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來信:我丈夫一個月前因車禍去世,我已經懷孕七個多月了,公公婆婆認為孩子還沒有出生,不想把遺產留給孩子。我想知道未出生的孩子有繼承權嗎?
莫莫:您好,您的遭遇非常讓人難過、令人同情。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兒尚未與母體分離,不是獨立的自然人,在法律上不被視為民事主體看待,原則上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在司法實踐中,涉及損害胎兒權益的案件時有發生。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胎兒的權益作出了特別規定,賦予胎兒一定的民事權利,明確了胎兒享有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獲益權,但同時附帶條件,即以“胎兒娩出時的存活狀態”來確定繼承方式和贈與是否有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睂μ罕A舴蓊~的處理,依胎兒出生時是死體還是活體而不同:1.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的,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可由其母親代為保管。2.如果胎兒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但應由該死嬰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3.如果胎兒出生時即為死胎,則該保留的份額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因此,建議您與公婆在遺產分割時先保留孩子的繼承份額,等孩子出生后再決定如何分配。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到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組織進行調解,或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會依法判決,維護您和孩子的合法權益。
網友來信:我最近發現手機綁定的銀行賬戶有筆幾萬元的大額支出,檢查后才發現是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游戲賬號充值了。孩子才11歲,這錢能要回來嗎?莫莫:您好,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18 周歲以上的成年人、16 周歲以上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8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8 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無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因此,您孩子的年齡范圍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實施的大額消費行為需要得到監護人的同意、追認才能生效。建議您可以先聯系游戲公司的客服協商處理,如果無法協商一致,您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確認充值行為無效或效力待定,并需要承擔該行為是由未成年人實施、監護人不知情的舉證責任。莫莫期待您和家人平時能多關心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理性對待電子游戲;保管好手機,并做好手機支付的隱私加密;用恰當的方式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