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丘陵小村、經濟薄弱村,到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揚州市“特色田園鄉村”,儀征市人大代表,馬集鎮方營村黨支部書記周丹回首一路走來的歷程,感慨頗深:“作為一名農村基層的人大代表,任何時候只有眼里望著村民、心里裝著村民、腦里想著村民,才能把群眾的利益體現好、維護好。”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方營村擁有茶田2000多畝,茶農200多戶,從前大片茶田只能采收一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周丹通過請教專家、拜訪名師,習得紅茶制茶技術。針對茶農種植的茶樹品種老化問題,周丹引進試種“黃金芽”,讓每畝茶田增收4500 元。為解決農村土地拋荒現象,周丹通過合作社流轉了3個村民小組土地400 畝,帶領村“兩委”和合作社農戶多次外出學習,探索形成了一套“大承包、小包干”的制度,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糧食產量,平均每畝增產超50斤。

發現“硒”這把金鑰匙源于2020年一次赴湖北恩施富硒農業示范基地的參觀,周丹近距離感受到了富硒種植的紅利。硒是人體內每日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于一般人而言,從飲食中補充硒是較為直接有效的途徑。讓周丹想不到的是,市面上普通大米的價格在2-3元/斤左右,而富硒大米則超過10元/斤。沒想到小小的硒元素竟讓稻米“身價”漲了好幾倍。此時,一本有關“硒”的“致富經”漸漸在周丹心中誕生。回來后,他迅速組織村“兩委”進行多方調研,通過邀請省農科院專家答疑解惑、深入示范基地實地考察、了解村民群眾參種意向等,最終決定種植富硒大米。依托合作社,種植富硒水稻500 畝,大米價格從原來的2-3 元每斤上升到7-8元每斤,成功打響了“陳敷”富硒大米品牌,并銷往周邊各大商超。在全面推廣富硒水稻的基礎上,周丹還順勢成立了綠盛茶葉專業合作社,種植富硒茶葉50畝,茶葉價格也從原來的每斤800元上升到1600元。
富硒大米、茶葉帶動農戶增收,種植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超8%,合作社還為附近大齡勞動力提供了百余個崗位,方營村逐漸蹚出一條從“富硒”到“富村”的新路子。
周丹的鄉村振興之夢并未止步于富硒產業,在他心中還有另一幅藍圖:發展鄉村全域旅游,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鄉村品質生活,端上致富“金飯碗”。周丹充分利用方營村毗鄰353省道、“旅游1號公路”的區位條件,組織全村干部群眾,通過提檔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力發展都市近郊休閑旅游業,建設村史展覽館、大鮑水庫等美化節點,打造“美麗馬集”等彩色稻田畫100余畝。隨著環境的打造提升,方營村得以引進了啤酒屋、網絡大電影拍攝基地等一批文旅項目,成功舉辦走進五彩稻田、新春大拜年、機插技能大比武、富硒綠楊春茶文化節等活動,每年吸引游客兩萬余人次。
為了履好職、盡好責,周丹在工作之余努力學習人大代表履職知識,學習優秀代表履職經驗,不斷提升自身履職能力。周丹表示,身在鄉村一線,就要做為農民代言、為富民盡力的人大代表,以實際行動投身鄉村振興大事業,讓村民在“硒”望的田野上更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