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亞琴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讓幼兒園的孩子從自由自在的游戲活動直接進入繁忙的小學學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幼小銜接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的重視。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與學習習慣,幫助幼兒提高時間意識、秩序意識、規則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提高其做事效率,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做好各項準備。
幼兒三年的幼兒園生活活動大多以游戲為主:在美術區域游戲中,他們繪畫、做手工;在表演游戲中,他們自由組織進行故事表演;在建構游戲中,他們建城堡、造大橋;在體育游戲中,他們練習走、跑、跳、鉆、攀、爬等。孩子們在幼兒園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各種游戲中不斷提高認知水平,增強審美情趣。幼小銜接不應讓孩子們一下子從自由自在的游戲活動進入到繁重的學習之中,而應該照顧到孩子的身心特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逐漸提高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師可以適當延長幼兒的集體活動時間,從30分鐘延長到35 分鐘,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都做好入小學的準備。教師還可以暗示孩子們,他們在不斷地長大,不久就會升入小學了,借此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欲望,讓他們對小學生活生出向往之情,這樣到了小學,孩子們才能很快接受40 分鐘的集體活動。
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入小學后做事拖拉,做家庭作業時邊做邊玩,家長為此很是煩惱。因此,在幼兒園時,教師就應該重視起這類問題,要有意識地提高幼兒的任務意識,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比如,幼兒玩完積木后,要讓他自己整理桌上的各種積木,整理好后,放到固定的玩具柜子里。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幼兒相應的時間,若超過這一時間,則代表幼兒整理的速度偏慢,動作不敏捷,教師可以給予象征性的懲罰,督促幼兒提高做事效率,提高任務意識,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小學以學習為主要活動,講究學習效率,因此,在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便幼兒進入小學后能快速適應學習生活。
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應加強幼兒專注力的培養,讓幼兒的有意注意能力增強,減少其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看看少了什么”,讓幼兒專注地看,有意識地識記,通過觀察與記憶,強化幼兒的有意注意,提高幼兒的專注力。
閱讀是一個增長幼兒見識的有效手段,閱讀也是幼兒必須掌握的學習技能,在幼兒園教師會設立閱讀區,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也可以開展多種閱讀活動,用活動幫助幼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比如,請幼兒分享閱讀故事,用表演的方式演繹故事內容,或者讓幼兒做“小老師”,向大家展示書上認識的文字,讓有興趣識字的幼兒接觸到更多文字。由于小學才有識字課程,因此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可以在閱讀區設立“識字區”,展示象形文字演繹的過程,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也可以投放一些識字卡片、粉筆、小黑板等,讓幼兒試著學習畫畫、寫字。
幼兒閱讀的書籍一般有文字與圖畫,具體形象,符合幼兒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幼兒一頁一頁地翻書,逐步理解畫面內容,同時關注繪本圖畫書中的符號,思考其代表的含義,從而更好地讀懂圖書內容,增長幼兒見識,拓寬幼兒眼界,豐富幼兒情感,使幼兒與書中的人物產生共情,在閱讀中體驗各種情感。
此外,教師還應當教幼兒愛護書本,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姿,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握筆姿勢,讓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書寫習慣等。
在幼兒園,老師會關注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會不斷地提醒孩子們上廁所、喝水,并帶孩子到操場上參加戶外運動,鍛煉身體。幼兒的身邊,每時每刻都有老師相伴。但到了小學,上課就是上課,下了課,幼兒就是自由人,沒有老師的目光關注,也沒有人提醒幼兒喝水、上廁所,這時一些沒有自覺性的孩子就可能打架、吵鬧,或做出侵犯他人的事情。因此,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幼兒的規則約束,讓幼兒懂得基本的公共道德,自覺遵守班級約定,在規則的約束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無法無天,做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時間概念,讓幼兒固定在早晨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做操、幾點參與集體活動、幾點睡覺。有規律的作息不僅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也為幼兒能順利進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小學的作息是有嚴格規定的,不因個人意愿而轉移。教師也可以將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與小學的作息時間表告知幼兒,讓幼兒們心中有數,在生活學習上盡量向小學作息時間表靠攏。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下課后,自覺地上廁所,盡量不要老師提醒,在運動后自覺地喝水,不把時間浪費在吵鬧上,平時早睡早起,做事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時刻趕上集體活動的腳步,為遵守小學作息時間奠定基礎。
在幼兒園,老師會時刻提醒孩子們哪些事情能做、可以做,哪些事情堅決不能做。到了小學,孩子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沒有自覺性的幼兒很可能養成不良習慣,因此,教師在幼小銜接階段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做人做事的準則,讓幼兒從他律逐步過渡到自律。比如,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特別是升國旗儀式的時候,讓幼兒養成行注目禮的良好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不亂丟垃圾,上課不隨意插嘴,書本不隨意亂扔,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時時刻刻記住自己將是一名小學生,自己長大了,是懂事的好孩子,以此信念約束自己的言行,讓自己逐漸從他律過渡到自律。
當然,對于孩子們最關心的小書包,教師可以通過專門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學會正確使用鉛筆、橡皮、直尺等學習用具,指導幼兒正確保護學習用具,讓幼兒能管理自己的物品,為當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不斷努力。
幼小銜接階段,是幼兒向小學生平穩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幼兒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教師要在生活習慣、學習能力、任務意識等方面,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為幼兒能順利進入小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