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 莊園 葉麗亞 疏星 謝莎



2023年5月11日,一群青春洋溢、懷揣理想的青年,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齊聚一堂。他們來自科技興國的前沿陣地,來自創新創業的廣闊天地,來自學習本領的菁菁校園……在黨旗的輝映下,他們胸前的團徽更加耀眼,也牢牢吸引了我們《少年博覽》紅領巾小記者的視線。
大會報到處,紅領巾是我們的標志,記者服代表著我們的身份。我們的目光,緊緊追隨著代表們的青春身影。快看我們從現場帶來的報道吧,里面藏著新征程上讓青春揚帆遠航的動力!
(小記者:沈煥明 劉矜希?指導老師:胡 月 賈良愛)
黃山索道上,有他
常年在黃山索道上工作的技術工人,會是什么模樣?
我們正在猜,一位笑容滿面的大哥哥向我們大步走來,他就是我們要采訪的黎勵哥哥,一名黃山風景區玉屏索道的運維人員。
“我的工作很忙碌。尤其到了假期,游客數量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就更大了。為了保證纜車安全運行,我們要密切巡視高臺索道。”黎勵哥哥指了指自己的胳膊說,“每天攀爬的高空支架,最高的近40米,最低的也有6米,我們身上常被磕得青一塊紫一塊。”
說起加入2022年北京冬奧會索道保障團隊的經歷,黎勵哥哥的語氣里滿是自豪。
“我們負責的索道,是北京冬奧會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運行維護最難的一條索道。遇上極端天氣,穿五層衣服還是冷;風太大了,人隨時可能被吹走……”黎勵哥哥的眼睛里亮晶晶的,“盡管困難重重,但我們還是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連外國索道專家都贊嘆不已。我們為祖國爭了光!”我們聽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黃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希望更多青年用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為祖國、為家鄉作貢獻!”黎勵哥哥的話,樸實又真摯,深深感染了我們每個人!
(小記者:胡鈺晗 沈煥明?指導老師:孫莉紅 胡 月)
希望的田野上,有她
在花香四溢的美好時節,我們采訪了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2020級農學專業的張婷姐姐。
“您為什么要選擇學習農學專業呢?”我們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播種時的艱辛、農忙時的緊張,讓我深知農民的不易。我一直想為鄉村振興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原來夢想的種子早在張婷姐姐心里發了芽。
進入大學后,張婷姐姐除了在課堂上學習,還和同學們走進農村這個廣闊的“大課堂”,練就過硬本領。“暑假期間,我們自發組成團隊,開展了為期21天的駐村活動。調研村子情況,繪制產業地圖,設計直播間……農產品在網上熱銷,村民們收入增加,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成果!”
張婷姐姐和同學們“自找苦吃”,用青春的肩膀接力服務鄉村振興的重擔,有著習爺爺說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該有的“這股精氣神”!
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向上向善,我們心中理想的種子,未來也能開出最美的花!
(小記者:孫怡菲 顧先妍 指導老師:周文娟 胡月)
守護“微笑的天使”,有她
江豚自由自在地游弋于江流之中,離不開江豚保護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其中,就有我們的采訪對象劉穎姐姐的一份貢獻。
劉穎姐姐告訴我們,作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講解員,她的工作是向參觀者講解江豚的相關知識,介紹江豚的保護情況。
說起江豚,劉穎姐姐像是說起自己的好朋友那樣熟悉:“江豚很可愛,腦袋圓圓,前額凸起,嘴巴上翹,好像永遠在微笑。它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更是長江生態的‘晴雨表。”
近年來,我國江豚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這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也離不開許許多多像劉穎姐姐這樣,常年工作在江豚保護崗位上的青年。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化作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守護著江豚。
“就在今年4月,我們保護區里11歲的江豚斑斑,生下了一只江豚寶寶。小江豚體長約50厘米,體重約2公斤,健康又活潑!”
受劉穎姐姐的感染,我們也想加入保護江豚的行列。劉穎姐姐告訴我們,平時愛護環境,不亂丟垃圾,保護祖國的綠水青山,就是以自己的方式保護江豚。她還邀請我們參觀江豚保護區呢!
