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匯能(廣東)能源有限公司 王 可
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每個環節都會涉及成本問題,因此需要對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成本控制目標,確保企業獲得更多經濟效益。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有相關人員都應該積極地投入進來,包括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等各方面人員。只有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從而達到預期效果。
由于工程建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所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情況也是不斷發生著改變的。要及時掌握這些變化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應對,以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不同階段所關注的重點可能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針對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調整。同時還需注意不能簡單套用固定模式或模板,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當某些特殊情況出現時,需要按照例外原則來處理,例如突發情況或不可抗力等。此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切忌盲目執行。
一是全面性原則。即對整個工程項目從決策階段到竣工結算全過程中發生的所有費用都應納入考慮范圍,不能有遺漏和疏忽;二是重要性原則。即要抓住影 響項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如人工費、材料費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三是適應性原則。即針對不同類型的項目采用相應的成本控制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四是經濟效益原則。即通過合理降低項目成本來提高企業利潤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五是責權利相結合原則。即將責任與權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確各方職責并嚴格落實到位;六是節約原則。即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或收益;七是例外管理原則。即當某些特殊情況出現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變通辦法或調整計劃。
一是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在項目啟動前,應對項目可行性進行研究,明確項目建設規模、技術路線等基本信息,同時開展市場調研,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競爭對手狀況,以此作為后續工作的依據。
二是合理編制投資概算。通過收集相關資料數據,結合類似項目經驗,預測項目未來收益水平,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初步投資額度,再經過評審論證或審批程序后方可正式立項。
在確定目標成本之前,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通過充分調研和技術經濟論證后,可以得出該項目是否可行,從而為后續工作提供依據。同時還要考慮到市場情況以及競爭對手等因素,綜合判斷出項目的合理盈利水平。此外,還需制定詳細的投資計劃,包括建設周期、資金來源、人員配置等方面內容,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目標成本的確定應當以企業戰略規劃為基礎,結合市場需求及行業發展趨勢,并且與企業內部資源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目標成本的科學性和可實現性。
目標成本一旦確立,就成為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和標準,不得隨意調整或更改[1]。同時,還需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將其納入績效管理體系,以此來推動全員參與、全面管控。某市電力2011~2017年光伏項目及風電項目控股容量如圖1所示。

圖1 某市電力2011—2017年光伏項目及風電項目控股容量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能源項目主要包括風機和光伏兩個方面。其中,風機是指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設備;而光伏則是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其核心部件是晶體硅電池板。在這兩種類型中,風機的技術相對成熟一些,但也需要較高的投資額度;相比之下,光伏的建設周期短,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因此更適合于小規模的應用場景。
具體來說,新能源項目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前期投入費用,如土地租金、基礎設施建設費等;二是研發試驗費用,即對風力發電機組及逆變器等設備進行設計、制造、安裝調試所需的費用;三是運維管理費用,主要涵蓋了機組運行維護、人工工資以及備用配件更換等方面的支出;四是稅費及其他費用,包含了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關稅等各項稅收以及其他可預見的費用。
針對成本構成,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降低項目總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例如,通過優化設計方案減少初期投入;加強與供應商合作實現批量采購;合理安排生產進度以縮短交貨時間等。
為了有效地降低新能源項目的總成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成本控制措施。
第一,在項目決策階段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項目投資和運營產生的影響,并進行全面細致的技術經濟論證,以確保項目能夠獲得預期收益。第二,優化設計方案,選擇合適的設備及材料供應商,從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第三,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按照工程質量標準要求組織生產,避免因返工等原因造成的窩工損失。第四,合理安排建設期間的各項工作任務,充分利用時間窗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第五,強化合同履約意識,及時處理好各類索賠事宜,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第六,建立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預案,防范不可預見性事件給項目帶來的不利影響[2]。第七,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第八,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不斷拓寬視野思路,促進共同發展進步。可再生能源并網前后發電成本如圖2所示。

圖2 可再生能源并網前后發電成本
某公司擬在X 地區投資建設一個風力發電場,總裝機容量為50MW。該項目采用的是“直驅式”永磁同步發電機組,年設計發電量為3927萬kWh。同時,還配套建設一座占地面積約8hm2的光伏電站,其主要設備包括雙軸跟蹤支架、單軸跟蹤支架、逆變器等。其中,光伏陣列采用了固定傾角方式,安裝間距為6m×6m。本期工程預計于2018年底建成并網發電,投產后將實現年均發電收入約3927萬元。
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以便更好地掌握其實際運營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從而能夠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策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本文選取該項目作為案例,旨在通過對其全過程的成本控制與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該項目在前期準備階段,主要涉及土地征用和林地使用等方面的問題。由于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需要占用一定面積的農田或林地進行施工建設,因此需要與當地相關部門協商并獲得相關批復文件后才能開展工作。同時,還需對征地費用及林地補償費用進行合理測算和評估,以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損失。此外,還應充分考慮風能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及地形地貌特點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風機機位布置方案,確保發電量最大化。
針對此類問題:首先,積極主動地向當地有關部門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及時獲取相關政策支持;其次,加強與林業局等單位的溝通聯系,深入了解當地的土地利用規劃和森林保護規定,爭取更多的土地征用權限;最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風機機位布置方案,盡可能減少土方工程數量,降低工程造價。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有效地控制了項目前期準備階段的各項成本支出,為后續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3]。
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
第一,要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環境和條件,合理安排工期,優化資源配置。例如,可以采用平行交叉等方式來縮短工期。
第二,加強與設計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第三,要做好材料采購工作,選擇合適的供應商,確保物資質量符合要求且價格合理。
第四,要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分工,提高人員素質,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開展。
此外,還應當注意到一些細節性問題,如設備安裝時需按照相關標準規范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導致設備損壞或影響使用效果;同時,要重視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確保工程整體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通過一系列舉措,可有效降低該項目建設階段的總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需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并不斷改進,以進一步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在該項目的運營期間,由于風機和光伏發電量不穩定,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維護保養。為了降低運維成本,公司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專業化維修隊伍,負責設備的日常檢修與維護;二是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遠程監控和故障診斷,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三是加強備品備件管理,確保設備正常運行所需配件充足且價格低廉。通過此類措施,不僅有效地減少了設備故障率和事故損失,還大幅提高了設備利用效率,從而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此外,公司還積極開展節能降耗工作,使用高效節能燈具替換傳統低效照明燈具,進一步降低了能耗水平。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營模式以及精細化的成本管控策略,該公司成功地將風電和光伏電站的投資效益最大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
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首先,應當充分考慮到前期規劃階段所涉及的各項費用,包括勘察設計費、工程監理費等。同時還要合理地分配各類資源,確保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此外,還需加強施工環節的管控力度,嚴格按照預算計劃執行工作任務,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現象。
針對該項目的運營維護階段,同樣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障項目正常運行,實現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控制目標。
本文通過對某公司的實際案例進行研究,從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在建設和運營風電、光伏發電站時所需要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同時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