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林
(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遼寧 大連 116000)
化學工業不僅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產業,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近年來,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背景下,我國化工行業從自身結構上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產業規模呈現出快速擴大的態勢,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技術和裝備水平日漸提高,化工行業在總體上保持著較為平穩的發展趨勢,這也使得化工企業內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性質的化學危險品種類及數目不斷增加,如果發生火災或者爆炸事件,往往會造成重大、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社會影響較大的消防安全事故。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2021年-2025年)五年規劃期間,我國加大了對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存在經營場所的安全生產管控力度,健全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堅決避免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因此,推進消防安全治理,加大監管力度勢在必行。
化工企業生產車間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復雜。一旦化工行業在安全生產上存在“疏忽點”,消防工作無法得到全面落實,就會為化工企業的安全埋下隱患,甚至還會發生較大火災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對企業職工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化工企業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在思想上要進一步高度重視,從行動上嚴抓落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機感筑牢安全生產防線,落實“強意識、重落實、促管理”安全工作理念。在化工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消防安全意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防微杜漸的活化石,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始終保持高度警醒,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消除安全工作思想上的憂患,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在檢查中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使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向好。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化工企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特別是對于一些大型化工企業或中型化工企業而言,其影響力不容忽視。由于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出現重大安全事故,產生破壞性極強,危害性也較大,能夠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
做好化工企業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不僅降低了消防安全事故發生幾率,保障了企業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有效避免因發生火災事故后對區域經濟和生態環境產生的巨大損害。做好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在強化化工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對實現化工企業穩定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通過深入分析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實際反饋情況不難發現,大部分化工企業在開展消防設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檢查不細致、監督不到位等現象,滅火器放置不合理、部分滅火器過期、消防檔案不齊全等問題尤為嚴重。在開展消防安全自檢自查工作中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臺賬,對用火、用電、人員住宿有無違章情況,燃油、燃氣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使用是否符合有關要求,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消防疏散通道是否暢通等情況并未做到了如指掌,相關設施設備持續“帶病”運行等突出問題屢禁不止,這些都是當前化工企業生產運行中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化工企業通常會在生產廠區內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如,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消防設施別亂動,撲救火災有大用;火災無情,警鐘長鳴;消除火災隱患,確保消防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會定期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但盡管如此,卻還有大量化工企業管理人員和基層職工在日常生產工作中不重視消防安全,對火災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認為其離自己很遠,不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消防安全意識薄弱,最終造成化工企業火災事故頻繁發生。例如:吉安市海洲醫藥化工有限公司是研制開發生產六甲基磷酰三胺、環丙基甲基酮、對硝基芐醇丙二酸單酯、美海屈林萘二磺酸鹽等原料藥和中間體的專業廠家,在2020年11月17日,該公司發生較大爆炸事故,由于企業負責人和職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淡薄,在生產過程中處置廢液時措施不當,未按流程嚴格執行相關操作,導致廢液中的氯化苯受熱形成爆炸性氣體,轉料過程中產生靜電引起爆炸。
為了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更好地保障企業財產和職工人身安全,大部分化工企業制定了相關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但從制度執行效果來看,存在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等情況,無法保證消防安全。此外,大部分化工企業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建設不完善,針對制度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改革創新,制度建設缺乏針對性、可行性和科學性,導致化工企業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在實際應用中執行力薄弱。
從目前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開展情況而言,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消防安全主要管理部門對化工企業生產活動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處罰力度不夠,消防行政處罰沒有對化工企業的“痛點”做到精準打擊,導致一些化工企業在開展消防安全火災防控工作時經常存在“頂風作案”行為,給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的有效落實帶來了嚴重影響。
