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甘肅省酒泉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甘肅 酒泉 735000)
安全是人們共同追求的永恒主題,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是完成所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全國已發生多起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的安全事故,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主要原因包括作業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不細致、施工作業區布設不規范等等。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石,更是人們生活的保障。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保持警鐘長鳴的高壓態勢,安全才有保障。
安全是保證事業順利進行的法寶,是完成所有工作的前提,安全對于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安全生產管理要始終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其中,充分認識生命至上的深刻含義。只有把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才能把安全的風險和隱患降到最低,從而達到零事故率的目的。有了安全,所有的成績都是耀眼的,沒有安全,一切成績都是零。
安全生產是關乎職工生命的大事,也是單位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管理出效益,安全是保障。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既能優化生產系統體系、完善生產管理規章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還可以使全體職工參與其中普及安全知識,傳承和發揚安全文化,提高單位發展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實施安全生產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事故為零的目標。安全生產是涉及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關系到單位的發展和穩定。安全生產管理就是通過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措施,來規范和約束人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只有做到一絲不茍,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不給安全留下絲毫漏洞,安全才有保證,從而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不斷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始終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層面、每個崗位,真正把安全責任落實到養護一線,落實到工作生活的時時處處。
安全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沒有安全,一切活動都無從說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如履薄冰,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從安全管理人員到作業人員必須嚴格落實崗位職責,杜絕形式主義,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二是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杜絕走過場、擺空架,所有參與者必須熟知各項規章制度。三是保證安全經費的投入,從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到安全設施設備配置等要做到足額投入,并適當加大安全經費投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全員共同參與,全方位進行管理,共同構筑安全大堤。
“禍起于細微,疾患于所忽”。盡管很多企事業單位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大量工作,但偶爾還會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這說明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還存在漏洞和不足。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在思想認識上、對安全教育培訓的認識上、對安全設施認識存在誤區,存在僥幸心理或把安全托付于安防設施。總的來說,還是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上未能做到細致入微和謹小慎微。
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安全管理人員履職盡責不到位,對偶爾出現的違規作業未能及時有效制止;安全檢查巡查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作業人員存在違章操作、違規作業現象;作業人員未能認真服從管理人員指揮,隨意進出作業現場等。這些看是無關緊要的行為,可能已經埋下了事故隱患。
看似相對安全的各類設施設備、物資等,如果管理不到位或違規使用、違章操作,也可能形成安全隱患,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作業現場管理不規范,物資材料亂堆亂放,容易造成人員絆倒摔傷;亂拉亂接電線或接線不規范,容易出現人員觸電;板材管材堆碼不牢固而滑落等等情況。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不當,操作不規范,機械設備維修保養不及時甚至帶病作業;機械設備輔助防護設施缺失,操作人員無證操作或證照不符,機械設備超負荷運行等現象,均易造成機械損壞或人員傷害事故。
對作業現場環境認知和掌控不足,未能根據周圍環境變化預見性地及時停止作業或撤離作業現場。人為造成的現場環境雜亂,如機械作業產生的揚塵以及噪聲等影響了人的視線、聽力和判斷等。公路養護作業邊通車邊施工的特殊環境,作業區外部正常通行的車輛因疲勞駕駛、機械故障等誤闖入作業區,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環境溫度的不可控因素,夏季在高溫環境作業時,人容易感到頭昏不適,造成手腦配合失調,對突發情況應變能力變差;冬季在低溫環境下,人體散熱量大,手腳凍僵,動作靈活性、穩定性差等,就可能導致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有缺陷,不夠完備,未能有效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和安全風險。一是安全教育培訓針對性不強,安全技術交底不細致,效果未達到應有目的;二是對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頻率不夠,對違規行為、違章操作現象未能及時予以糾正;三是日常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不全面,留有死角,整改落實力度不足,安全隱患治理不徹底;四是安全宣傳工作不到位,未能結合相關專項活動進行大力宣傳普及安全方面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
