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憶南
《浙江省審計條例》于2023 年7 月28 日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3 年9 月1 日起施行。這是審計法修改后首部作出適應性修訂的地方性法規,條例的修訂為推動審計機關依法履職、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保障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我省審計條例進行修訂,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對標落實新修改審計法有關規定的迫切需要,是將我省審計工作實踐成果固化提升的客觀要求。
在條例的修訂過程中把握以下原則:一是堅持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推動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對照審計法的修改條款,在法律框架下完善條例內容,增強審計的獨立性和公信力。三是圍繞制約審計監督作用充分發揮的突出問題,做好頂層設計,持續提高審計工作監督威力。四是注重體現浙江辨識度,認真總結我省在審計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將其上升為法規制度,實現實踐探索與制度規范相統一。
這次條例修訂有何特色亮點?又將如何完善審計制度,提高審計質量,發揮審計監督常態化“經濟體檢”作用,推動我省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條例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最新的指示批示精神,有效落實新修改審計法的規定,進一步健全審計監督機制,作了以下的修改完善:一是在總則中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構建集中統一、規范有序、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二是進一步突出審計經濟監督定位,聚焦審計主責主業,在工作原則中增加審計工作應當立足經濟監督定位的規定。三是完善審計工作報告機制,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審計機關對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為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構建全面覆蓋的審計工作格局,條例根據新修改審計法的規定,對審計監督事項作了完善,明確對同級決算草案和重大公共工程項目的審計監督職責,并規定對國家和省重大經濟社會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進行審計。
此外,考慮到政府投資項目在公共資金支出中占有較大比重,為確保政府投資項目資金支出的真實和合法,條例針對當前在工程結算審核的實際工作中材料價款和勞務費用高估冒算等違法違規問題屢有發生的情況,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工程結算審核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審計整改是有效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的重要一環。為促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更好發揮審計監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條例規定了以下的內容:一是根據我省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實踐經驗,明確被審計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審計整改責任制,承擔審計整改主體責任。同時,強化政府、有關主管機關的整改監督責任,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審計整改工作,有關主管機關、單位對本行業、本系統的審計整改工作加強監督指導。二是注重發揮審計在防范化解風險中的作用,規定審計機關對涉及典型性、普遍性、政策性、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以及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風險隱患,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單位通報,并提出改進建議。三是明確審計成果運用要求,規定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應當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行政決策、監督檢查等的重要參考。

2023年7月28日,《浙江省審計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審計數字化是浙江的創新和優勢。條例總結提煉我省審計數字化建設成果經驗,對審計數字化建設作了專章規定。一是明確審計機關審計數字化體系建設要求,規定審計機關應當推動構建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智能應用的審計數字化工作體系,推進審計監督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二是固化審計整改數字化工作成果,突出審計機關對審計整改數據的綜合運用,規定審計機關應當完善審計整改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實施審計整改在線辦理工作機制,加強與其他整體智治應用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審計整改數字化閉環管控。三是加強審計數據安全保護,規定審計機關收集和處理相關數據應當遵守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加強對審計數據的分類、分級管理,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
內部審計是國家審計的重要補充。為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基礎性、源頭性作用,有效提升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治理效能,條例作了以下的規定:一是明確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內部審計工作以及落實內部審計整改的第一責任人。二是規定省教育、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制定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和操作規程,通過組織開展日常監督、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對本行業、本系統的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三是明確國有企業根據需要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內部審計的規定,建立和實施總審計師制度。四是明確內部審計的實施程序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和本單位的相關規定執行。五是規定被審計單位委托社會審計機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應當提出明確的審計目標與要求,對審計方案、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等進行審核,加強審計項目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