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 王艷方
摘 要:土肥技術推廣是促進農業生產高產、穩產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提高農作物質量的重要科技手段。通過土肥技術推廣,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而且還有效推動了農業生產土壤肥料向著科學化、綠色化方向的趨近。我國是人口大國,要保證農作物產量、質量,解決14億人口吃飯問題,絕不是小事,決不可等閑視之。因此,調動力量,集思廣益,研究分析土肥技術推廣,積極想辦法化解遇到的問題,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廣大農業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廣大農民朋友的有力配合。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民朋友;土肥技術推廣;問題原因與表現形式;化解建議
在我國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養育著高達14億的人口,一方面受到地形地貌復雜多變的制約,一方面受到可耕種土地面積有限的限制,此外再加上近年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經濟增長對于自然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的自然環境的嚴重受損等等,這一切都使我國耕地面積正在逐年下降,為了遏制這種破壞耕地勢頭的蔓延,我國政府專門劃定了18億畝耕地紅線,并嚴令不得突破。可是盡管如此,要穩妥解決14人口吃飽飯的問題,僅僅依靠政府劃定的耕地紅線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上下功夫,通過對農業科學技術手段的有效運用,來解決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問題,來講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綠色發展。正是在這種耕地萎縮、農產品珍貴的大背景下,所以土肥技術推廣問題理所當然的受到了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
一、土肥技術推廣常見問題產生原因及其表現形式
要解決土肥技術推廣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就必須要弄清楚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對土肥技術推廣重要性存在認識上的欠缺。這是因為,這些年來,在我國市場經濟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的影響下,通過外出務工創造經濟收入的農業生產人員越來越多,尤其以農村青壯勞力為主流,留下來繼續務農的大多為上了年紀的老人,受知識結構和認識水平的限制,這些留下來務農的老人對于應用土肥技術的好處缺乏全面的了解,也缺乏理性的認識,在保守思想和因循守舊作風的左右下,這些留守老人在土肥使用上常常固守己見,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經驗,土肥技術推廣因此而經常遭遇冷落。
其次是土肥技術推廣方式不宜為廣大農民朋友所接受。要想讓土肥技術推廣獲得廣大農民朋友的認可,尤其是獲得上年紀留守老人的認可,推廣方式的運用非常重要,而這也恰恰是當前我國土肥技術推廣工作中的一塊短板。比如,我國現行的土肥技術推廣,主要采用的是講解、技術示范與行政干預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土肥技術推廣方式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的以農民作為推廣受眾主體、讓農民親自參與其中的做法,不但不容易獲得廣大農民朋友的認可,而且還容易招致農民朋友的敷衍、甚至是抵觸。土肥技術推廣方式不接地氣,推廣的結果就不會有人緣,這個道理,不言而喻。
第三是土肥技術推廣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建設。雖然經過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形成,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體系的初級階段,計劃經濟時期的影響仍然還沒有被完全消除,也正是這一層因素的存在,所以土肥技術推廣在實際開展中屢屢暴露出來了諸如研發項目少、資金短缺、缺乏制度性保障、缺乏法律法規支持以及對相關政策執行的不深入、不到位等等一系列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土肥技術推廣不能盡快形成完善的體系建設,那么上述問題的長時間存在仍然是無法避免的。
第四是土肥技術推廣缺失專業化的人才支持。讓土肥技術推廣走進農村,走入廣大農民朋友的思想中去,在那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艱巨而不被人所理解,這項工程需要有熱愛農業生產、熱愛土肥技術推廣工作、有耐心和愛心的人來完成,這項工程更需要依靠具有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的人才來完成。土肥技術推廣,是靠人來推廣的,土肥技術應用,也是靠人來應用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那些掌握了土肥技術推廣專業知識的人才,才能勝任土肥技術推廣工作,才能讓土肥技術推廣工作走進鄉村田野,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廣大農民朋友的心中。
第五是土肥技術推廣中出現的供需矛盾亟待調和。這一問題突出表現在了兩個方面,其一是,土肥技術推廣工作人員所提供的土肥技術不適應在當地的農田或者是農作物生產中應用,推廣工作缺乏實地調研,缺乏對癥下藥,淪為了流于形式的“一刀切”、“一盤棋”、“一攬子”,這就導致了廣大農民朋友對土肥技術推廣的不熱心、不熱情,甚至是不買賬;其二是,土肥技術推廣工作在時間層面上沒能有效解決長期性推廣與階段性推廣之間的矛盾,推廣工作常常揠苗助長,急功近利,農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廣大農民朋友養家糊口、解決溫飽的關鍵所在,土肥技術推廣只照顧眼前的短視做法,必然會招致廣大農民朋友的反感,農民朋友由此產生不配合心理、甚至是產生抗拒心理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化解土肥技術推廣問題的建議
國家層面和各地方政府之所以都對土肥技術推廣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紛紛出臺相關激勵與鼓勵政策,教育、引導、號召廣大農民朋友要正確認識和理解土肥技術推廣工作,要積極配合,自然是因為土肥技術推廣有其科學道理,有助于農業生產的保質保量、增產穩產。比如,運用土肥技術不僅可以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讓農田土壤的肥力有機會得到補償,還可以有效遏制對土壤的污染,并減少病蟲害對農作物的侵害,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只要能把土肥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為廣大農民朋友所接受、所認可,那么就可以實現對農田的合理施肥、對土壤結構的有效改善、對農作物產量質量的科學增強和對農民收入水平的合理提升。
第一是教育廣大農民朋友要正確認識和理解土肥技術推廣。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是不拘一格的,是靈活機動的,可以運用網絡技術、自媒體技術、融媒體技術等,也可以運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墻體畫報、鄉村大舞臺等,還可以建立線上線下互動的土肥技術推廣宣傳平臺,目標只有一個,通過綜合施策,提高宣傳效果。
第二是制定更能夠迎合農民朋友心理的土肥技術推廣方式。方式制定重在接地氣,重在要與農村、農田的具體情況相結合,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技術推廣方式,要善于創造新的技術推廣方式,要勇于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積極組織農民朋友參與土肥技術推廣工作,動員群眾的力量,發揮群眾的作用,化被動為主動,化腐朽為神奇。
第三是從制度層面強化土肥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一是要結合自然條件制定適合的土肥技術推廣計劃;二是要在實地走訪基礎上選擇恰當土肥技術推廣方式;三是要根據留守農民知識結構設計合理的土肥技術推廣目標;四是要充分調動農民朋友參與土肥技術推廣的積極性,盡可能減少農村青壯勞力的流失,盡最大努力把外出務工的農民朋友留在這片土地上。
第四是實施對土肥技術推廣專業人才引進工作的政策性傾斜。一是政府要為土肥技術推廣工作提供的必要的資金支持;二是要提高對土肥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津貼;三是要加大對土肥技術推廣項目的開發力度;四是要建立專家、學者與土肥技術推廣人員之間進行工作交流的渠道,以確保土肥技術推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先進性。
第五是著力處理好土肥技術推廣中出現的供需矛盾。一是要做到土肥技術推廣的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號入座,對癥下藥,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二是要做到土肥技術推廣工作長期性推廣與階段性推廣的有機結合,長短兼顧,互為助力,互為補充,切忌貪大求洋,好大喜功。
做到了上述五項建議,土肥技術推廣就有望實現綿綿發力,久久為功。
參考文獻:
[1]土肥技術推廣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探索[J]. 羅天芬.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01)
[2]淺析土肥技術推廣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路徑[J]. 張光宇.農村實用技術,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