只有牽住安全風險隱患這個“牛鼻子”,結合工作實際分類分項制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管控預防的各項工作措施,讓安全始終在可控狀態。注重作業行為的規范性,科學合理組織現場施工,嚴格遵守現場施工安全規范和操作規程,用制度規范來約束現場的施工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制止作業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現場的不安全狀態,切實把安全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發展理念是單位向前發展的根本和目標。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求在管理過程中要將人作為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人是有思想的,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對安全教育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做到毫不放松、密不透風,時刻筑牢安全防護的銅墻鐵壁。通過培育典范,樹立榜樣,將好做法、好建議和金點子總結起來,宣傳出去,充分發揮典范、榜樣的引領作用。努力創建單位優秀安全文化,創造優良舒適安全的工作生活環境,營造規范有序可控的安全氛圍。
安全管理必須嚴格貫徹國家關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各類規范標準,必須嚴格落實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管理人員應突出安全防護的針對性,把施工現場可能滋生的安全風險、事故隱患、多發性部位等經過加工整理出來,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加以預防。在養護生產工作中,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始終先行,做到以目標促管理,嚴管理保安全。一是要求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工作,要詳細認真向作業班組、作業人員詳細說明,并經雙方簽字確認。二是要求作業人員不折不扣的地遵守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不準冒險蠻干。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每天做好全過程巡查檢查,監督落實各項安防措施,做到巡查工作不留死角,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有效地把安全生產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如期實現安全管理目標。
安全生產不僅是每一個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也是一種責任意識。只有全員都認識到“安全責任與本職工作”是一體的,是和崗位職責是密不可分的,才能引起全員的高度重視,從而激發全員安全生產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在日常生產經營中,把“安全第一”作為崗位職責的首要責任,以制度約束和監督檢查督促崗位職責落實落細,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全員安全教育和培養,增強全員安全意識。不論是管理人員或作業人員,都必須嚴格做到履其職盡其責,只有全員樹立“萬無一失”的安全生產意識和“一失萬無”的安全生產理念,切實把安全責任扛在肩上,才充分營造出安全有序優良的工作環境。
隨著我國新發展藍圖的繪就,經濟建設也突飛猛進,公路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承擔的交通運輸能力逐年增加,公路養護部門也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形勢下公路保通保暢的需求更高,隨著公路養護作業任務的不斷加大,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做好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抓起,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措施手段讓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從而提升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在工作中,要始終保持嚴謹求實的工作理念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把安全生產責任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深入分析研判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風險,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付諸實際,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做好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管理非常重要,作為現場安全防護的第一道網,其性能狀態、使用功能等必須正常完好。制定專項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使用臺賬,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根據存儲及使用情況定期進行檢查,不合格的及時報廢,到期的強制報廢,不得外流,更不能使用到作業現場。對由使用期限有明確要求的機具設備和物資,應按期進行檢驗標定及更換,做好相關記錄,始終保持按期防護設施設備和物資性能完好,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明確各自崗位職責,在對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細化分解安全生產責任。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獎勵與考核制度,利用考核、制度的約束來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從實際工作來說,將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基層一線,約束和引導基層員工在思想上、行動上形成自覺進行安全生產、規范操作的意識,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風險意識,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在應對地震、泥石流、冰雪災害以及突發的道路交通事故等造成公路堵塞或中斷時,如何第一時間做出應急響應,在最短的時間內保障公路暢通,對公路養護部門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這就要求在日常養護工作中,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定期不定期組織實施各類應急演練。一方面檢驗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通過應急演練,找出應急預案中的缺陷和不足,進一步加以完善和修正。另一方面鍛煉應對突發事件應急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通過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領導小組應對突發事件的分析研判、決策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鍛煉應急管理人員和搶險救援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作為公路養護部門,做好公路保通保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通過不斷地再演練、再完善、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和降低突發事件對公路設施的損害以及通行能力的影響,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服務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地去探索、鞏固和創新,努力發掘出適合公路養護施工作業,且操作性強的管理模式。安全生產是所有工作的基石,更是人們生活的保障。只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認識,保持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才能使安全永遠在可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