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占庫
爸爸的生日是農歷六月初六,我們對這個日子記得最清楚,因為順口好記,也是因為爸爸在我們的心中無可替代的位置。小時候,常聽爸爸說:“六月六、西葫蘆燉羊肉,永遠吃不夠”。那時候,普通百姓家里雖然養羊,但能經常吃上羊肉那是最大的奢望。每年,趁著爸爸的生日吃一回羊肉,一家人打個牙祭,解解饞,是非常快樂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們姐弟三人對“六月六”這一天、這個詞語有別樣的期待、別樣的情結、別樣的感觸。爸爸很平凡,不擅言談,老是一臉笑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心想著把生活過好,把孩子們拉扯大。記憶中,爸爸沒陪我們寫過作業,更沒送我們去過輔導班,但是他對我們的老師特別尊敬,上小學時哪個老師教我們他都知道,見了老師總是笑嘻嘻地去打招呼。每次新學期我們一發了新書,爸爸就拿硬皮紙給我們包書皮,和我們一起把學習用品準備好,還用毛筆給寫上書名、姓名,我們姐弟高高興興上學,我想他的心里也是像吃了蜜一樣甜。爸爸從來不發脾氣,對孩子們更是疼愛有加。我調皮的小兒子回去看他時,戴著他的帽子、拿著他的拐棍扮演各種角色,我和妻子都制止不讓,爸爸嘿嘿一笑,說:“讓孩子好好玩吧,帽子臟了洗洗就算了”,把一家人都逗樂了。記憶中爸爸發脾氣最大的一次,就是哥哥小時候和鄰居大哥哥逃學,被爸爸知道后,拉住了硬打,那是真動手,還用了木棍子,媽媽、姐姐和我都哭著勸也無濟于事。最后,哥哥不停地求饒,連連說“再也不敢了”,爸爸才住手。這件事,讓我們姐弟三人留下深深的記憶,上學永遠風雨無阻,不遲到早退。爸爸沒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有件事情卻讓我深深烙印了他的堅定和正確。那年,村里已經給我們家批了宅基地要蓋新房子,需要繳納占地款;哥哥也考上了“代培”的中專學校,但要繳納一筆不菲的學費。在蓋新房子和孩子上習之間,爸媽毅然選擇了后者,七拼八湊給哥哥攢齊了去上中專的學費。全家人的新房夢破滅了,哥哥到太原上學了。后來哥哥經歷很多,很坎坷但也很努力,擁有了工程師的資質,書沒白讀,就是對父母的最好回報。我也經常調侃哥哥是“大工程師”,工資比我的還高,爸爸當時的選擇太對了。好日子在奮斗中前行,也會在期待中來臨。十年前,我們住的村子整體拆遷改造,爸媽住進了有地暖的的樓房,再也不用生火打碳了,我們姐弟回去有了比較寬敞的住處。爸爸、媽媽時常感慨:“如今的社會真是好啊,想吃肉就吃肉,有時候菜比肉還貴,真是想也想不到啊,每天過的就像‘六月六”。
歲月在流逝、時代在更迭,不變的卻是那些揮之不去的親情和記憶。“六月六、吃羊肉”,每當天氣入夏我們就會情不自禁想念起一家人過“六月六”的情景,每當吃上美味的羊肉就會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平凡小事。“六月六”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節日,爸爸在我們心中也永遠是一座巍峨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