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王慧琴,萬燕明,李小燕
肺炎是小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之一[1],病原體可致機體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肺泡充血水腫,肺泡內充滿炎性滲出物,產生毒素導致毒血癥[2]。病毒性肺炎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有爆發流行,小兒發病率高,患病期間小兒正常生活受嚴重影響。重組人干擾素α2b(rhIFNα2b)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具有增強抗感染和調節免疫的作用[3],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增強纖毛清除率,減少氣道阻力,促進痰液排出,并改善通氣、缺氧和喘息,促進肺部炎癥的愈合[4]。本研究進行探討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聯合rhIFN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能否取得更好的療效,尋找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有效、安全的途徑。
1.1 一般資料 按照第9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5]所示病毒性肺炎的診斷標準,選取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普兒科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病毒性肺炎住院病兒100例,把選取病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女性22例,男性28例,月齡(14.5±7.33)個月,范圍為3~36個月,觀察組:女性24例,男性26例,月齡(16±8.25)個月,范圍為2~34個月。病原學檢查方面,觀察組呼吸道合胞病毒27例、腺病毒10例、流感病毒4例、副流感病毒7例、巨細胞病毒2例,對照組呼吸道合胞病毒29例、腺病毒9例、流感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6例、巨細胞病毒1例。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例的性別、月齡和病原分布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表現有咳嗽,肺部可聞及啰音,可伴有發熱、咳痰、喘息等;②入組前未予相關抗病毒治療;③病兒監護人或其近親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入組病例既往有嚴重藥物過敏史,治療過程中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有過敏反應;②入組前有慢性或嚴重的其他系統疾病;③治療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或并發嚴重其他系統疾患。
1.3 方法 對兩組病例均進行病毒性肺炎常規治療,即予清理呼吸道、化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對照組給予rhIFNα2b注射液,每次200 000 IU/kg,每天2次,稀釋后霧化吸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0.3 g(3 mL)每天2次,霧化吸入。觀察治療7 d。
1.4 療效評價 根據病毒性肺炎咳嗽緩解時間和及肺部體征(包括肺部濕啰音及呼氣相哮鳴音)轉歸制定以下評價標準。顯效:咳嗽、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體溫恢復正常,且各項檢查正常。有效:肺部啰音、咳嗽等臨床體征和癥狀明顯好轉,體溫恢復正常,且各項檢查正常。無效:7 d內肺部啰音、咳嗽等臨床體征和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劇,仍有發熱,發熱峰值無明顯下降。
1.5 觀察指標 依據治療中兩組病例病兒臨床癥狀、肺部體征轉歸差異,記錄兩組病例咳嗽、肺部體征消失天數、住院天數。計算兩組病例總有效率,對兩組病例療效進行比較,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對兩組病例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記錄,rhIFNα2b可有嘔吐、腹瀉、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包括蕁麻疹、口腔炎、惡心、嘔吐等,比較統計兩組用藥安全性。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例病情轉歸情況比較 觀察兩組病例的咳嗽癥狀、肺部啰音體征轉歸和住院天數,對兩組的咳嗽緩解消失天數、肺部啰音消失天數和住院天數統計分析,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毒性肺炎病兒咳嗽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病毒性肺炎病兒咳嗽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50 50咳嗽消失時間5.47±1.48 4.68±1.38 2.78 0.006肺部啰音消失時間4.98±1.34 4.22±1.31 2.88 0.005住院時間6.80±1.87 5.50±1.13 5.60 0.001
2.2 兩組病例治療療效比較 治療7d,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3,P=0.037),詳見表2。

表2 兩組病毒性肺炎病兒療效比較/例(%)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例無用藥相關性白細胞減少,無肝腎功能異常,表現惡心、嘔吐、腹瀉,癥狀輕無須治療。觀察組出現7例(14.0%),對照組出現5例(1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8,P=0.538)。
病毒性感染是小兒肺炎常見病因,小兒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病情易反復加重,致死亡率較高。臨床主要給予支持和對癥治療,無特效抗病毒治療方法[6]。藥物通過霧化吸入經呼吸道到達肺部組織,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相較其他給藥途徑起效快,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7]。
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機體內干擾素通過結合特異性受體,激活機體內免疫細胞,抑制機體內病毒復制,控制病毒的生長和增殖,干擾素有Ⅰ型、Ⅱ型,干擾素α是Ⅰ型干擾素的其中一種亞型,主要有機體內單核-巨噬細胞產生,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效果[3]。相關研究顯示予重組干擾素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療效顯著[8],重組干擾素α2b具有明顯抗炎作用,緩解病毒感染炎癥反應,降低炎性介質釋放[9],在病變部位局部應用重組干擾素α2b,具有調節免疫功能促進病變組織及其細胞抵抗病毒的感染的作用[10]。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作為藥監局批準的唯一可以霧化吸入的祛痰藥,被廣泛使用在成人相關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及支氣管擴張等疾病,藥效顯著[11]。兒童病毒性肺炎缺乏特效療法,一般予抗感染、止咳、抗炎平喘等治療。結合兒童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尤其嬰幼兒時期,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易充血,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量少,肺含氣量少,肺部呼吸代償能力不足,呼吸道管腔相對狹窄,纖毛運動差,排痰能力差,易被黏液所阻塞,并且呼吸道局部免疫力弱,兒童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乙酰半胱氨酸分子含有的巰基結構裂解痰液糖蛋白二硫鍵,降低痰液黏滯度,還可改善纖毛運動,增加纖毛清除率,促進痰液排除[12]。乙酰半胱氨酸分子具有抗氧化活性,清除機體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介導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在肺組織聚集,減少炎性介質產生[13-14],保護Ⅱ型肺泡上皮細胞,阻斷相應蛋白酶對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破壞[15]。相關研究表明乙酰半胱氨酸分子提高血液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強干擾素α2b抗病毒藥效[16],起到有效治療肺部疾患的效果。
兩組病例咳嗽緩解和肺部體征消失的時間、住院天數進行統計比較,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水平,研究乙酰半胱氨酸聯合rhIFN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臨床效果,結果表明觀察組病例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病例,可見乙酰半胱氨酸聯合rhIFN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可顯著阻止病情進展,縮短疾病恢復時間,促進肺炎轉歸,縮短住院天數,并且觀察組、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聯合rhIFNα2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能提高治療總有效率,縮短臨床癥狀及體征消退時間,其療效顯著優于單純rhIFNα2b霧化吸入治療,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增加,是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有效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