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這期的“作家新視野”,有位來自寧夏的作家田鑫與我們見面,他將和前期大家已經熟悉的祁云枝一起,繼續在植物的世界里,與讀者共同尋訪歷史、汲取知識。祁云枝這次寫了一種樹的命運,此樹名楸,其存在年份可以上溯至地質年代四季冰川前,是經歷中國史前地質地貌結構變遷得以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古老活化石樹種之一。但令人遺憾的是,千年古樹的命運卻在村子整體搬遷后戛然而止。從周朝起就作為街道良木的楸樹,如今并未廣泛種植。古人的智慧,我們忽略了太多。田鑫為我們介紹了賀蘭山的蒙古扁桃,來自波斯的扁桃,以貼地的蟄伏姿態,在賀蘭山中深深扎根。雖是個外來客,它卻引領著賀蘭山的春天,極小的花,多簇的葉,枝丫朝天,燦爛的云霞色彩,給賀蘭山和三關口明長城,披上了絲絲柔情。唐朝至今的賀蘭山歷史,統統搖曳在迎風而起的花瓣中。
楊晨潔,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八十年代文學,曾參與國家重大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獲第七屆“陜西省文藝評論獎·優秀評論獎”,并在《揚子江文學評論》《南方文壇》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文學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