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奕伶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東元幼兒園

幼兒園的自然環境是幼兒的第二任老師。通過創設個別化環境,教師可構建語言、游戲、音樂等領域的學習環境,給予幼兒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暗示。在個別化學習環境下,幼兒會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積極與同伴開展探索或游戲活動,在各方面環境的刺激下,幼兒將投入更多精力去學習,并收獲快樂。接下來,我們將分析個別化環境創設的意義,并提出一些創設個別化環境的策略。
首先,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可借此刺激幼兒的多重感官,促進幼兒教育發展。一方面,能夠帶給幼兒參與某項活動的啟迪,使其產生奇妙的、個別化行為;另一方面,能夠影響教師教學、園所建設。在以往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教師往往從平面視角入手,專門布置一系列的吊飾、繪畫材料,從視覺感官上帶來滿足。通過融入個別化理念,打造物質、語言、探索領域等多種環境,能夠為幼兒與環境的交互創造條件,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進而創設出更具視覺沖擊效果的環境。
其次,幼兒對各個領域的感知都十分敏感,也樂于與環境對話。由于不同幼兒的思維方式不同,其關注點、好奇心也會有所差異。在個別化的幼兒活動主題環境中,幼兒將產生強烈的表達、探索欲望,在教師、家長提示下參與、表達和溝通,學會分享,提升個人社交能力。此外,個別化環境創設還能喚醒幼兒的各種潛能。
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教師應詳細分析幼兒情緒、個性特點,結合幼兒實際發展需求設置個別化學習環境。對小班幼兒而言,情緒是影響其行為的重要因素,其對成人和教師存在一定的依戀感。所以,在開展娃娃家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投放多組餐具,或擴大娃娃家的活動范圍,避免幼兒之間出現爭執,也要為各種游戲實物張貼標記圖,指導幼兒進行分類整理。中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分類能力,參與游戲的能力也上升到一定水平。因此,可為其設置多種情境的游戲環境。以“恐龍探險隊”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可設計體驗性的個別化區域,布置海洋、森林、草原等象征性事物。在奇妙的情境中,幼兒可以探索不同恐龍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特點。大班幼兒往往能理解一般的因果關系,求知欲也較強。因此,教師可設置探究性的環境。如在“神奇的線”主題活動中,教師可提供各種類型的線,組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了解各種線的功能和用途。
在創設個別化學習環境時,教師不應過于關注表面現象,而要做幼兒身后的“守望者”,內心沉靜地觀察幼兒,讓幼兒去自由發揮,自主地投放各種材料,形成個別化活動環境。在幼兒需要推進或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教師要找準啟發和支持的時機,給予其引導。首先,大自然是天然的物質學習環境,擁有大量天然活動素材,如泥土、果殼、樹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幼兒構建個別化環境的材料。由于十分貼近生活,幼兒容易在大自然環境中產生強烈的探索、發現欲望。在環境創設中,教師應放手讓幼兒去體驗、學習和實踐,使其獲得樂趣和成長。
其次,在創設個別化學習環境時,教師要發揮一些廢舊物品的價值,讓幼兒去想象和利用廢舊物品,如管狀材料、舊報紙、碎布條、宣傳單等。幼兒們十分樂于擺弄這些物品。由于這些材料在色彩、材質、形態、內容等方面各具特色,幼兒也能創造出一些玩具,如利用管狀材料、舊布條等物品,組合成玩偶、娃娃,各種小豆子在幼兒手中也能變幻出多種花樣。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幼兒去體驗,去操作生活中的材料,促進幼兒獲得個別化學習的經驗。
為培養幼兒運動意識和習慣,幼兒園可加強與家長的合作,讓父母認識到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在小班幼兒入學階段,教師可從柔韌性、平衡、投擲、跑、跳等技能入手,測試幼兒的體能水平,并將測試結果以電子報告形式推送給家長,召開幼兒運動的主題家長會,向家長宣傳運動習慣的重要性,使其主動配合幼兒園的運動活動。同時,要調查和了解家長的育兒困難,通過開設家長學校,邀請體育專家開展育兒培訓活動以及教育心得分享會、設置育兒宣傳欄、開展家長會等方式,宣傳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鼓勵家長帶領幼兒參與親子運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幫助家長創設個別化運動環境。例如,在幼兒入園、離園后,教師可聯合家長選擇環境,如選擇適當的路段,帶領幼兒在園內、小區內散步,鼓勵幼兒與其他小伙伴一起參與競技游戲,也可組織家長帶領幼兒參加公園徒步、跳繩、踢足球等戶外運動。
接下來,教師也可與家長聯合挑選運動玩具,為幼兒投放運動材料。不同年齡段幼兒喜愛的運動形式、玩具存在差異性,因此,父母可以與教師合作,根據不同幼兒的需求,投放個別化玩具材料。此外,在創設個別運動環境時,父母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衣著,如運動鞋襪、運動衣褲方面,選擇幼兒喜愛的器械,主動為幼兒樹立運動典范,使其能夠堅持體能訓練。
環境對幼兒生活、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幼兒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各種環境的影響。為塑造個別化閱讀環境,幼兒園可加強與家庭的合作,共同創設親子互動的閱讀環境,讓家長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手段,幫助幼兒園開展閱讀活動。通過親身參與,家長既能夠學會育兒的科學策略與指導方法,又能為幼兒提供個別化閱讀環境,增強閱讀的趣味性。例如,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具有攝影、畫畫愛好的家長,可以在幼兒看書時,為其拍照、畫畫,也可為幼兒制作專門的圖畫書;具有縫紉技能的家長,可以為幼兒制作服裝、道具,讓幼兒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在類似的個別化閱讀環境創設中,幼兒在與家長一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閱讀樂趣,體驗了親子閱讀的快樂,家長也學會如何帶領幼兒閱讀。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家長與教師可聯合創設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適應每一個幼兒需求的閱讀環境,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提高活動開展的效率和質量。
個別化環境創設與幼兒學習活動的融合,影響著幼兒的內在性格、性情,帶給其積極的暗示。因此,教師應重視個別化學習環境創設,通過創設符合不同年齡段幼兒需求的個別化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投放材料、組織幼兒故事大賽、創設分組活動環境等方式,運用多種環境因素去影響幼兒,促使其更加積極、投入地參與學習活動。在豐富多樣的個別化環境下,教師希望幼兒能夠更加自信、更加自由、更加有能力,在獲得積極體驗的同時,實現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