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科,王 軍,羅 麗,王 霞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映秀灣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基于黨建+安全的水電廠特色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安全責任落實、安全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治理、反違章等工作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促進安全生產與黨建工作有機融合,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推動黨建工作在安全生產領域落地生根,帶動全體員工守住底線、不碰紅線,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為水電廠安全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生產性企業的文化核心就是安全文化,某水電廠基于黨建+安全的水電廠特色安全文化建設,旨在通過開展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為、安全環境等安全文化體系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以貼近群眾、融入群眾為出發點,構建珍愛生命、守護光明的核心安全理念,形成“1+2+4”三維安全體系特色模式,確保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落地,筑牢安全發展基石。
以“零事故”“零違章”“零缺陷”“零差錯”為目標,構建“1+2+4”特色三維安全文化體系(見圖1),即圍繞一個核心、兩個抓手、四項基本建設,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圖1 “1+2+4”特色三維安全文化體系
1) 一個核心:以強化“三基”建設為核心,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基本功,深化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以“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為重點,依托安全督查中心,常態化開展生產現場安全巡查+遠程視頻督查,實現“平臺、終端、中心、隊伍”數字化安全管控。
2) 兩個抓手:以“黨建+安全生產”為抓手,廣泛凝聚安全合力;以“班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活動”為抓手,增強作業人員安全風險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一是持續深化“黨建+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建立黨建和安全生產聯動機制、安全生產“對口聯系”機制、安全生產“五雙”(雙學習、雙述職、雙約談、雙考核、雙監督)機制,廣泛開展“共產黨員身邊無違章”活動,建立共產黨員安全巡查隊,廣泛凝聚安全合力,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提升。
二是積極探尋班組安全管理新模式、新方法,率先引入“危險預知訓練活動”,開創“班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活動”,并在國網公司系統內推廣運用,編制班組自主安全活動指導手冊和口袋書。通過員工“自主識別、自主預防”作業現場的危險因素,使班組成員變“聽”為“說”、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切實增強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3) 四項基本建設:開展“多元化創新”“全方位宣教”“一體化應急”“安全專項活動”四項基本建設。
一是多元化創新。依托大眾創新平臺,創建青年創新創效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不斷推動QC小組創新、群眾性創新、科技創新。以創新推動設備管理從專業管理向全員管理、維修管理向健康管理、設備管理向資產管理轉變,推行“全科醫生+專家隊伍”設備管理模式;按照“先數字、后智能、搭平臺、上系統”總思路,以提升設備本質安全為目標,穩步推進傳感數字化、設備智能化、通信網絡化、管控一體化、決策智能化的數字化智能水電廠建設。
二是全方位宣教。建立安全文化展示區和安全教育基地,構建安全警示教育室、安全文化長廊、安全宣傳欄、安全角、VR沉浸式安全教育實踐區等硬件設施,筑牢安全文化硬實力。依托全媒體宣傳矩陣,創新性開展互動式安全培訓、“一把手”講安全課等,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月、安全“五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活動、安全教育培訓,夯實線下、線上學習平臺,宣教活動三大主陣地,以強化安全培訓、宣傳安全文化、打造安全品牌、樹立安全先進典型、加強班組安全建設為手段增強軟實力,不斷豐富安全文化建設內涵和外延,筑牢安全防火墻。
三是一體化應急建設。電廠打破組織界限構建多維聯動防汛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打破專業壁壘構建多維聯動防汛應急管理保障體系,打破信息壁壘構建多維聯動防汛應急管理流域協同體系,打破責任盲區構建多維聯動防汛應急管理政企協同體系,主動加入政府防汛及地質災害預警工作平臺,實現政企聯動、企企協同。汛前科學治理筑牢“防洪堤”,汛期精準預警練就“千里眼”,形成一體化應急新格局。建立與電站周邊居民聚集區政府聯系機制,及時進行汛情災情風險告知,保障流域各級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構筑安全生產利益共同體,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安全共贏。
四是安全專項提升活動建設。開展“五問三問”大討論宣傳教育活動,結合專業例會、部門會議、支部“三會一課”“安全月”活動等形式,全面分析本專業、本崗位安全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五問”即:習總書記“兩個至上”是否真正入腦入心,領導班子成員“兩個清單”是否制定、內容是否清楚、執行是否流于形式,“三管三必須”內容是否清楚、是否真正落實到位,各級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是否做到履職盡責,專項整治、隱患排查治理是否做到真排查、真整改。“三問”即:什么是違章,“十不干”內容是否清楚現場作業如何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所傷害)。開展“進村入戶送安全”志愿者活動、“安全第一責任人書寫安全寄語”明信片活動,開展“三個一”(一次中心組專題安全學習,一次黨委安全專題會,一次主題“安全日”)“向違章開戰”“三年專項整治”等活動,篩查安全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營造以人為本的安全氛圍,形成群防群治基礎保障,確保安全理念入腦入心。
1) 推行“雙學習”機制。電廠黨委、黨支部(黨總支)結合黨委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專題學習,將學習新時代總體安全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納入活動內容。
2) 推行“雙述職”機制。安監部門、黨建部門將各業務機構開展黨建引領安全生產情況,納入四級領導安全述職評議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內容,引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抓安全融入黨建工作,推動黨建和安全生產共融并進。
3) 推行“雙約談”機制。違章現象達到約談標準的,電廠安監部門、黨建部門共同組織對違章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安全黨建雙約談,實現責任共擔、措施共拿。
4) 推行“雙考核”機制。安監部門、黨建部門將各部門、業務機構“黨建+安全”工作質效納入安全工作績效、黨建工作績效考核評價,同時將其作為年度評優評先等重要依據。安監部門每月統計黨支部(黨總支)和黨員違章情況,納入月度安全分析會通報,違章情況反饋相關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和黨建部門備案。
5) 推行“雙監督”機制。優秀黨員納入電廠安全巡查專家隊伍,設立“違章曝光平臺”,職工群眾可對黨員安全生產行為進行監督。每年在組織生活會上,廣泛征求安全生產意見建議,督促黨員率先垂范。
鞏固全員安全理念共識,關鍵是共產黨員安全行為要融入到生產業務工作中,通過入眼、入腦、入心層層遞進的言傳身教式環境熏陶,每月開展“安全無違章班組、安全無違章黨員”評選,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的作用,實現黨員及身邊“無事故”、工作“零違章”;利用安全日活動開展“共產黨員身邊無違章”承諾宣誓,共產黨員要在非黨員見證下進行宣誓,并統一簽訂承諾書,營造黨員“自身不違章、身邊無違章”的反違章氛圍。
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列入電廠黨委核心監管事項,定期聽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組織、策劃、實施情況,組織監督檢查和考評。2018年10月,經外部專家評審,電廠成功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圍繞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13個核心要素,通過評估、整改和建設使電廠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境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依托標準化核心要素年度考評來實現安全文化體系運行效果綜合評估并持續改進,不斷提升電廠安全管理水平。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和全員安全理念,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全面構建“1+2+4”三維安全體系特色模式,保持和鞏固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創建成果,突出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和過程管控,從精神理念、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物質保障等方面構建具有一方特色的安全文化。
通過體系運行,2021年該電廠成功創建省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2022年積極創建國家級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電廠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安全文化,凝聚黨政工團合力,秉承“珍愛生命,守護光明”的安全理念,通過入眼、入腦、入心層層遞進的文化宣傳,鞏固全員理念共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積極開展安全品牌化建設,為電廠安全發展行穩致遠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