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貴斌 張黨省 胡道貴



摘要 [目的]探討造型樹配置造景的觀賞效果。[方法]選取游憩綠地中定植的5種造型樹和2種非造型樹,根據觀賞的最佳視域規律,分別在樹高1~3倍的視距下運用美景度評價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進行觀賞喜好度評價,分析不同視距下的喜好度差異,并進行觀賞因子回歸分析,以探明造型樹的觀賞效果及影響因子。[結果]評判者較喜歡1~2倍視距的造型樹,在1倍視距時的造型樹更受評判者喜歡,且1倍視距的喜好度要顯著高于3倍視距(P<0.05);而非造型樹不具有類似表現。觀賞視距、枝片數量和前景配置是影響喜好度的主要觀賞因子,其中,觀賞視距存在極顯著影響(P<0.01)。[結論]該研究可為造型樹觀賞位置的設計及造型要素的把握提供參考。
關鍵詞 造型樹;觀賞視距;SBE法;方差分析;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S 688.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15-010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5.024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iewing Sight Distance on Ornamental Effect of Bonsai Style Trees
LUO Gui-bin, ZHANG Dang-sheng, HU Dao-gui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zhong, Shaanxi 723000)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rnamental effect of bonsai style trees configuration.[Method]Five kinds of bonsai style trees and two kinds of spontaneous trees were selected where in recreational urban greenbelts ,according to the best viewing range law,select 1 to 3 times the height of each tree as the viewing sight distance,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SB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ornamental preference of these trees,analyze the preferenc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viewing sight distances,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ornamental factors,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ornamental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onsai style trees.[Result]The results show that judges prefer bonsai style trees with 1-2 times viewing distance, bonsai style trees at 1x viewing sight distance is more liked by judges,and the preference of 1x viewing sight dista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3x viewing sight distance(P<0.05),but these spontaneous trees do not behave similarly.The main view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eference are viewing sight distance, the number of coiled pruning branches, and the scenery in front of these trees,the viewing sight distanc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P<0.01).[Conclusion]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ornamental position and the grasp of modeling elements of bonsai style trees.
Key words Bonsai style trees;Viewing sight distance;SBE method;Analysis of variance;Regression analysis
隨著游憩綠地觀賞需求的不斷發展,造型植物在一些重要景觀節點的應用愈加多見,而作為造型植物中獨具特色的造型樹更是在近年的植物造景中被廣泛應用[1-2]。造型樹不僅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提升環境景觀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對于造型樹的應用研究,大多從樹種資源、應用形式、造型手法等方面著手[3-8],對其在應用中如何提高觀賞效果的探討鮮見報道。筆者在游憩綠地造型樹應用調查的基礎上,運用觀賞視覺規律和美景度評價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9-12],探求不同觀賞視距下的觀賞效果,以期為造型樹應用中最佳觀賞位置的設計和
造型選擇提供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選擇
選擇地處陜西漢中市濱江新區南側的天漢文化公園中的造型樹。該園在幾個主要觀賞節點處配置造型樹,其形態均為大型樹樁盆景造型[13],其中,個別造型樹直接將大型盆景樹移植于綠地中。該園區主要造型樹:羅漢松、榔榆、柞木、木樨欖、紅花檵木等。作為對照,選擇樹形自然、位置便于觀測、體量與造型樹差別不大的杏梅、雞爪槭2種非造型樹進行觀測,其位置同處該園區內(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觀測設計及照片拍攝。