(小記者:劉矜希 劉一一指導老師:賈良愛 吳春花)
鄉村振興路上,有他
我們采訪的是鳳陽縣商務局綜合服務站站長吳杰,他開直播幫助農民賣農副產品,曾賣出30萬元左右的瓜果,因此收獲了“西瓜哥”的美名。
懷揣著好奇與敬佩,我們見到了“西瓜哥”。他跟我們想象中粗獷的形象不太一樣,身著西裝,打著領帶,風度翩翩,笑起來非常親切。
“西瓜哥”告訴我們,以前農民只能在集市上買賣,后來當地發展農村電商,他就報名當了“村小二”,幫農戶網購肥料,售賣農副產品。
不過最初,很多農民不信任網購。“西瓜哥”就自掏腰包辦了一個春耕節,自己作擔保,召集一批農戶一起下單購買肥料。由于是批量購買,肥料價格便宜了不少。自此“西瓜哥”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如今,他和伙伴們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方式,幫助村民銷售西瓜、梨、甜瓜、桃子等農副產品,將鳳陽縣十幾個鄉鎮的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每年能幫助上百戶農民,平均每戶增加大約6000元的收入!
如今,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回到家鄉,投身鄉村振興事業。“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大家共同努力,勁往一處使,產生的力量就是無窮的。”說到這,“西瓜哥”笑了,太陽照在他的臉上,他和煦的笑容深深地留在了我們心頭。
(小記者:趙又晨 焦梓杰?指導老師:王艷萍 祖國鳳)
為民服務的“小格子”里,有她
一頭烏黑的秀發,一雙黑葡萄般的大眼睛,胸前掛著閃亮的團徽——她就是我們要采訪的何露姐姐,在寧國市云梯畬族鄉為民服務中心工作。
畬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何露姐姐工作的地方,是安徽省唯一的畬族鄉。從曾經的窮鄉僻壤,到如今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當地的發展體現在一個個亮起的“小格子”上。
何露姐姐告訴我們,他們的鄉鎮就像一個大棋盤,被劃分出不同的格子。在每個網格片區內,無論是日常用火用電的安全宣傳,還是極端天氣下的防汛抗旱;無論是保持村容村貌,還是護林防火、秸稈禁燒,都有她這樣的基層工作人員具體負責。
有一次,何露姐姐去農戶家走訪。農戶一邊剝筍子,一邊和她拉家常。那一刻,何露姐姐覺得,自己真的是農戶心中的“自己人”了,這讓她感到十分欣慰。
何露姐姐說,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她最難忘的就是那句“人民期待著我們”。她動情地說:“‘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它體現在為老百姓辦實事的行動中。”
現在,當地有畬族村的特色旅游、云梯村的農特產品、白鹿村的現代農業、毛坦村的生態美景;當地人將畬族服飾穿起來、畬族美食吃起來、畬族建筑立起來、畬族歌曲唱起來——畬鄉人民富起來了!
何露姐姐的介紹,讓我們看到了奮斗在基層的青春力量。期待未來,我們也能像她一樣!
(小記者:殷 銳 許睿馨 指導老師:劉 洋 汪魏敏)
傳唱傳統戲曲,有他
早就聽說,戲曲演員的聲音很好聽。這不,我們迎來了一位黃梅戲青年演員——安慶市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舒天成哥哥。
舒天成哥哥一開口,聲音如泉水叮咚,非常好聽。他告訴我們,他從15歲開始學習黃梅戲,當時的老師勉勵他業精于勤,他就從早練到晚。
舒天成哥哥第一次登臺,就挑戰了黃梅戲經典曲目《天仙配》中的男主角董永。這次演出不僅考驗他唱念做打的基本功,更考驗他作為一名年輕演員挑大梁的能力。舒天成哥哥說,雖然登臺前他非常緊張,但走上舞臺的那一刻,他只剩一個想法: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的董永!
為了向少年兒童展示黃梅戲的魅力,舒天成哥哥積極參加戲曲進課堂、送戲進校園等活動,并對一些經典曲目進行創新演繹,努力讓小觀眾看得懂、喜歡看,讓傳統戲劇煥發新的生命力。“期待更多少年兒童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者、傳承者和發揚者。”
舒天成哥哥讓我們感受到了黃梅戲的恒久之美,更讓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在傳統戲曲的舞臺上,閃動著耀眼的光!
(小記者:陳溪妍 翟可唯 指導老師:鄭夢婷 趙雯潔)
保護城市安全,有他
遍布大街小巷的電子眼,時刻記錄著城市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安全感。這些電子眼背后,都有誰在默默付出呢?合肥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的趙云鵬叔叔就是其中一位,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采訪了他。
趙云鵬叔叔的工作,是通過視頻記錄查找辦案線索。“我們警察就是要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堅持不懈地努力。”趙云鵬叔叔認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擔當和堅持。
“近期,我們偵破了一起電瓶車盜竊案件。案件涉案金額不高,但是車主是一位快80歲的老爺爺,家境困難,平時靠這輛車代步。車被偷后,他非常著急,迫切希望能找回電瓶車。經過調查,我們找回了車。老爺爺激動地流著眼淚連連道謝。老百姓的事,沒有小事!”
