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英文繪本作為一種圖文并茂且含有一定意義的閱讀書類, 為讀者呈現出大量地道且完整的英語語言信息,而輕松活潑的形式又使觀者在自然而然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輸入的過程,因此被英語初學者廣為選擇。本文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就英語繪本在學校中的整體語言教學對于英語實踐的作用,做出研究。
一、整體語言教學理論下的英語繪本
整體語言教學(Whole Language Approach)又被稱為“全語言教學”。是近些年在語言教學領域興起的一種理論。它強調的是語言的整體性, 認為語言只有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中,通過有意義的閱讀才能夠完成。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擔任的是語言學習的啟發者、創設者,負責為學生的語用創造大量的語言環境。
繪本(Picture Book),顧名思義是“畫出來的書”。英語繪本與中文繪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的是英語語系。
而相同之處則在于,其中的文字和圖畫都可以用來進行故事的講述,圖畫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帶來的是藝術上的熏陶和審美上的啟蒙,讀者可以通過繪本的激發,發展出想象力與思考力,當人們存在語言的隔閡時,完全可以通過圖畫去了解故事情節。
從兩者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到,英語繪本作為一種意義閱讀, 一方面在為學生鋪展豐富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也在培養著學生感受美的興趣與能力。當學生頭腦中關于圖畫與語言的思維模式被激活時,學生就可以輕松地進行語言學習,并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下的語言體系。
二、運用整體語言教學學習英語繪本的意義
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做基礎。英語課程標準中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和閱讀程度也作了明確的規定。可以說,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育的發展規律來看,小學生運用整體語言學習英語都會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1.大量累積,溫故知新
整體語言教學提倡語言的整體輸入。英語繪本中的英語知識都是比較零碎的,但是通過一個故事卻可以將這些散布的點串聯成一個整體, 完整且獨立的展現出來,這樣對于知識的鞏固與記憶更加有效。在英語繪本的選編中,要找到沒有生詞的繪本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閱讀過程本身,就是在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融合,從而使一個個新詞在不斷地認知、理解中成為可以熟練運用的老詞。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單元對話與詞匯之間的聯系有時并不那么緊密。比如: 在學習8 個有關顏色的單詞:red, green, yellow,blue, black, white, brown, orange,但是單元的主題對話卻是“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XXX.”看上去是將新舊知識進行了聯系,但是,這八個顏色單詞實際上并沒有串聯成為一個完整的語言環境,學生的學習是脫離了實際語言環境的,是生澀與低效的。
2.文含深意,趣學樂習
整體語言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從這個方面來看,英語繪本能幫助學生輕松習得語言,依靠的主要是生活中的趣味、趣事。另外,也離不開簡練易學的口語表達。尤其是在英語繪本中,很多的文句是有規律可依循的。首先繪本中會有一至兩個反復出現,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單詞,它們貫穿全文;其次,這些單詞通常是同一音素或同一類詞匯的匯集。因此, 在英語繪本閱讀的過程中, 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構建一個元認知的網絡,這個網絡中有語音、語義、還有英語的韻律美,極大的培養了學生的語音意識。這對于學生接下來的拼寫、會話、交際、閱讀等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 繪本《That Fly》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與一只蒼蠅的故事:Look at that fly! It sat on my bat.Look at that fly! It sat on my hat.Look at that fly! Aa-aa-aa-choo!There it goes!Look at that fly! 在文中出現了三次,首先是童趣盎然的, 其次在不斷地深化主題,sat, bat, hat 中-at 部分的發音是相同的,也增加了繪本閱讀的韻律美,使學生朗朗上口,易記易用。
3.文化搭橋,融匯中西
語言的教學實際上就是語言習得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英語教育應該幫助學生了解世界,認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在學英語教材中,的確介紹了很多西方的風土人情、節日習俗。比如:New Year、Christmas、Holidays 等等,但是這相對于西方文化來說,只能說是九牛一毛。這也就使得學生只有通過大量閱讀英語繪本, 去體會和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才能更加有實效的學好英語。
三、以整體語言教學的觀點選擇小學英語教學繪本
如果要運用英語繪本進行英語教學,尤其是在整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英語教學,那么,并不是所有繪本都能夠適合并支持這一觀點的,因此,教師要做出適當的選擇與取舍。
1.篇幅短小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其認知水平處于一個初步發展的過程, 注意力的集中時間與集中程度都比較有限,理解力淺,聽力與語用更是薄弱。為了避免把語言學城一種負擔,英語繪本的學習一定要在信息量和感知程度上加以控制,不要弄巧成拙。所以,教師每次示范繪本誦讀或是帶領學生觀看繪本的時間應該控制在五分鐘以內。不要選擇篇幅過長的繪本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還影響了正常的英語教學。
2.內容簡單
外語教學應該盡可能的向學生提供可以理解的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習得環境。因此,我們常說的“最近發展區”就可以派上用場,在不超出學生理解范圍之內的繪本中進行選擇,出現了陌生的詞句時,學生也能夠通過以往積累的經驗,結合圖畫的內容進行閱讀。
3.故事有趣
英語繪本教學的第一要務是激發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繪本情節的設置與畫面的設計都是考量的因素。回本應該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富于想象力,并且符合孩子的閱讀口味。像是食物、動物、童話等等主題都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只有歡迎它們,才能進一步開展閱讀工作。
4.主題統一
英語繪本通常在課堂上出現的比較頻繁, 因此,繪本的主題應該和英語教材的內容相承一脈,在詞句的學習、詞匯的運用上能夠有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在里面。
另外,從教學的角度上來看,在同一個空間(課堂)內,只有統一的主題才能夠加深孩子們學習的效果,使英語繪本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途徑。
四、整體語言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的建議
英語繪本的選擇要慎重,那么對它的使用則更要做到準備充分,考慮周良。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繪本時,要結合具體的課型,結合英語教材中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設定進行英語繪本教學。當一些課型不適合進行繪本教學時,要果斷放棄。
英語繪本的閱讀,作為一項語言活動,應該根據課堂的時間、繪本的內容,進行層次豐富、角度全面的設計, 合理的閱讀活動更有利于孩子對繪本的理解與運用。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在課堂上進行繪本閱讀,教師的演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理解與學習。因此,教師要以富于變幻的語音語調和靈活多變的肢體語言進行繪本的詮釋,激發學生學習繪本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繪本。
在繪本學習的過程中,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朗讀繪本,培養語感。不要過早地要求學生進行寫作、表演等語言輸出性的活動。因為,沒有綜合性的實踐能力,過早的進行語言的輸出,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還會擊退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整體語言教學的要求是:評價要持續性的和教與學結合在一起。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只有建立其科學長效的教學機制, 長期有效的開展繪本閱讀,語言環境才能被創設出來,學生通過英語繪本養成語言使用的綜合能力的目標才能夠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