對選擇的樹木材料用標桿輔助測定其高度,然后以樹木根頸處為起點,選擇便于觀賞的一側,分別用卷尺量取樹高的1倍、2倍和3倍距離,并在3個不同距離處用相機采用平視拍攝角度進行拍攝。最后,選擇每個視距處的代表性照片作為評價樣本照片。
1.2.2 評價數據采集。
在實際觀測的基礎上,采用美景度評價法獲取評價數據SBE值,以作為觀賞效果的反映。同時,設定可能影響SBE值的觀賞因子并進行分解賦分。這一過程主要有以下步驟:
1.2.2.1 評分值采集。
參照SBE法的相關研究方法[14-19],采用很喜歡、喜歡、較喜歡、一般、不太喜歡、不喜歡、很不喜歡7分制喜好度量級評價進行賦分,對應賦分值依次為3、2、1、0、-1、-2、-3。組織47名不同專業的師生對5種造型樹和2種非造型樹的21張照片采用室內投影儀播放幻燈片的形式進行喜好度評價,幻燈片播放時間設置10 s。收集有效評價表45張,以此統計評分值,并用下列公式進行評分值的標準化處理,經處理的標準化分值作為每張照片的SBE值。
Zij=(Rij-j)/Sj
Zi=Zij/Nj
式中:Zij 為第j個評判者對第i張照片的SBE標準化分值;Rij為第j個評判者對第i張照片的評分值;j為第j個評判者對所有評價照片評分值的平均值;Sj為第j個評判者對所有評價照片評分值的標準差;Zi為第i張照片的SBE標準化得分值;Nj為評判者總數。
1.2.2.2 觀賞因子分解賦分。
為進一步探明影響SBE值的觀賞因子,擬定7項樹木形態因子和3項其他因子構成觀賞因子。其中,形態因子包括冠形、干形、枝形等,其他因子包括前景、背景和觀賞視距。根據各項觀賞因子的內涵特征,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結合的方法劃分成不同評分項(表2)。
1.2.3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統計評分值,采用SPSS 17.0進行不同視距的SBE值多重比較和ANOVA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取“均值±標準差”,并對SBE值與觀賞因子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多重線性回歸模型,篩選SBE值的影響因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視距對SBE值的影響
由表3可知,對造型樹而言,在1倍與2倍視距之間有3種造型樹的SBE值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紅花檵木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木樨欖、羅漢松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1倍與3倍視距之間紅花檵木、木樨欖、羅漢松SBE值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柞木和榔榆呈顯著差異(P<0.05);在2倍與3倍視距之間木樨欖SBE值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榔榆、紅花檵木、羅漢松存在顯著差異(P<0.05),柞木差異不顯著(P>0.05)。
幾種造型樹SBE值隨視距的增大逐漸變小,在1倍視距時相對最大,且SBE值大小表現為1倍視距>2倍視距>3倍視距,2倍視距以內均為正值,在3倍視距時最小,且均為負值。這表明隨著觀賞視距的增加,評判者的喜好程度逐漸降低,3倍視距時已低至一般以下。2種非造型樹,其SBE值均為負值,除杏梅在1倍與3倍以及2倍與3倍視距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外,雞爪槭不同視距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由此看出,不同視距的非造型樹均不太受評判者喜歡,非造型樹與造型樹的SBE值變化表現不同。
綜合分析說明,評判者較喜歡1~2倍視距的造型樹,在1倍視距時更受評判者喜歡。喜好度隨視距增加而逐漸降低,在1倍視距的喜好度要顯著高于3倍視距。對非造型樹而言,SBE值不具有造型樹的類似表現。
2.2 影響SBE值的觀賞因子
2.2.1 SBE值與觀賞因子的相關性。
由表4可知,SBE值與枝片數量(X6)、特色性(X7)、觀賞視距(X8)及前景(X9)4項觀賞因子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關系。其中,SBE值與觀賞視距(X8)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P<0.01),與枝片數量(X6)、特色性(X7)和前景(X9)之間呈顯著負相關(P<0.05),與其他觀賞因子之間相關性不顯著(P>0.05)。
2.2.2 SBE值與觀賞因子回歸。
以SBE值作為因變量,以冠形、干形、枝形、枝片數量等觀賞因子作為自變量,用逐步回歸法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去除無統計學意義的自變量。其中,冠形、干形、枝形、葉色、枝片密度、特色性、背景因子在逐步回歸中被篩除(P>0.05),最后確定枝片數量、觀賞視距、前景3項觀賞因子作為回歸方程自變量,并建立回歸模型。各觀賞因子模型回歸系數見表5。
由表5可知,觀賞視距(X8)對SBE值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枝片數量(X6)和前景(X9)2項因子。根據表5的模型回歸系數,建立的多重線性回歸模型為
Y=1.259-0.235X6-0.579X8+0.204X9
在模型方程中,Y代表SBE值,X6代表枝片數量,X8代表觀賞視距,X9代表前景。
模型中SBE值與枝片數量(X6)、觀賞視距(X8)、前景(X9)3項觀賞因子之間建立的線性關系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調整后R2為0.696,代表枝片數量(X6)、觀賞視距(X8)、前景(X9)因子能解釋69.6%的模型變化情況,說明該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加入自變量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
2.2.3 影響SBE值的主要觀賞因子。
