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佩彬
換屆以來,濟南市濟陽區人大常委會創新探索代表履職會議機制,讓代表為民代言有平臺、群眾反映訴求有渠道,在群眾與黨委政府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希望能夠打通大棚生產的‘最后一百米’,解決菜農出行難的問題。”“我們計劃成立或對接冷鏈物流,把曲堤黃瓜直接送進全國各地的超市。”“我建議街道成立專門的金融協調部門,搭建暢通的信息渠道……”去年8月,濟陽區第十場代表履職會議在曲堤街道召開。會上,代表們圍繞“做大做強曲堤黃瓜產業”等問題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代表履職會議是區人大常委會提高代表履職效能、助推民生實事落地的一項創新工作,以濟陽區人代會11 個代表團為單位,分別在每年7月、12月集中召開,將代表履職的會議由一次人代會變為“一次人代會+兩次履職會”。在履職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的“金點子”,讓更多群眾期盼得到回應,帶動了基層人大工作整體提升。
“這種履職會非常新穎,我們和人大代表面對面交流,聽取意見建議,現場進行答復,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曲堤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杜雪燕說。
“近段時間,不少居民反映,部分小區的垃圾清運工作是在凌晨開始進行,產生的噪音較大,影響居民休息,建議有關部門對各小區每日垃圾產出量進行統計,合理分配清運設備,在盡量不打擾群眾休息的前提下,完成垃圾清運工作。”在濟陽街道召開的代表履職會上,區人大代表溫明珍提出了垃圾清運擾民的問題。這次履職會共19 名人大代表圍繞前期調研發現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濟陽區委、區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到會,針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討論答復,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為開好代表履職會,會前,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廣泛開展走訪調研,了解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工作指導,通過組織專題培訓等方式,加強代表履職能力,讓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更具針對性,代表履職更加有效有力。
“老魏,前段時間你反映的棚區道路問題,有著落了!”去年夏天,區人大代表張川頂著高溫來到曲堤街道黃瓜種植大戶魏紅雨的大棚,詳細解說棚區道路修整的最新進展。
在前期調研中,張川了解到,曲堤街道大棚種植區有一段泥巴路,坑洼不平,影響運輸車輛通行。于是,在代表履職會上,張川建議加大扶持力度,打通大棚生產“最后一百米”,解決菜農出行難題。隨后,區政府、街道辦相關負責同志給出了答復,并及時推動建議落實。
每一條代表建議的及時辦理,都是一次“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實踐。區人大常委會重視建議辦理工作,對于能夠及時解決的問題,要求區政府有關部門48 小時內及時解決到位;不能及時解決的,明確具體辦結期限,確保每條代表建議落地有聲。
此外,濟陽區人大常委會通過抓實“常委會主任接待代表日”“人大代表聽民聲”等活動,真正做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接下來,區人大常委會將不斷探索和豐富代表工作的新載體、新方法,努力在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上抓好落實,為譜寫濟陽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人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