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夏季是雷電和洪汛的多發季節,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安全,因此防汛安全工作任務非常重要。為了預防和杜絕雷雨季節發生安全事故,進一步增強防汛意識,切實保障生命安全,我們一起了解這些防汛標準。
防汛是指為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在洪水預報、防洪調度、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汛的含義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節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降雨的特性:降雨可按空氣上升的原因,分為峰面雨、地形雨、對流雨和臺風雨四類。
汛期最易出現的天氣:雷雨、洪水、暴風、冰雹。
河、湖、海所含水體上漲,超過常規水位的水流現象。洪水常威脅沿河、濱湖、近海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沒災害。洪水一詞,在中國出自先秦《尚書·堯典》。該書記載了4 000多年前黃河的洪水。據歷史資料記載,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間,有1 092次較大水災的記錄。據西南亞最大的河流體系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羅河關于洪水的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
洪水類型如下:
①雨洪水:在中低緯度地帶,洪水的發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積大,且有河網、湖泊和水庫的調蓄,不同場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匯集到干流時,各支流的洪水過程往往相互疊加,組成歷時較長漲落較平緩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積和河網的調蓄能力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漲落迅猛的洪峰。
②山洪:山區溪溝,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較陡,降雨后產流、匯流都較快,形成急劇漲落的洪峰。
③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連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④融雪洪水:在高緯度嚴寒地區,冬季積雪較厚,春季氣溫大幅度升高時,積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⑤冰凌洪水:中高緯度地區內,由較低緯度地區流向較高緯度地區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節因上下游封凍期的差異或解凍期差異,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壩而引起。
⑥潰壩洪水 :水庫失事時,存蓄的大量水體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劇增漲甚至漫槽成為立波向下游推進的現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潰決時,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體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劇上漲,當堵塞壩體被水流沖開時,在下游地區也形成這類洪水。
⑦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換或湖面大風作用或兩者同時作用,可發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當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嚴重頂托時常產生湖泊水位劇漲,因盛行風的作用,引起湖水運動而產生風生流,有時可達5~6 m,如北美的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和休倫湖等。
⑧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產生的海洋水體的長周期波動現象。海面一次漲落過程中的最高位置稱高潮,最低位置稱低潮,相鄰高低潮間的水位差稱潮差。加拿大芬迪灣最大潮差達19.6 m,中國杭州灣的澉浦最大潮差達8.9 m。
⑨風潮:臺風、溫帶氣旋、冷峰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水面異常升降現象。它和相伴的狂風巨浪可引起水位漲,又稱風潮增水。
⑩海嘯: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發所引起的巨浪。
以上①~⑥類洪水均發生在江河,所以又統稱為河流洪水 。⑧~⑩類洪水,統稱海岸洪水 。此外,如上述兩種以上洪水,在同一地區發生遭遇產生的洪水則稱為混合型洪水。如雨雪混合洪水、雨雪冰的混合洪水等。
洪水是一個過程,每次洪水過程都可以分為漲水段、洪峰段和退水段3個時段。
如果以時間為橫坐標,以洪水位或洪水流量為縱坐標,就可以繪制出洪水的過程線。由于洪水過程線的形狀是兩頭低中間高,像山峰,所以習慣上就把洪水過程稱為洪峰。
一般說來,山區河流暴雨洪水的特征是坡度陡、流速大、水位漲落快、漲落幅度大,但歷時較短、洪峰形狀尖瘦,傳播時間較快。
相反地,平原河流、湖泊的洪水坡度較緩、流速較小、水位漲落慢、漲幅也小,但歷時長、峰形矮胖,傳播時間較慢。中小河流因流域面積小,洪峰多單峰;大江大河因為流域面積大、支流多,洪峰往往會出現多峰。
融雪洪水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由于融化過程緩慢,形成的洪水也是緩漲緩落。但如發生雪崩、泥石流等,其洪水特征又會有很大差異。其余如冰凌洪水、潰壩洪水以及天文潮、風暴潮等類海岸洪水,也都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由于歷次洪水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形成的規模和條件互不相同,每次洪水過程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常用一些特征值來表示。
主要特征值有:洪峰水位、洪峰流量、洪水歷時、洪水總量、洪峰傳播時間等等,多泥沙河流洪水還有含沙量、輸沙量等。
1.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每次洪水在某斷面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洪水流量稱為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分別用米和立方米每秒表示。
2.洪水歷時和洪水總量:一次洪峰從起漲至回落到原狀所經歷的時間和增加的總水量稱為洪水歷時和洪水總量,分別用時(日)和立方米表示。
3.洪峰傳播時間:河流洪水的洪峰從一個斷面傳播到另一個斷面的時間稱為洪峰傳播時間。
4.洪水含沙量:洪水的含沙量就是單位體積渾水中所含懸移質(即懸浮在水流中并隨水流運動的泥沙顆粒)的質量或體積,用千克每立方米(kg/m3)或體積百分數(%)表示。
5.輸沙量:就是在一定時段內通過河道某斷面的泥沙質量或體積。
各種防洪保護對象或工程本身要求達到的防御洪水的標準。通常以頻率法計算的某一重現期的設計洪水位防洪標準,或以某一實際洪水(或將其適當放大)作為防洪標準。
防洪標準的高低,與防洪保護對象的重要性、洪水災害的嚴重性及其影響直接有關,并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相聯系。國家根據需要與可能,對不同保護對象頒布了不同防洪標準的等級劃分。在防洪工程的規劃設計中,一般按照規范選定防洪標準,并進行必要的論證。闡明工程選定的防洪標準的經濟合理性。對于特殊情況,如洪水泛濫可能造成大量生命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時,經過充分論證,可采用高于規范規定的標準。如因投資、工程量等因素的限制一時難以達到規定的防洪標準時,經過論證可以分期達到。
世界各國所采用的防洪標準各有不同,有的用重現期表示,有的采用實際發生的洪水表示,但差別不大。例如日本對特別重要的城市要求防200年一遇洪水,重要城市防100年一遇洪水,一般城市防50年一遇洪水。印度要求重要城鎮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對農田的防洪標準一般為10~20年一遇洪水。澳大利亞農牧業區要求防3~7年一遇洪水。美國主要河道堤防防洪標準,比1927年洪水大11%~38%,約相當于頻率法的100~500年(隨控制站而異)一遇洪水,但實際上許多河道都未能達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5年5月1日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防洪標準》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545號
現批準《防洪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201-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原國家標準《防洪標準》GB50201-94同時廢止。
城市防護區應根據政治、經濟地位的重要性、常住人口或當量經濟規模指標分為4個防護等級,其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應按表1確定。

