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海燕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栟茶鎮栟茶幼兒園

繪本是一種直觀生動、色彩鮮明的讀物,憑借精美圖片、簡潔語言、有趣故事深深吸引著幼兒。豐富的繪本畫面內容,為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繪本閱讀可以讓幼兒充分了解世界,豐富其生活經驗和知識體系,促進其全面發展。家園合作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能有效激發兒童的求知欲和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推動幼兒全面發展。因此,家長要積極與幼兒園溝通交流,通過家園互動創造閱讀的良好氛圍,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的思維與閱讀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在家園共育模式下,家長可以通過積極配合學校、與教師和其他家長交流等方式,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和思維,從而在家庭中更科學地指導幼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幼兒家長,應該明確親子閱讀是一種最有效的閱讀方式。親子閱讀需要家長陪伴孩子一起讀繪本、看故事。在家長的陪伴下,幼兒翻開精彩有趣的繪本,頓時像打開了新世界,產生了閱讀欲望,并期待閱讀繪本的時候能與家長進行交流。長期堅持親子閱讀,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溝通交流能力。
培養兒童良好的社會情感,是繪本閱讀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社會情感包括積極向上的心態、適當的同情心、強烈的責任感等。3—6 歲幼兒有著明顯的依賴情緒,并表現出單一化的特點,如果家長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耐心地與幼兒交流,將繪本內容和自身人生經驗相結合,把社會正能量情感傳達給幼兒,便能帶給幼兒有益的情感體驗,喚醒幼兒的情感認知。
在與幼兒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絕大多數父母因工作繁忙,疏于對幼兒學習的指導,做不到積極主動地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很難營造出和諧、溫馨的閱讀氛圍。還有些父母雖然每天都堅持和幼兒一起閱讀繪本或給幼兒講述繪本故事,但只集中在讀故事、看圖片的層面,無法很好地幫助幼兒養成閱讀習慣。同時,家長在陪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盡管會積極地問孩子問題,和他們進行討論,但所提的問題大多比較簡單,缺少內涵意義,屬于“無效問題”。此外,家長對問題提出時機的把握也不準確,有些家長在不恰當的時間節點向幼兒發問,反而會影響幼兒對故事認知的完整性,造成繪本故事教育意義的降低。還有一部分家長,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閱讀任務,常常使用命令的口吻,不顧幼兒個人的興趣愛好,強制要求幼兒閱讀某個繪本,這樣是無法調動孩子繪本閱讀的積極性的,也不利于提高幼兒的理解與思維能力,更不利于親子關系的發展。
單靠幼兒園教育,難以實現繪本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通過家園合作共育,借助各種資源,則可以推動幼兒繪本閱讀,共同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家園合作開展繪本閱讀的有效對策。
在家園合作共育中,家長應該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溝通,通過教師的反饋了解幼兒在學校的情況,并向教師學習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教育方法,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精選豐富、多樣化的繪本供幼兒閱讀。在繪本的選擇上,家長應該慎重對待,重點考慮以下幾點:對幼兒健康發展有無益處;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現在這個年齡階段兒童的需要;對兒童建立正確世界觀有無幫助;是否有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等。綜合考量這些因素后,還要兼顧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結構狀況等,并結合幼兒教師給出的建議,為孩子挑選正確、適宜的繪本。
此外,家長還可以參加學校召開的家長會、家長聯誼會等互動性活動,與教師及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孩子閱讀方面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其成因,思考提高兒童閱讀積極性和閱讀能力的良策,借鑒其他父母的育兒經驗,以此來推動幼兒進行有效的繪本閱讀。
繪本閱讀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讓幼兒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其今后的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親子共讀在兒童繪本閱讀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親子共讀,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促進其良好性格及思維品質的發展。對幼兒來說,父母的陪伴會讓他們對閱讀更有樂趣。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盡量抽出時間,延長陪伴時間,和幼兒共讀繪本。其次,可以制訂詳細的繪本閱讀計劃,規定每天閱讀繪本的時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因此,可將孩子閱讀繪本的時間固定在某個時間段,促進穩定閱讀習慣的養成。
比如,讓兒童在早晨起床和午餐之后讀一會兒繪本,或者將睡前10 分鐘、20 分鐘定為閱讀的時間,日積月累,幼兒便能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如在家里給幼兒搭建“圖書小天地”,在書房或幼兒臥室放置專門供幼兒閱讀的繪本圖書,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對“圖書小天地”進行整理、裝飾,使其成為幼兒閱讀的固定場所,讓幼兒在愜意放松的環境中閱讀繪本。
為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家園雙方應同步進行教育,達到抑制幼兒不良閱讀行為的目的。作為家長,我們首先可以與幼兒教師進行深入溝通、有效交流,了解幼兒在園閱讀繪本的不良行為習慣,并與教師進行聯合教育,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糾正。當幼兒在家里閱讀時,作為家長,應糾正幼兒閱讀的錯誤發音及閱讀時東張西望、手腳亂動等不良習慣,指導幼兒做到坐姿端正、眼神專注、發音標準,還可通過演示標準閱讀姿勢、對不良閱讀姿勢進行提醒和矯正等方法,讓幼兒改掉繪本閱讀時的不良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還可以引導幼兒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適當鼓勵幼兒釋放天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評價對幼兒來說至關重要。在家園共育時,我認為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根據現實需要,對幼兒做出科學的評價,同時基于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以評價為手段對幼兒進行激勵。在評價時,應保持客觀、理性,多采用“真棒啊”“做得不錯”“再接再厲”等鼓勵性話語,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充分發揮繪本讀物的教育功能。
為了更好地推動家園共育模式在繪本閱讀中的運用,幼兒家長應不斷強化與幼兒教師的聯系,主動參與到學校組織的親子閱讀活動中,發揮繪本功能,持續提高幼兒閱讀成效和綜合素養,從而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