中的“冰山一角”。在它身上,還藏著好多秘密。
大多數樹木的表面為混合色,以灰褐、暗褐色為主——外面的組織經受風吹、雨淋、日曬、灰塵和微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的顏色形態。但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怎會允許如此單調的顏色?于是,一些樹木“穿”上了與眾不同的“外衣”。
雨過天晴,我們通常會看到彩虹。其實,不僅天空,樹木上也有“彩虹”。有一種彩虹桉(ān)樹,在它的樹皮上有紅、橙、黃、綠、藍、紫等多種顏色——這是彩虹桉樹的樹皮不斷自我更新的結果。
每年的不同時刻,此樹都有條狀樹皮脫落。脫落后,樹皮最先呈現的是綠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色慢慢發生變化:一是透明度越來越低,樹皮顏色越來越暗;二是新樹皮會吸收不同的單寧(一種酸性物質),從最初的綠色,慢慢變成藍色、紫色、橙色,最終成為褐色。通過不同顏色,我們也可以判斷該樹木的年齡。
此外,不少樹木在樹皮脫落后,選擇了帥氣的“迷彩服”,例如白皮松。這種樹“年幼”時是灰綠色的樹皮;舊樹皮脫落后,會露出淺黃色的新樹皮;隨著時間推移,新樹皮再慢慢變成黃褐色……最終,呈現“迷彩”樣式。
除了多彩與迷彩,也有樹木走“簡潔路線”——“外衣”單色不單調。例如,白樺的樹皮呈亮眼的白色,其筆直的白色樹干與黃綠色的葉片交相輝映。再例如,一些樹木“年輕”時喜愛充滿活力的綠色樹皮,紅樺、紅瑞木則始終身著紅色“外衣”,藍桉因灰藍色樹皮而得名……
拋開顏色,許多樹皮上也有見證樹木成長的“功勛章”。
樹皮并非都是平整光滑的,而是有開裂、脫皮等多種狀態。除樹木“生病”等原因,這主要是當樹干生長速度快而樹皮生長速度慢時,外層的樹皮會被慢慢撐破,例如紅樺等。反之,當樹干生長速度與樹皮生長速度基本一致時,樹皮就比較光滑,例如樸樹等。
除了開裂,一些樹皮上還會形成特殊的結構。例如,當樹木受外力影響導致樹枝折斷時,其運輸有機物質的通道就被阻斷。這些物質在斷口處堆積,造成此處細胞分裂與生長速度加快,形成瘤子一樣的結構——樹瘤。
還有一些樹皮表面有圓形、菱形或長線狀的“點綴”,也就是皮孔。皮孔是樹皮進行內外氣體交換的結構。通過它,樹皮內的植物細胞能夠獲得新鮮空氣。不同樹木皮孔的形狀不同,是因為形成皮孔的細胞群開裂的大小、方向不同。
樹木運輸有機物質的“高速公路”,是我們對樹皮本身作用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其實,在人類日常生活中,除了造紙和藥用,樹皮的作用非常廣泛,甚至可以說“神奇”!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取一段柳枝,再抽出其中的“?!?,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能吹響的小哨子。
“宿雨沙堤潤,秋風樺燭香。”中國古人創造性地把樺木與蠟燭聯系在了一起——將樺木樹皮包裹蜂蠟制成蠟燭,或直接在樺木樹皮涂抹多層蜂蠟后卷成蠟燭。這種蠟燭點燃后,空氣中不僅沒有濃煙,還會有淡淡樺木皮的清香氣息。
此外,因軟木橡樹樹皮中的細胞數量遠低于普通樹皮,有柔軟、抗壓、通氣的特性,所以成為紅酒瓶軟木酒瓶塞的首選材料;桉樹皮、桑樹皮等常作為天然植物染料給絲綢織物染色——它們染色效果牢固,耐光性更好,對織物本身的手感、光澤沒有不良影響。
“時尚弄潮兒”——樹皮不僅讓大自然更加多彩,也給人類提供了諸多使用價值。你還知道樹皮的哪些作用?
?樺木蠟燭示意圖
溫馨提示:“人怕傷心,樹怕剝皮。”雖然樹皮的作用多多,但我們也不要隨意破壞樹木喲!樹木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防風降噪,是人類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