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強 余濤 葛玉銀 王龍 張鋒
摘?要:針對競爭性采購裝備用戶對裝備特殊點及特殊情況不了解的問題,為有效發揮裝備使用效能,本文提出用戶告知法,闡述了其方法背景、設計思路、實施流程、需注意的問題,對創新開展競爭性采購合同監管工作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競爭性采購;裝備合同;用戶告知法
引言
隨著依法治軍、依法治裝的不斷推進,我軍裝備建設規范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在裝備采購領域,合同甲乙雙方的遵守契約意識日漸增強,裝備采購合同的權威性、規范性、約束性日益凸顯。為降低裝備采購風險,需要將裝備采購合同履行全過程納入監管。2018年建立裝備采購合同監管工作運行機制,2022年發布《軍隊裝備采購合同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在法規制度層面明確了裝備采購合同監管工作要求。

裝備采購合同監管工作是以裝備質量為核心,對裝備承制單位履行裝備采購合同開展的檢查核查、檢驗驗收、評價評定等一系列活動。當前裝備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競爭性采購成為絕大多數的采購策略,各種各樣的競爭性采購過程不同、裝備不同,合同特點也不同。作為合同監管工作實施主體,軍事代表如何對競爭性采購合同開展有效監管,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1 競爭性采購裝備合同監管創新方法體系簡介
針對當前軍事代表在競爭性采購裝備合同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經過調研、分析、總結和比較借鑒,課題組緊貼任務實際創造性的提出了15種單項監管方法(追溯歷史法、狀態核查法、能力評估法、焦點附加法、動態更替法、多項選擇法、節點激勵法、聯合監管法、負面清單法、告知承諾法、隨機抽查法、三方審計法、用戶告知法、分步結算法、交叉評價法)和5種系統監管方法(分級監管法、分類監管法、分階段監管法、分層次監管法、分模式監管法)構建的合同監管創新方法體系,確保了以質量為核心的合同監管工作的創新開展。本文介紹單項監管方法之用戶告知法。
2 用戶告知法的提出背景
裝備從研制、鑒定、生產到交付用戶前,責任主體為承制單位,監督主體為裝備采購合同監管方。裝備交付用戶后使用保障階段的責任主體為使用用戶和承制單位:其中壽命周期內因裝備本身原因導致的技術質量問題處理的責任主體為承制單位,監督主體為裝備采購合同監管方;裝備技術服務責任主體為承制單位,監督主體為裝備采購合同監管方;裝備維修工作由承制單位承擔時,責任主體為承制單位,監督主體為裝備采購合同監管方;裝備日常使用時的責任主體為最終用戶的使用部門,監督主體為最終用戶的作戰訓練和保障管理部門。從以上分析可看出,裝備交付到最終用戶手中后,仍有相當部分工作的監督主體為合同監管方即軍事代表。
裝備交付前,軍事代表在研制生產一線,對裝備技術工藝特點比較了解,對批次質量控制情況能掌握底數,對貯存保管情況能隨時監督;裝備交付后,所有權轉移至最終用戶,用戶按照裝備使用維護說明書及相關裝備操作訓練教材開展訓練使用工作,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的編寫質量及用戶使用操作的規范性決定了裝備的使用質量,使用用戶對裝備的理解深度和熟練程度會制約裝備最佳使用效能的發揮,也會影響裝備技術質量問題處理、技術服務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特別是競爭性采購裝備經常遇到的特殊點和特殊情況,如技術狀態統型的差異性、選配件因競爭擇優結果未定只能缺件發運、配套供貨擴點生產有批次質量一致性差異等等,這些特殊點及特殊情況在使用維護說明書及相關培訓教材中很難體現,但卻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若不提前溝通,很容易在裝備使用過程中被判定為問題,由于裝備交付后相當部分工作的監督主體仍為軍事代表,則最終會對軍事代表的合同監管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3 用戶告知法的設計思路
基于以上考慮,針對競爭性采購裝備的特殊點和特殊情況,為提高裝備的使用效能,預先評估用戶的使用場景條件,以合適的方式在裝備出廠發運階段提前告知用戶,用于解決使用階段用戶對裝備特殊點和特殊情況不了解的問題。
方法內容:針對競爭性采購裝備的技術狀態統型特點、待發運批次質量狀況、選配件配置情況、缺件缺項發運、試驗未完成例外放行等特殊點和特殊情況,書面采取告知用戶,確保在裝備交接發運階段和用戶充分溝通,避免用戶使用階段可能產生的疑問。
開展方式:將裝備的特殊點及特殊情況形成書面用戶告知書(卡)。
開展時機:裝備出廠發運交接時。
4 用戶告知法的實施流程
可分為梳理裝備特殊點、多種方式告知用戶、形成用戶告知書、配發用戶告知卡、及時資料歸檔五個步驟。
梳理裝備特殊點:根據質量監督和軍檢驗收等前期合同監管情況,從用戶使用習慣、非專業者認知、裝備使用地域等使用者角度出發,梳理待發運裝備的特殊點和特殊情況。
多種方式告知用戶:通過結合接裝培訓班、送裝簡單講解等多種方式,將裝備的特殊點和特殊情況一并告知用戶。
形成用戶告知書:形成用戶告知文書,裝備發運交接時三方簽字。
配發用戶告知卡:根據用戶告知書內容,隨裝配發用戶告知卡片。
及時資料歸檔:裝備發運后,用戶告知書隨該批次產品其他過程記錄一并歸檔,確保可查詢、可追溯。
5 需要注意的問題
此方法適用于不便于納入裝備使用說明書、技術說明書、隨裝合格證內容中但確須告知用戶相關信息的情況,包括主機裝備(用戶為使用部隊)和配套產品(用戶為總裝廠)。
為了使用戶獲得最佳的用裝體驗,需要主動和用戶溝通。比如用戶可能同時接裝技術狀態統型其他單位發運的產品,技術狀態的些許差異性需要說明;比如待發運批次和其他批次質量狀況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合格范圍內,需向用戶說明原因;比如缺件缺項發運、試驗未完成例外放行等,應告知用戶這些特殊情況產生的原因,裝備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比如通過競爭擇優方式跨軍兵種采購裝備,用戶對跨軍兵種裝備使用特點不甚了解,需要進行特別介紹。
6 結論
作為競爭性采購裝備合同監管創新方法體系的第十三種單項監管特性方法,用戶告知法適用于裝備出廠發運交付階段的監管工作。此方法通過簽署用戶告知書、配發用戶告知卡,將裝備特殊點及特殊情況和用戶及時溝通,確保用戶能正確使用裝備,發揮裝備的最大使用效能,從而提高合同監管質效。
(作者簡介:楊建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陸軍裝備合同監管工作)
(作者單位:楊建強、余濤、葛玉銀、張鋒,陸軍裝備部駐武漢地區軍事代表局;王龍,陸軍裝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