在我們眼中,趙云鵬叔叔這樣的人民警察,不僅是偵破案件的高手,更給老百姓帶來了滿滿的安全感。我們要以他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將來也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記者:吳 檀 胡昊辰 指導老師:李麗娟 吳庭榮)
科技興國的奮斗路上,有他
我們采訪的是張嵩林哥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位在讀博士生。他身材魁梧,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笑瞇瞇的,給人一種很好相處的感覺。
“我主要研究氫能利用過程中的火災安全問題,要學習燃燒學、火災動力學等課程。”聽了他對自己學業的介紹,我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做火災實驗,會不會有危險?”我忍不住問。張嵩林哥哥回答:“可能會有。”雖然他語氣輕松,但我們還是被嚇到了。
看到我們緊張的神色,張嵩林哥哥又說:“所以做實驗,要耐心、細心,也要小心。”
習爺爺說,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對此,張嵩林哥哥這樣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我們要一起去努力學習、探索,打破外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更要站在科技創新的前沿。”
張嵩林哥哥還教我們怎么整理錯題本,大家聽了都信服得直點頭。他給我們提了建議:“要認真想一想以后要走什么樣的路,然后找到榜樣、學習榜樣,長大后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這次采訪,讓我們對青年科研人員有了了解,也收獲了勇氣和自信!
(小記者:趙鄧宇軒 汪茹菡?指導老師:張婧倞 宦 樂)
守護巢湖,有他
初夏的微風輕拂著我們的面龐,我們的采訪對象是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東大圩進洪閘管理處的張宇翔叔叔。
張宇翔叔叔體形不算高大,但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年來,他一直守護著美麗的巢湖,為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不懈努力。
作為一名基層職工,張宇翔叔叔主要負責水利工程的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無論何時,只要有需要,他都會堅守在崗位上。防汛值班期間,他常常徹夜不眠。我們不禁為他的敬業精神深深感動。
接著,我們詢問起張宇翔叔叔在工作中最難忘的經歷。他邊回憶邊說:“2020年,巢湖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汛情緊急,對剛參加工作的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說起當時情景,張宇翔叔叔記憶猶新:暴雨傾盆,東大圩進洪閘開閘泄洪,張宇翔叔叔和同事們整夜觀測水位,不敢合眼。
這次采訪,讓我們意識到自然災害的危害。正是因為有像張宇翔叔叔這樣的人在默默地負重前行,我們才能正常生活、學習。于是,我們用隊禮表達了對張宇翔叔叔的敬意!
(小記者:張梓汐 胡珺瑤 指導老師:吳 嬙)
為黨育人,有她
“她來了,她來了!”在大會報到處,我們迎來了采訪對象,來自定遠縣天河小學的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童年。我們端端正正地向她行了隊禮,童年老師也給我們回了隊禮,采訪開始了。
“請問您在輔導員崗位上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童年老師思考后,回答道:“隊員們開心的時候會找我分享,難過的時候會抱著我哭。同時,我的一言一行對他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讓我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到學校的少先隊活動,童年老師特別提到了一項特色活動——重走長征路。我們感興趣地追問,原來,童年老師和其他輔導員一起,利用學校的土坡、土溝、水渠等,創設出“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等場景,不僅讓隊員們鍛煉了體魄,更讓他們對黨史有了更深的感受。
“我堅信,沒有完美的孩子,只有優秀的孩子。少先隊活動能幫助每個隊員堅定信仰、找到自信。”
聽著童年老師的勉勵,看著她親切的面龐,我們覺得她和所有輔導員一樣,一直關心著我們的成長。
(小記者:朱一祎 許旭洋?指導老師:劉蘭蘭 戴 穎)
接好黨和團的接力棒,有我們
今天的安徽大劇院里,鮮艷的紅旗和閃耀的團徽交相輝映。我們有幸作為全省少先隊員代表,懷著滿腔熱情與赤誠,向省第十五次團代會致獻詞。
臺下,坐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青年代表。望著這些青春的面孔和熱切的眼神,我們的緊張感從腳底一直升到了腦袋。
但隨著熟悉的旋律響起,一種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瞬間化為我們內心堅定的信念——一定要圓滿完成任務!我們很快調整狀態,慢慢放松下來,保持默契配合,發揮得越來越穩定。當我們說到“把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根植胸膛,將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付諸行動”時,仿佛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從我們的胸膛噴薄而出。那一刻,臺下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獻詞結束后,我們歡呼雀躍,輔導員也激動地為我們喝彩。
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黨的深切關懷。我們要學習優秀青年代表身上的美好品質,像他們一樣,接好黨和團交給我們的接力棒,為建設美好安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記者:徐一諾 楚力行?指導老師:魏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