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軍
(甘肅恒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公路工程中隧道部分的施工是生產活動中較為“危險”且難以把控施工質量的部分,同時,公路隧道的特殊重要性又必須保證其施工過程不能夠存在質量問題,基于此,便需要標準化管理概念的應用。
標準化管理概念的應用會以施工質量為總目標,從而制定施工過程中各部分、各階段的具體施工標準,進而開展施工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是以人或人群為管理對象的管理規劃工作,對施工人員或施工班組的具體工作任務、工作實效、工作標準都有明確安排,力求每個在公路隧道施工工作中的人員,對自身的工作盡責,為公路隧道施工的總體質量負責。同時,標準化管理是建設單位和施工人員的雙向保障,在保障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外,標準化管理還會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更科學的施工計劃能夠將施工人員的力量最大化,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保障,避免過度用工等問題。
標準化管理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通過標準化管理能夠提升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通過實際行動提高建設單位的品牌效應,是促進建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1)管理人員能力有待加強。管理人員是執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管理人員的自身能力素質必須符合公路隧道施工需要,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公路隧道標準化管理。
當前,管理人員的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管理人員自身技術能力。公路隧道工程不同于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其質量要求更高,為保證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人員在具備較高的現場協調能力外,還需要具備管理一定的技術能力,才能夠發現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糾錯指正。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突飛猛進,隨之而來的便是部分建設單位為擴大規模而臨時提拔管理人員,導致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參差不齊,是管理人員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②管理人員預防意識不足。工程項目施工是一項不斷優化的過程,通過對施工過程中的錯誤改正,將施工圖紙中的設施和建筑物在通過實際施工呈現在現實生活中,這其中便需要管理人員具備極強的預防意識。在工程項目施工中,糾錯、補強是在施工存在問題后的補救措施,即使應用補強措施的施工區域仍無法與完善施工區域的施工質量相提并論,通過管理人員的預防意識,能夠在施工區域前便預先針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防范,減少施工期間質量問題的產生,但當前大部分的施工現場一線管理人員不具備預防意識,導致當前標準化管理的開展效果不高。③管理人員信息化、智能化意識不足。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人員多為在長期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工作者擔任,這也表明的一線管理工作者工齡較長,其自身具備較強的管理經驗,卻不具備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力。處于當前信息化、智能化時代中,若無法有效應用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會導致工程項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提升效率不足。
(2)現場施工管理力度不足。施工現場的管理需要大量一線管理人員的參與,在公路隧道項目中施工流程包括:治水、開挖、爆破、支護、襯砌等工序,每個工序都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員參與,并將當前施工任務分為不同階段,當前,公路隧道施工現場管理中只能依靠寥寥幾人的管理人員開展管理工作,因此,管理人員并不能保證全面監管施工現場,更遑論開展標準化施工管理。
(3)工作內容不明確導致責任不清晰。在工程項目的施工中,管理人員對所負責的施工區域進行管理,若存在施工問題則向管理人員追責,并進一步追查施工問題的出現原因。這種“先奏后斬”的責任體系是當前公路隧道施工中管理制度的漏洞所在,應用標準化管理的概念,糾正發現問題再處理的流程,加強管理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
(1)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責任是督促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高標準執行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用標準化管理概念開展公路隧道施工,必須首先明確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任務,落實責任到個人,才能夠激發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理,為公路隧道施工的總體施工質量提供保障。
首先,管理人員作為開展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管理人員的任務便是保障施工質量。在公路隧道工程正式開始施工前,必須明確管理人員的責任部分,改變傳統的簽到管理制度,以施工人員為基礎,對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匯報,由品質管理部門進行評斷,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是否落實,如此,才能夠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其次,施工人員作為開展公路隧道施工的主要力量其施工技術的應用會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為保證施工人員以較強的責任心理開展工作,管理人員需要每天將當日工作任務分解至個人,在統一收工后對每個施工人員的當日施工任務進行檢查,若發現不足則及時糾錯。通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的管理方式,能夠消除施工人員的僥幸心理,進而保證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
最后,管理工作的核心便是“功必賞、過必罰”,通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的管理模式,能夠將每個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開展質量直觀呈現,若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能夠在施工期間保持“無問題”,則應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反,若存在頻繁出錯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應及時清退。為加強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認清,若施工人員能夠提前完成工作任務則不應增派任務,如增派任務應作為“加班”處理,雖會提升資金消耗,但對公路隧道工程的整體意義極大。
(2)培養素質過硬的管理隊伍。培養管理隊伍應從技術能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理解、“以人為本”的含義、智能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等幾方面著手。首先,作為工程單位的一線管理工作人員,其自身一定會具備基礎的技術能力,但為提升其技術能力至滿足工程項目施工的標準,應開展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強化其技術能力。其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開展公路隧道施工期間標準化管理的核心,應強化管理人員的理論基礎,提高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的理解和對標準化管理的認識,才能夠為公路隧道施工標準化管理提供基礎條件。再次,“以人為本”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的概念,才能夠更科學的分解施工任務,在管理過程中激發施工人員的工作熱情,為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質量提供保障。最后,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信息化技術已經融入各行各業,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員應學習BIM技術應用、機械管理技術等現代化智能信息技術,才能夠保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可分為以人力為基礎的不定時管理和以物力為基礎的常態性管理兩部分。首先,管理人員是開展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但當前管理人員的人數不足是導致施工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為提高施工現場管理質量,建設單位應加大資金投入,增加管理隊伍力量,讓管理人員能夠全面覆蓋施工期間的每個環節,進而保障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其次,標語、警示牌等施工現場管理道具能夠使施工人員在進行危險操作和違規操作時及時驚醒,避免安全事故和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因此,在公路隧道施工現場管理中,管理道具不應是“擺設”,管理人員應精心布置標語、警示牌(如圖1所示),最大化管理道具的實際效果。

圖1 公路隧道施工現場的標語和警示牌
(4)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開展管理工作的依據,是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保證管理制度的制定科學合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應遵守以下原則:①適用性原則。管理制度是為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而制定的,制定管理制度時應摒棄所有其他因素,以實際管理效果為唯一標準。②“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在制定管理制度時有兩層含義,首先,管理原則不應脫離實際,應考慮施工人員的實際情況,在保證施工質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的基礎上,減少對施工人員的束縛,避免因管理制度而導致施工人員的情緒變化。其次,管理原則應保障施工人員的基本權益,提升施工人員的歸屬感,激發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從而有效提高公路隧道的施工質量。③完整性原則。公路隧道工程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僅僅是條例、規定的確定,而是完整的管理體系,管理規定應是綜合的、全面的、系統的,若每條管理制度都相對獨立,會導致管理制度的功能性不健全,進而影響實際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公路隧道作為公路工程中施工難度大、管理難度高的重要施工項目,為保證其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必須應用標準化管理的概念。相關工作者應積極研究標準化管理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應用方法,為我國的交通建設貢獻力量。研究方向:公路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