表1 城市防護區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
鄉村防護區應根據人口或耕地面積分為4個防護等級,其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應按表2確定。

表2 鄉村防護區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
冶金、煤炭、石油、化工、電子、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醫藥等工礦企業應根據規模分為4個防護等級,其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應按下表確定。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礦企業,還應根據行業相關規定,結合自身特點經分析論證確定防洪標準,其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應按表3確定。

表3 工礦企業防護等級和防洪標準
濱海區中型及以上的工礦企業,當按標準上的防洪標準確定的設計高潮位低于當地歷史最高潮位時,還應采用當地歷史最高潮位進行校核。
工礦企業還應根據遭受洪災后的損失和影響程度,按下列規定確定防洪標準:
1.當工礦企業遭受洪水淹沒后,損失巨大,影響嚴重,恢復生產所需時間較長時,其防洪標準可取本標準上表規定的上限或提高一個等級。
2.當工礦企業遭受洪災后,其損失和影響較小,很快可恢復生產時,其防洪標準可按本標準上表規定的下限確定。
3.地下采礦業的坑口、井口等重要部位,應按本標準上表規定的防洪標準提高一個等級進行校核,或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
當工礦企業遭受洪水淹沒后,可能爆炸或導致毒液、毒氣、放射性等有害物質大量泄漏、擴散時,其防洪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于中、小型工礦企業,應采用本標準上表中Ⅰ等的防洪標準。
2.對于特大、大型工礦企業,除采用本標準上表Ⅰ等的上限防洪標準外,尚應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
3.對于核工業和與核安全有關的廠區、車間及專門設施,應采用高于2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
1.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2.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3.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7.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坑、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經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慌失措,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