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建云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大明幼兒園

隨著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革,社會各界對幼兒勞動教育質量越發關注和重視,因為人們深刻認識到勞動對培養幼兒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意義。將勞動這一傳統中華美德滲透到幼兒學習與生活中,對于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意義,還可引導幼兒自覺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全面部署,發揮勞動教育育人功能,幼兒園教師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不斷探索開展勞動教育課程的科學思路和有效方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為保證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開展效果,教師必須遵循相應原則,在基礎原則的指引下優化教學方法,轉變育人理念,為培養幼兒良好勞動習慣和正確勞動意識奠定基礎。一要遵循家園一致原則。勞動教育的開展和幼兒良好勞動習慣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雙方共同的責任。家長必須發揮自身作用和價值,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勞動教育課程任務,在統一目標的指引下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制訂課程方案和活動計劃,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增強幼兒勞動體驗,助力幼兒全面發展。二要遵循幼兒主體原則。教師在勞動教育的任何環節都要體現幼兒主體地位,多給予幼兒展示能力和張揚個性的機會。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身體素質、認知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課程,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幼兒思想與行為。
幼兒正處于發展初期,其思維意識、行動習慣等還沒有完全形成。就社會性而言,大部分幼兒還不能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可幫助幼兒迅速融入集體,在團結互助中啟迪其智慧和思維;還可促使幼兒掌握好彼此之間的關系,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為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還能促進幼兒智力的良好發展。
勞動教育是當代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這一啟蒙教育時期,教師如若能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會對幼兒今后的成長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幼兒在親身參與勞動的過程中可開發大腦、鍛煉動手能力,還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這對于營造良好親子關系具有重要作用。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可培養幼兒良好品質,從道德教育層面來講,勞動教育能讓幼兒的錯誤思想發生轉變,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幼兒園一日生活是常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時要將其與一日生活緊密結合,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鍛煉幼兒勞動能力,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幼兒入園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和能力。教師還可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多個環節有計劃性地滲透勞動教育,讓幼兒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
比如,教師可帶領并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物品放至正確位置,將鞋子、衣服、玩具、水杯等分類擺放整齊。在幼兒完成之后,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幼兒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以及教師的認可和尊重,在此過程中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又如,在中午用餐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濕紙巾擦拭桌面,保持用餐環境的整潔,用餐之后,鼓勵幼兒排隊收拾和清洗餐具,并將其放到正確位置。為保證勞動教育課程開展的效果,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成為幼兒學習和模仿的標桿,帶領幼兒完成一些簡單的勞動任務。
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可以激發幼兒的集體意識,對于提升其生活自理水平和實踐勞動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和積極影響。在勞動教育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集體活動的作用和價值,在集體活動中改變幼兒錯誤思想,糾正其不當行為,避免其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和習慣。教師還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需求,設計豐富多樣的集體活動,讓幼兒在實踐參與中增強體驗,學會關心和照顧他人,同時對于他人給予的關心和幫助學會感恩;在激發幼兒勞動意識、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的同時引導其樹立集體合作的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良好品質,塑造幼兒健全人格。
如在進行班級大掃除時,教師要以身作則,成為幼兒模仿和學習的標桿,帶領所有幼兒參與到值日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力所能及的勞動事項,要求幼兒合理分配時間,以小組形式通過團結合作完成大掃除任務。在此次集體活動中,教師要全面關注幼兒狀態和表現,在適當時機給予點撥和指導,幫助幼兒順利且高效地完成勞動任務,讓其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在集體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可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幼兒看到干凈整潔、煥然一新的班級時會深刻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此時教師要準確抓住幼兒心理,給予鼓勵、表揚和獎勵,保持幼兒參與勞動的熱情,為其今后自覺參與勞動奠定良好基礎。
區域游戲是幼兒園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豐富多樣的區域游戲可以鍛煉幼兒多方面的能力,激發幼兒的潛在思維。在區域游戲中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往往能夠收獲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育人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將勞動教育與區域游戲緊密結合,彰顯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特征,通過游戲對幼兒的強大吸引力,促使其樹立正確勞動觀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
以“我是大廚師”這一角色扮演區域游戲為例,教師可將幼兒科學分組,提前準備好游戲材料,并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為保證游戲實施效果,教師可先帶領幼兒參觀園內食堂,觀察廚師在做飯過程中的表現。接下來,在角色區域游戲中,教師可準備多種類型的食物模型,讓幼兒結合之前的觀察以及自身生活經驗模擬“廚師”這一角色,在模仿中體會勞動帶來的樂趣。通過模擬廚師做菜,幼兒感受到勞動營造的輕松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勞動意識及勞動觀念,并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生活自理水平,更深刻地體會到勞動的內涵和價值。
基于當前教育的發展形勢,在幼兒園內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指導幼兒養成良好勞動習慣,樹立正確勞動觀念。因此,教師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方法,不斷探索開展勞動教育課程的思路和策略,為幼兒園勞動教育增添生機與活力,讓幼兒在舒適愉悅的環境下成長和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多與幼兒家長溝通交流,了解幼兒在家中的成長狀態,指導家長正確教育方式和科學溝通技巧,共同助力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的順利實施和高效開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