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偉 陳鋒
林業育苗在林業工程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直接關系著林業建設的質量和效益。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后,林業育苗工作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在林業建設中所占的地位也越來越大。但目前現狀,林業育苗技術還存在不足之處,這直接限制林業工程建設可持續性發展。
1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育苗技術管理在林業產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技術管理能夠提升幼苗成活率,提供足夠的建設資金,并拉動林業產業穩定發展,助力構建和諧社會。
1.1 提高育苗存活率
若某一區域雨水充沛,土壤養分充足,該區域林木能夠更好地生長,否則將影響苗木存活率。再加上現代社會對于林木需求量的加大,很可能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
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能夠顯著提高林業育苗的存活率,促進林業發展。提高林業育苗存活率能提供足夠的林業產品而不會打破原有生態平衡,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1.2 提供足夠的建設資金
促進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能夠拉動木材業發展進而為生態建設提供足夠資金。與此同時,通過對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也能夠提升幼苗的質量,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效益。若林業本身不能夠產生充分的利益,將制約生態建設進行。通過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不僅能促進林業本身的發展,還能為生態建設積累足夠的經費,從而使林業建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1.3 促進育苗技術的進步
木材市場需求增長直接拓展賣方市場。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能提升幼苗成活率,育苗培養行業將產生更多更大的投入。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能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在人工育苗中,不可能將天然育苗技術和人工育苗技術結合在一起,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研究、開發適用于大批量人工培育。從而降低資源浪費和林業產業經濟效益。
2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面臨的主要困難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在實際技術管理中成效不夠理想,從而影響了林業育苗產業穩定發展。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育苗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恰當
林業育苗技術和管理方法不恰當,不能為幼苗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還會妨礙幼苗健康成長。林業育苗中苗木生長所需營養元素和水分較多,這就需培育技術人員根據條件定時進行補充,確保苗木能得到充足養分。
開展育苗技術管理時需要完善各方面條件,不能忽略幼苗生長所需的礦物質而導致幼苗營養缺乏,進而影響其健康生長。與此同時,幼苗在成長過程中也面臨著病蟲害的困擾,許多管理人員只注重林木長成階段病蟲害的治理,而忽略育苗階段,這直接影響幼苗成活率,也給幼苗栽培經濟效益造成一定影響。
2.2 育苗技術管理觀念陳舊
影響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成效的因素主要是管理理念問題,舊的技術管理理念會直接限制育苗技術管理工作的發展,也不利于育苗質量的提升。事實上,林業工作人員對育苗進行技術管理時,并未嚴格執行現行管理制度。另外,一些林業人員年齡較大,對于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行業先進理念掌握不到位,同時對于自身知識結構更新不到位,在實踐中發展過程中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技術管理理念進行管理,妨礙林業建設工程長久發展。
2.3 林業育苗技術人員缺乏
現有的林業育苗技術人員當中,相當一部分沒有經過專業技術的培訓,無法對苗木進行科學管理,再加上沒有系統性的專業知識,導致育苗工作存在問題之后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即便能解決問題也大多憑借自身經驗,缺少專業理論知識的支撐,不利于育苗技術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許多地方的經濟總體發展并不是很好,經濟總量也是有差距的,導致育苗從業者的薪資待遇較低,并且長時間在偏遠地區打工,所承擔的工作內容較重,導致人才流失現象加劇,不能保障產業的良性發展。
2.4 育苗資金扶持不到位
林業建設工程所面臨的自身投資規模較大,自然風險較高以及工程建設周期長等特點,在實際施工中在短期內看不到收益。這種狀況的存在直接導致了產業投資數量和規模不能增長以及全產業缺乏相應資金等問題。
資金短缺導致產業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同時設備體系也不夠完善,許多技術得不到實施,導致林業育苗不能順利實施。經費不足還意味著技術人員不能夠參加培訓或者受到高技術水平引導,制約了林業育苗技術手段不斷豐富,在實際操作中能夠采用傳統手段不利于促進林業育苗有效進行。
3 解決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具體對策
在進行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時,有必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宜的育苗技術管理計劃,以促進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取得實效,主要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根據實際條件制定適宜的育苗技術方案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需選擇適宜育苗技術、建立完善技術管理制度、厘清育苗技術管理重難點、增強育苗技術管理實效。所以,全程都要選擇適宜的土壤和種植區域,然后再挑選健康種苗,這樣才能為種苗的高效生長提供一個良性的生長環境。育苗前要進行催芽以提供適宜生長條件;需將種子用清水浸泡,讓種子得到破殼的水,并控制種子發芽溫度。播種時可選用機械播種,以提高播種質量和準確性,促進林業育苗。
在林業育苗過程中應注意病蟲害防治工作,定期檢測苗木生長情況,并結合苗木種類和生長周期篩選適宜營養元素。確保充足營養的首要途徑是施肥,因此需選用適當比例的肥料。育苗技術管理以苗期管理為主,需增加施肥管理,才能為幼苗的健康生長出力。有必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適宜的育苗管理技術對傳統技術方案中存在的缺陷進行改善,提升育苗技術管理的質量,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穩定發展。
3.2 改變育苗理念和引進新型育苗技術模式
個人的意識決定了其行為方式,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人員要及時轉變對傳統工作的理解與理念,明確育苗技術管理工作開展的意義,我們要積極地約束自己,糾正錯誤,這樣才能提高我們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林業部門要從調整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的意識行為進行約束,找出存在的問題,積極踐行新的管理理念。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人員應該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意義,積極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將崗位內容付諸實踐,并細化工作任務,通過崗位責任制,確保了每一項工作都有專人抓,有問題就能找領導,從而提高了育苗工作的質量和效益。結合實際情況對育苗管理理念進行改變,提升育苗技術管理工作效率。
3.3 引進高素質技術人才
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開展,強化了技術人才的培養,推動了育苗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通過開展有效的培訓,增強技術管理效果。重視在職人員培訓。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職工參與到培訓活動中去,認識到參與培訓的重要性,促進職工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技術管理高效性的基礎。起到育苗管理人員的主導作用。林業部門需重點培養育苗技術管理人員,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增強其應變能力。要求育苗技術管理人員必須具有目標管理能力和按工程質量要求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技術組織工作。技術管理人員需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及決策能力,作出正確判斷并將其及時轉達給下屬。對育苗技術管理人員技術能力的評判可使技術人員經常分享經驗,激勵其技術創新并敢于將其思想融入到技術管理的過程當中,提高技術人員參與感。
3.4 適當加大林業育苗的經費投入
對于當前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期間面臨的種種問題,可以采取增加資金扶持等方式加以控制與解決,利用資金扶持來推動后續技術研發工作,解決了技術落后和設備落戶問題,如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人員及設備體系并組織人員進行技術研發和課題攻克,千方百計地為苗木的健康生長保駕護航。例如當前市面上應用最為廣泛的營養繁殖育苗技術盡管普及率較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技術缺陷,因此國家可組織人員在經費扶持下加以改進與提高,在盡量提高育苗率、育苗整體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宣傳、推廣改進技術,有利于本技術的掌握。
同時在育苗技術上適當創新,促使育苗技術更加完善。積極推進技術更新與行業從業者之間的溝通,不斷完善育苗技術的管理體系,從而為育苗的高效率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林業育苗的資金投入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增加,以推動林業產業的穩步發展。總之,林業工程建設的基礎內容就是育苗技術,育苗技術對林業建設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具體到林業育苗技術的管理,技術管理層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直接限制林業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林業育苗技術管理需合理采取控制措施,打破傳統技術管理方式局限,顯著提升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