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雨
辣椒是居民非常喜歡的其中一種蔬菜,在當前農業的不斷發展下,辣椒種植規模逐漸擴大,市場需求變得越來越高,所以,深入研究辣椒高產栽培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加大推廣辣椒栽培技術也是現階段的關鍵性問題。因此種植人員要加大分析探討,最大程度提高辣椒產量及其質量。
辣椒由于其特殊口感以及較高營養價值受到了居民的一致歡迎。當前大眾生活質量日漸增強,對于辣椒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量。所以,借助高產栽培技術還有推廣策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保證辣椒產量及質量符合市場要求,種植人員就要研究栽培技術要點并進行宣傳推廣。
1 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1.1 種植環境
通過各種種植實踐可得知,辣椒種子最適發芽溫度23℃~30℃,若是種植溫度不高于1℃,辣椒種子就無法快速發芽。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對于種植環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若是溫度不合理,就會抑制辣椒生長發育。針對開花結果的初期來說,若是土壤溫度太高,就會制約辣椒根系發育,導致出現一系列病害問題。若是土壤溫度太低且缺少足夠的光照,辣椒實際坐果率就會大大下降。辣椒生長的時候對土壤并沒有過多要求,栽培時可以選擇沙質土壤。現階段若是想栽培高質量無公害辣椒,一定要基于當地條件科學選擇種植的種類,并做好管理工作。
1.2 選種
辣椒品種諸多,要優選產量高、品質好、抗病害能力強的辣椒品種,比如朝地椒、線椒等是作為火鍋料的最佳選擇。選種要篩選出辣度適當、口感好、易于大眾接受的品種。在選種上要因地制宜,結合地方氣候條件、降水條件、人們喜愛度等,確保提升辣椒種植產量和質量,從而更好滿足人們對辣椒的需求。
1.3 種子消毒以及催芽
借助合理的手段對辣椒種子進行催芽是增加其發芽率還有出苗整齊度的關鍵環節。①種子消毒。用0.2%高錳酸鉀溶液把辣椒種子浸泡10~15分鐘,減少病毒活性。用0.15%硫酸銅溶液浸種大約15分鐘,能消滅種子里面細菌。②種子催芽。把辣椒洗凈后放進55℃左右水里持續浸泡5~10分鐘,從而軟化種皮。把種子泡在25℃左右的溫水里6小時,然后包在浸水紗布里面,放進25℃恒溫箱里面催芽,為提高出芽速度,每5小時翻動一次,催芽24小時。③拌種。預防地老虎及立枯絲核菌等各種病蟲害,可使用富美尚·萎銹靈懸浮種衣劑400克/升,根據500~700毫升/100千克種子的配比展開拌種,或使用29%噻蟲嗪·咯菌腈·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根據1000~1500毫升/100千克種子的配比實施拌種。
1.4 播種
在辣椒播種環節,需要科學合理地選取種植地塊,充分考慮地塊的灌溉性、排水性,地勢平整、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要達標,盡量遠離工廠、空氣清新確保滿足辣椒的養分需求。根據土壤肥沃度,按照一定比例施加農家肥,提升土壤肥沃程度,保持土壤養分充足,促進辣椒生長發育。
辣椒適宜的種植時間在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采取輪番耕作的模式,種植人員,要充分掌握栽培規律,嚴格控制播種的間距,保證辣椒幼苗光照,提升辣椒種植產量。同時,要保證辣椒良好的通風,在夜間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避免辣椒遭受損害;在定植過程中,通常采用雙行單株的定植方式,種植人員要控制好定植行寬,最大程度上提升辣椒幼苗的成活率,提高辣椒產量。
1.5 做好苗床管控
通常情況下,冬季來臨時苗木比較漫長的生長周期,管控相對困難,無法保證幼苗可以展開移植工作,要事先把溫濕度調整到要求內,降低苗床澆水頻率,增強土壤整體濕潤程度。另外還要把通風時間控制在半小時,提高夜晚保溫作用。
1.6 進行定植管理
每年地表溫度在16℃左右,可以進行定植管理。辣椒幼苗在定植過程中要使用寬窄行移栽以及雙行單株定植有機結合的措施,具體寬行在65厘米,窄行在55厘米,株距在31厘米左右,每畝可栽培3600~4000株,栽植后還要淋清糞水進行定根處理。
1.7 水肥管理
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對辣椒展開灌溉以及施肥工作,實現辣椒各個生長階段對營養和水分的需求,能從根本上提高辣椒質量。
①使用先進技術及設備。按照辣椒種植區域特點,鋪設滴灌等相關灌溉管道,通過水肥一體機來增強水資源還有肥料的使用效果,最大限度滿足辣椒各個部位對于水源還有營養的需求量。
②苗期灌溉及施肥。辣椒定植工作完成之后就要第一時間施加腐熟農家肥,為了防止出現燒根問題,必須稀釋濃度;緩苗之后接著施加兩次稀釋后的糞水,加快幼苗根系不斷下扎。針對生長情況不良的幼苗,可把尿素以及葡萄糖還有牛奶等根據合理比例復配在一起,具體施肥量控制200~250千克/667平方米。
③花期灌溉以及施肥。通常來說,花期追肥最重要的就是穩,為了防止植株的生長速度太快而導致瘋長,要多施加磷肥和鉀肥,少施加氮肥,具體施用量控制8~12千克/667平方米即可。
④坐果期灌溉及施肥。通常辣椒第一穗果坐果2~3天時就可展開果期施肥工作,施用氮磷鉀含量是15-15-15均衡性肥料時,施用量控制10~15千克/667平方米,每7~10天追肥一次,確保營養物質豐富,提高辣椒質量及其產量。此外,還要按照辣椒生長情況第一時間為其補充鈣、鎂、鋅等各種微量元素,確保施肥均衡,防止發生缺素癥。