根據回歸分析可看出,觀賞視距(X8)對SBE值的影響最大,結合二者之間的顯著負相關關系進一步表明,觀賞視距相對較近時,其喜好度越高,亦即觀賞效果越好。其次,枝片數量(X6)和前景(X9)2項因子也顯著影響SBE值。在幾個相關因子中,特色性因子有相關關系,但回歸關系不顯著,說明這一因子對觀賞效果不存在直接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觀賞視距是影響造型樹喜好度的主要因子。由靜態空間的視覺規律可知,觀賞景物的最佳視點有3個位置,即景物高度1倍視距、2倍視距和3倍視距,3個不同視距的視點位置處景物呈不同的觀賞感受[20]。該研究結果中,幾種造型樹1倍視距的喜好度均顯著高于3倍視距,部分造型樹1倍視距的喜好度也顯著高于2倍視距,且1倍視距的SBE值均最大。這不僅表明在1倍視距時的造型樹更受評判者喜歡,也直接說明1倍視距的造型樹能獲得相對最佳的觀賞效果。
該研究中造型樹的SBE值在1倍和2倍視距時均為正值,且各SBE值平均趨近1(較喜歡量級),表明評判者較喜歡1~2倍視距的造型樹,這與已有關于植物觀賞的最佳視距一般在其高度的1~2倍的研究結論一致[21]。該結論進一步說明,在造型樹的位置設計中可以按照樹高1~2倍的觀賞視距為游人創造最佳的觀賞視點,以充分體現造型樹的觀賞價值。
該研究結果表明,造型樹SBE值除了受觀賞視距的影響外,還受枝片數量和前景的影響。枝片數量是反映樹木形態特點的觀賞因子,該研究表明枝片數量與SBE值呈顯著負相關,說明枝片數量越多的造型樹,對其喜好度越低。由此可看出,從觀賞的角度,枝片數量相對較少的造型樹更易受到人們喜歡。枝片數量較少的造型樹,其整體造型一般也較為簡潔明快。這一結果為游憩綠地造型樹枝片數量的選擇提供了參考。前景是影響SBE值的另一觀賞因子,該研究結果顯示,前景與SBE值也呈顯著負相關,表明造型樹配置構成元素少而簡潔的前景,越容易獲得較高的喜好度。前景對主景造型樹具有襯托點綴的作用,這一結果也提示說明做好前景布置,有利于增強造型樹的觀賞性。
在該研究中,非造型樹不同視距下的SBE值差異顯著性表現不明顯,且SBE值均為負值,說明非造型樹評價結果為“一般”,但這是基于將非造型樹與造型樹同時評判的結果。然而,評判者對非造型樹的觀賞感受可能受到造型樹的影響尚不十分確定,需要進一步加強探討。
參考文獻
[1] 傅裕民.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5(14):163.
[2] 夏冰.園林景觀造型大樹造景的形式及其特點[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5(11):173-174.
[3] 黃少玲,朱軍.造型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以珠海長隆景觀建設工程為例[J].廣東林業科技,2015,31(2):104-108.
[4] 汪輝.造型樹在湖南省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5] 劉峰濤,王凱月,安曉強,等.造型樹在石家莊市街道綠化中的應用調查[J].河北林業科技,2017(4):32-34.
[6] 李明.造型樹在園林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09(10):25-26.
[7] 王飛,林虹.淺談造型樹在植物造景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4(9):86.
[8] 何清云.造型樹與植物景觀配置模式應用研究:以珠海長隆國際度假區為例[D].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2016.
[9] DANIEL T C,BOSTER R S.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M].Fort Collins,Colo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Rocky 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1976:1-66.
[10]? 王海峰,彭重華.園林石景美景度評價的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31(12):124-132.
[11]? 賈黎明,李效文,郝小飛,等.基于SBE法的北京山區油松游憩林撫育技術原則[J].林業科學,2007,43(9):144-149.
[12] 楊書豪,谷曉萍,陳珂,等.國內景觀評價中SBE方法的研究現狀及趨勢[J].西部林業科學,2019,48(3):148-156.
[13] 趙慶泉文,王志英畫.中國盆景造型藝術分析[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
[14] DANIEL T C,MEITNER M M.Representational validity of landscape visualizations:The effects of graphical realism on perceived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of vista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1):61-72.
[15] 羅貴斌,胡道貴,吳曄,等.漢中市香樟行道樹美景度評價[J].陜西林業科技,2021,49(4):49-54.
[16] 朱志鵬,黎俊儀,傅偉聰,等.云南洱海次生水面枯木景觀評價[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3):236-239.
[17] 周建華,羅方青,茍民欣.重慶市主城區花境色彩評價與配置模式研究[J].南方農業,2021,15(22):1-8.
[18] 洪暢翔,陳芷怡,盧毅軍.杭州城市公園春季木本觀花植物美景度評價[J].江蘇林業科技,2021,48(4):33-38.
[19] 董建文,廖艷梅,許賢書,等.秋季觀賞植物單株美景度評價[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3):42-46.
[20] 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32.
[21] 袁琳玉.蘇州古典園林視距研究:以拙政園、網師園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
基金項目 陜西省GEF(中國-全球環境)資助項目(2017-02-17);漢中市漢臺區農業科技創新項目(2020kx-14)。
作者簡介 羅貴斌(1966—),男,陜西寧強人,教授,碩士,從事景觀設計與觀賞植物栽培造景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