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利
茄子嫁接技術可充分發(fā)揮砧木的抗病性、抗逆性、強大根系的優(yōu)勢特點。目前茄子嫁接育苗技術發(fā)展很快,改變了過去的單一塑料缽、塑料袋作為育苗容器的方法。河北省大力推動蔬菜嫁接育苗技術的進步,提高嫁接苗質量和嫁接育苗的效率。掌握育苗技術要點,進一步促進茄子嫁接技術穩(wěn)步發(fā)展。
1 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1 溫度與光照
茄子育苗時要求種子萌芽土壤最適宜溫度范圍24℃~32℃,最適溫度為30℃,最低溫度為16℃,最高溫度為35℃。茄子在不同的發(fā)育期所需的溫度要求不同,在發(fā)芽期溫度最低適宜溫度控制在11℃,即將結果期溫度要控制在15℃以上。這樣可大大降低茄子產(chǎn)生不育花粉導致的落花現(xiàn)象。茄子光飽和點為40×10?lx,光補償點在2000lx。日照延長,生長旺盛,幼苗期日照長,花芽分化快,開花早。
1.2 水分與土壤
1.2.1 茄子主根粗壯,根系發(fā)達,主根上分生側根,主根可深入土壤1米以上,側根橫向也可長達1米。幼根橫向生長慢,木栓化較早,不適于多次移植。
1.2.2 茄子自身條件為分枝多,葉片較大但薄,蒸騰作用強,在開花期,結果多所需水量增加,加大供水量可增強發(fā)育和結果期需求。適宜土壤含水量15%~18%,空氣相對濕度75%左右,此時水分不足會嚴重影響產(chǎn)量,易出現(xiàn)僵果或果實硬,表面粗糙,品質差。茄子在養(yǎng)分pH值5.8~7.3條件下生長發(fā)育良好。
2 砧木和接穗期確定
由于砧木和接穗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不同,所以播期也會不同,秋播冬春季溫室栽培時,托魯巴姆砧木一般比接穗提前25天左右播種即可,赤茄比接穗提前7天。春季育苗時,由于野生茄幼苗前期因低溫長勢緩慢,托魯巴姆應提前35天左右播種,赤茄與耐病VF一般接穗從出苗到定植的苗齡為90天左右。
3 種子處理與播種
3.1 砧木種子處理
赤霉素液可針對休眠性強,發(fā)芽困難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置于20℃~30℃溫度條件下24小時浸泡),用清水清洗幾遍,在變溫條件下催芽(在20℃下催芽16小時,在30℃下催芽8小時,重復2~3次即可),一般4~5天即可出芽。如不用藥劑處理催芽,則可浸泡48小時,搓洗幾遍后用透氣濕布包好放入保溫箱內進行變溫處理催芽,注意每天清洗紗布和種子,一般8~10天長出新芽。溫湯浸種法適用于易發(fā)芽種子,將種子放入55℃熱水中攪拌20分鐘,保持恒溫狀態(tài),然后將種子用清水清洗2~3次,再繼續(xù)放入20℃~30℃的清水中大約12小時,在25℃~30℃溫度范圍催芽。
3.2 接穗種子處理
浸種前可將種子在太陽下晾曬,然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多次清洗,再用溫湯浸種處理,洗凈表皮粘液,晾干。使、透氣性好的紗布打濕將其包裹嚴實進行催芽,注意觀察3天左右察看出芽情況,在變溫條件下,即可加快種子發(fā)芽速度,可提高種子發(fā)芽的整齊度。將萌芽的種子放在0℃~2℃低溫條件下處理,或將溫度降到20℃左右煉苗,芽長1毫米時即可播種。
3.3 苗床的準備和播種
砧木和接穗作催芽處理要準備好苗床,床土應選用5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土,過篩,并將該土與腐殖土和發(fā)酵好的糞土以1∶1∶1的比例混合,再摻入500克磷酸氫二銨和2千克過磷酸鈣,使其充分混合后即可用作床土。春季應將苗床放在陽光充足處,以便保溫升溫;秋季則應放入陰涼處。
3.4 播種后管理
春天出苗期溫度控制在20℃以上,在冬季夜間應特別注意保溫,可在苗床上加蓋紙被,白天陽光充足及時掀開覆蓋物。夜間溫度不低于15℃,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量超過70%即可揭去地膜。當幼苗長到一定大小,可將幼苗移到已清毒過的營養(yǎng)缽中,選在晴天完成有利于緩苗。
4 嫁接
茄子嫁接方法可分為劈接、靠接、斜切接等三種。其中當砧木真葉幼苗長出6片左右,莖粗0.5厘米,接穗真葉長到5~6片時,為茄子最佳嫁接苗齡。嫁接前要對嫁接工具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溶液為福爾馬林200倍溶液,它們所用常規(guī)工具為刀片和嫁接夾,嫁接場地選擇光線較弱有一定濕度的苗床附近進行。
4.1 劈接
在第二片與第三片真葉間,選擇莖最粗、葉最充實的離地面約5~6厘米處將莖部水平切斷,只保留最充實的葉,在莖切口向下直切1~1.5厘米深的小口,選擇與砧木莖粗接近的接穗苗,,接穗處留2~3片真葉,將切斷的接穗基部莖兩邊削成雙面楔形,楔長1.0~1.5厘米,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對準接口插入砧木切口,完全吻合后,用嫁接夾固定接口即可。
4.2 靠接
砧木真葉4~5片,3~4片葉進行接穗,砧木和接穗都長到2~3片葉時進行靠接,切口由下而上呈30°角斜切一個長1.5厘米的口子,斜切,角度、長度、寬度同砧木切口要相互匹配,完全吻合,用嫁接夾固定好即可。
4.3 斜切接
砧木苗真葉長到5~6真葉時最宜嫁接,此時用刀片從上而下在第2與第3片真葉中心位置斜切30°~40°角的斜面,去除頂部,斜面長1~1.5厘米,接穗上部保留2~3片真葉,斜切與砧木面相反的切口,與砧木切面貼合在一起,對齊后用嫁接夾固定即可。
5 定植
由于砧木根系發(fā)達,為加快緩苗,可提前5天對定植苗保溫處理,給足底肥,不必澆水,直到門茄開花。門茄一般在30天左右開花,定植株距一般為40~50厘米,行距50~60厘米,每667平方米苗數(shù)2520株以上。定植時接口要高出地面3.2厘米左右。定植后植株長勢較旺,為多坐果提高產(chǎn)量,整枝可采用三干法。進入盛果旺期要勤施肥勤澆水,期間隨時去掉砧木側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