2 辣椒高產栽培技術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2.1 對病蟲害展開全面調查
對辣椒各個生長階段出現病蟲害展開診斷,并預測發展情況,是合理防治病蟲害的關鍵。首先,種植戶要按時深入田間勘察病蟲害情況,早發現早診治。其次,無法識別的病蟲害可送至技術部門,通過解剖鏡等各種實驗設備實施診斷,禁止任意用藥。
2.2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建立能夠加快辣椒生長還可抑制病蟲害蔓延的環境,是當前使用較多的技術方法,具體包括:①第一時間除掉辣椒病葉,以此隔絕病原微生物傳播途徑。②斜紋夜蛾等一些靶標害蟲卵有集中危害特點,借助人工捕捉手段可減少該類害蟲整體數量。③提前進行辣椒種植,能避免病蟲害暴發期,減少危害程度。④選擇抗病蟲辣椒種類,從根本上降低靶標害蟲的出現。
2.3 物理防治
①借助靶標害蟲能進行氣味識別的特點,懸掛昆蟲性信息素誘捕器來誘捕各種靶標害蟲,以此減少交配還有產卵次數。②借助害蟲趨光性特點,懸掛特定頻率黑光燈來誘捕害蟲,比如地老虎等,最大程度減少危害程度。③借助靶標害蟲趣味性,可制作糖醋液來誘捕相關害蟲,如煙青蟲等,除此之外,靶標害蟲還有著趨色性,可懸掛黃板來誘捕害蟲,如白粉虱等,做好有效防治。
2.4 生物防治
①噴灑阿泰靈、5%香菇多糖水劑、24-表蕓苔素內酯可溶性液劑等相關植物誘抗劑,激活辣椒抵御病原微生物抗體。②噴施10億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8000IU/μ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1.3%苦參堿水劑、1000億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等微生物活體農藥,有效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
2.5 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借助化學農藥來對其展開防治,農藥應用時要重視用藥間隔期,第一時間回收農藥包裝材料,防止破壞環境。
3 辣椒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策略
3.1 健全基礎設施,建立企業合作社
為辣椒創造良好生長環境,是提高栽培質量及產量的重點。要基于地方特色做好科學規劃,使用先進機械設備,把辣椒種植發展成智能化及規模化,在相關部門扶持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各種技術設施。還要激勵企業和辣椒種植戶協作,加快訂單農業進一步發展。種植專業合作社創造了就業機會,還建立起經營產業鏈,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給客戶帶來高質量服務。要做好引導,建立投融資平臺,給企業以及辣椒種植戶帶來合作平臺,健全公益性創新制度,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3.2 加大技術培訓力度
增強辣椒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效果,推動農業不斷發展,按時組織技術培訓。農業服務部門必須使用互聯網,建立起互聯網+高產技術推廣的工作模式,比如借助微信公眾號給種植戶帶來各種各樣信息,傳授辣椒栽培技術,擴大栽培技術整體影響范圍。
3.3 加大完善推廣格局
有效推廣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完善推廣格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來說:推廣部門承擔任務是新型辣椒栽培手段及品種培育等;政府承擔責任是建立健全辣椒高產栽培技術保障體系,尤其是物質資源扶持;種植戶承擔內容是基于前期栽培技術落實,進一步提高辣椒質量,打造出具有一定優勢的地區品牌。給辣椒高產栽培技術廣泛應用帶來有利的基礎條件。
3.4 建立合理方案
有效的推廣方案是確保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能貫徹實施的關鍵。建立推廣方案要考慮以下幾方面:①適宜性原則。建立推廣方案時要和當地辣椒種植情況及氣候等條件有足夠匹配度,確保可在當地推廣使用。②科技性原則。建立方案時要把現代化技術及設備作前提,加快辣椒種植業平衡有明顯推動效果。
3.5 建立示范基地,應用基地+農戶種植模式
要最大程度顯示示范基地促進效果,改變對辣椒種植思路,帶領種植戶去示范基地全面參觀學習,明確農業未來發展方向。示范基地相關技術人員帶種植戶展開新的嘗試,體會新型設備以及技術所發揮的優勢,技術培訓下創新種植戶的辣椒栽培模式,樹立綠色種植思想,還要為種植戶講解辣椒栽培過程的注意事項,提升種植戶對栽培技術的認知水平。加快實現農業資源共享,增加辣椒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使用范圍,加快種植業長久發展。
綜上所述,進行辣椒栽培種植時,技術就是提高辣椒質量的核心。種植者一定要不斷研究栽培技術手段,同時相關部門要給予各方面扶持,進行全方位推廣覆蓋,通過信息技術還有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種植戶重視,推動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