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要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林業綠化面積提升,造林面積同樣呈現出增加趨勢。相比之下,楊樹在我國極為普遍,由于楊樹觀賞價值較高,生長適應能力強,成為我國水土保持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楊樹需求量的提升,傳統種植管理和育苗技術漸漸被淘汰,為了確保楊樹種植效益不受影響,新的扦插育苗以及栽培管理技術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楊樹;扦插育苗;栽培管理技術
引言:楊樹本身的外界適應能力較強,能夠在水土保持林、用材林等營造之中發揮出巨大價值。一直以來,我國積累了大量楊樹栽培和種植經驗,對應的樹質資源極為豐富,在相關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下,楊樹種植程序逐步朝著區域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也正是在該類種植條件幫助下,整個楊樹扦插育苗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栽培管理技術,為我國楊樹種植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
1 楊樹扦插育苗注意事項
1.1 正確選擇種植地
對于楊樹扦插育苗地的選擇,主要以沙壤土為主,同時具備良好的排灌性能以及土壤結構深厚,根據實際需求修建灌水設施。一般來說,扦插區域中,地表水深度應控制在1米以下,土層深度不能低于85厘米,只有這樣,才能為楊樹根系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另外,在苗圃土壤坡度建設上,最佳坡度數值為25°,與此同時,相關人員要盡可能規避苗圃內存在低洼區域,否則很容易在雨季出現積水問題。為了提升楊樹出苗率,種植者在楊樹扦插前,應做好土地耕翻工作,最佳土地翻整范圍為30~40厘米,及時清楚苗圃內的雜草、雜物等,保證土地結構的優化性[1]。
1.2 選擇合適的楊樹品種
針對楊樹品種選擇,種植者可根據氣候類型、環境特點等進行,注重抗倒性強等優勢品種的引進。例如,在北方地區,由于冬季溫度較低,楊樹品種選擇應該以耐寒性、耐旱性等為主,如中紅楊等等。更為重要的是,中紅楊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較強,扦插育苗過程的生根率較高,大約能夠達到54%。如果是為了突出環保價值,可以選擇3804無絮楊,該楊樹品種的生長速度快,不會產生楊絮,環保價值極高,在生態造林以及城鄉綠化中得到了大范圍應用,同時具備較強的抗澇和抗旱能力。
1.3 育苗密度控制
首先,在播種區建設之中,種植者可采用單壟播種模式,1米范圍內的扦插數量約為10根,常見栽培方式為母根栽培法,株距為30~50厘米。其次,如果楊樹苗扦插之中,選擇的是2年生幼苗,種植者還需要對苗木地徑進行控制,最為常見的地徑數值為2厘米左右,對應的苗木高度為1.7~2米。
2 楊樹栽培管理技術
2.1 澆水施肥
楊樹苗木生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條件包括光照、營養和水源,但由于樹木品種不同,對應不同的生長習性。種植者可根據楊樹苗木的具體特點,設定具體的栽培管理計劃。①種植者應提前了解種植地的自然氣候信息,確定最佳澆水時間和澆水量,維護好水源的清潔度。②楊樹苗木澆水和施肥工作應同步開展,盡可能避免在雨天、大風天氣執行澆水施肥任務。針對施肥量的確定,一般每667平方米地塊施加有機肥10立方米及5千克尿素。另外,還要施加適量二胺、鉀肥和磷肥,均為10千克左右。③種植者需根據實際情況,對施肥種類進行選擇,最為常見屬有機化肥,常用施肥方式有葉片追肥和基肥施加[2]。
2.2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樹苗栽培管理中,最常見的影響因素屬病蟲害,該問題能導致樹苗成活率大幅下降。
為了讓樹苗病蟲害問題得到有效防治,種植者應做好以下工作:①根據以往種植經驗,了解當地常見病蟲害問題,制定針對性防治策略,明確以往防治工作開展的優勢和弊端,以此為基礎進行創新。②以我國當前環境保護要求為基礎,盡可能降低化學防治的應用策略,減少化學試劑應用數量,避免對周圍環境帶來影響。③在北方地區,做好幼苗防凍工作。為避免低溫下楊樹幼苗受到損傷,相關保暖措施應用必不可少,例如,種植者可以在楊樹幼苗樹干部位進行涂白,或者包扎一些稻草。除此之外,針對楊樹幼苗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如潰瘍病、食葉類害蟲等等,種植者應采取針對性措施,例如,在運輸時,避免楊樹幼苗的長途運輸,也可以在樹干部位噴灑石硫合劑等等。
2.3 安全管理
楊樹苗木栽培管理工作的開展,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尤其是針對火災、亂砍亂伐等行為。為了徹底規避不合理現象,相關部門應建立正確的楊樹苗木栽培管理,加大對楊樹種植領域的投資力度,打造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引進新形式的滅火設備,按照具體要求打造防火隔離帶,對于枯死的落葉,種植者也要及時清理出去。
為了限制部分人員亂砍亂伐行為,可以在楊樹苗木栽培管理區域設置監控系統,針對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打擊。強化對樹木種植防護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更多普通民眾參與到樹木安全管理工作之中,發揮其監督作用,為楊樹苗木生長創造良好環境。
楊樹本身具備較強的觀賞性和生態價值,同時也是生態保持下的最佳樹種之一。為了維護楊樹苗木成活率的提升,種植者在扦插育苗操作方面,應引入更為科學的育苗手段,保證栽培方式的科學性,針對后期栽培管理規范制定同樣要進行深入思考,在保證其種植效益同時,為我國園林綠化事業發展做出更多貢獻[3]。
參考文獻
[1] 王雪純,黃德帥,楊夢妮,陸燕元.古楊樹扦插育苗方法及栽培管理技術[J].種子科技,2022,40(20):130-132.
[2] 陳長江.速生楊樹扦插育苗綜合栽培管理技術研究[J].河南農業,2022(11):45.
[3] 王業成.速生楊樹扦插育苗綜合栽培管理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1(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