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點在于培育包括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以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內的具有適度經營規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如何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并促進各類主體高質量發展,對于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意義重大。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建強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是現階段中國農業發展適應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大現實需要,是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壯大農業生產服務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作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是立足“大國小農”基本國情農情,破解未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點任務,符合農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重點就在于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不斷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更需要將保障糧食安全放在重要戰略地位,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不斷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促進農業經營提質增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經營增效是關鍵。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農業高質高效。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其核心在于以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為抓手,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導向,致力于提高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農業經營提質增效作為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內在要求,在核心內涵層面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高度契合。
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多措并舉、一體推進。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堅持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合作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一體推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融合發展,助力農業生產經營增效。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促進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融合發展,鼓勵家庭農場領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開展“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的聯合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功能優勢,強化主體合作關系。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促進農業集約化、專業化、鏈條化發展,帶動農戶參與產業、分享收益、增收致富。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創新服務模式,滿足農戶多元需求。將農業生產托管作為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的重要方式,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等服務模式,有效滿足農戶多元化生產經營服務需求。拓展服務領域,強化穩產保供能力。從產中向產前、產后等環節及金融保險等配套服務延伸,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對農業全產業鏈的覆蓋率和支撐作用,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提高服務能力,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在耕種防收等環節積極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降低農民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成本,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和范圍。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解決農業經營細碎化問題。有序推進農業生產集中連片經營,帶動農民連片種植優良品種,切實改變農戶分散經營狀況,實現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作業,提高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和土地效益。開展土地集中連片整治,總結推廣“小田并大田”經驗,破解土地經營細碎化難題,不斷提高農戶土地經營規模效益。引導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通過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經營平臺,引導土地向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形成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經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