首先,開展消防器材專項檢查行動。對可移動和固定消防設施加大檢查力度,如檢查滅火瓶的滅火劑是否夠用、消防器材設施是否完好有效、用于消防方面,連接消防設備、器材,輸送消防滅火用水,氣體或者其他介質的管道材料安裝是否牢固、消防標識是否醒目等。同時,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管理規定,定期檢查化工企業配置的滅火器數量,一旦發現滅火器出現丟失或損壞問題,應第一時間補充和更換;針對處于臨期或過期狀態的滅火器,也應進行及時替換,并定期檢查消火栓的出水情況,消火栓、自救卷盤等是否配置齊全、有無生銹,消防水帶接口墊圈有無漏水現象,從而保證充足的給水量和穩定的給水壓力,保持戰時能用。此外,在生產車間消防用水方面,堅決杜絕消防用水與生產、生活用水混用,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必須滿足在火災延續時間內消防用水量的要求,消火栓的設置位置應滿足火災撲救要求。
其次,加強現代化消防設施設備建設,從而保障自身安全穩定運行。例如,在生產重點區域安裝智慧消防可視化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可視化消防管理平臺,不僅能夠對發現的消防安全事故做到及時預警,通過建立消防安全綜合評估模型,動態評估隱患等級,進行分級預警,還提高了化工企業消防應急反應能力,特別是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就可以完成消防處置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企業不僅有責任維護消防器材設施的完整好用,及時排除消防設施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較大安全隱患,對常見故障進行全面排查,還要制定設備臺賬管理制度,加強相關設施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針對設備出現問題能夠有賬可查,不斷優化設備管理制度,并做到自覺支持監督,主動接受監督,堅決配合監督,切實增強做好化工企業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消防安全放在各項生產活動的第一位,做到檢查到位、監督到位、責任到位,不斷強化消防安全檢查,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在化工企業生產活動中,必須要筑牢消防安全根基,基于消防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識不高等問題,應加強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不斷完善機制、進一步提升人員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和消防安全預防能力,切實提升化工企業管理層和廣大基層職工的消防應急能力,對存在的不正確操作行為予以及時糾正,做到精準發力,全力消除存在的各類火災安全隱患,認真開展消防安全隱患自查工作,對于發現的火災隱患,應組織人員開展相關排查工作,并對火災隱患進行集體討論,做出結論性判定意見,做到“舉一反三”,確保消防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為構筑化工企業消防安全“防火墻”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化工企業應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力度,確保每個環節都嚴謹有序、精準高效,按照上級有關消防工作的法規,文件和指示以及企業安全防火等各項管理規定制度開展,嚴禁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應與氧化性物質、酸性腐蝕品混合存放,各原料存放區域應張貼相對應的原料標識、警示標志和安全周知卡,在化工原料、廢料和產品儲存保管時必須在類別上進行嚴格限制,做好監督工作,以保證安全狀態。
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應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消防安全職責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并認真檢查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情況,例如: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檢查制度等。為了切實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應對火災處置與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等制度的可行性進行驗證,每季度開展一次應急救援演練,演練內容包括在火災發生以后,專職消防隊沒有到達火災現場以前,對剛發生的火災事故所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火災正確報警和火災正確疏散逃生方法以及檢查、總結,最后根據演練記錄進行總結講評,對存在的不足之處第一時間修改和完善預案。
化工企業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時,為了能夠在整體效果上得到提高,必須全面發揮出消防行政處罰的作用,特別是針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應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處置。部分化工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存在消防意識淡薄,消防安全管理混亂,對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認識等情況,甚至還會出現不積極配合消防管理部門開展的消防檢查工作的行為,針對這些問題,應對化工企業和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促使相關人員能夠主動配合消防管理部門開展消防檢查工作。在消防檢查中發現的一系列問題,消防管理部門應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對化工企業采取處罰措施。如果化工企業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特別嚴重,甚至威脅到了化工企業職工的人身安全,并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消防管理部門必須對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并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停止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可在生產設備上貼上封條,責令化工企業必須完成所有安全整改、排除所有消防安全隱患,并經過嚴格的復檢后才能復工。如存在消防問題反復出現、屢禁不止的,而且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進行安全整改的化工企業,則需要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以推動化工企業深入開展消防安全生產和消防檢查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災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在新形勢下,我國化工企業消防檢查工作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為了把消防檢查工作做深、做細,堅決遏制和防范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化工企業應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為企業干部職工開展消防安全常識培訓,以進一步提高企業干部職工消防安全知識水平,提升消防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并對消防設施、器材完好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認真抓好消防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確保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