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秋穎
扎堆的主播們,不僅長時間占據好的位置,而且不停地說話互動,也會影響游客體驗。
當一曲《陽光開朗大男孩》的背景音樂響起,“西直門三太子”萌蘭的出場總能迎來一片尖叫。偷鑰匙、遮監控、翻墻越獄,活潑好動的萌蘭,自“出道”就收獲了大量粉絲,短視頻平臺上的剪輯視頻比比皆是,無疑是北京動物園的“頂流”。
不過,在萌蘭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時,也招來了主播扎堆。在北京動物園熊貓館,“西直門三太子”熊貓萌蘭的戶外活動場,游客們經過長時間排隊進場后,卻發現玻璃外墻中心的幾塊“黃金位置”,已經被好幾位主播占據。因此,游客們往往只能站在他們身后,舉著相機從主播們的腦袋頂上拍攝萌蘭。有的主播通過直播收禮物,還有的主播甚至帶起了貨。對于這種行為,園方只能無奈表示沒有相關規定去約束。
若是有序排隊,輪流參觀無可厚非,但事實是,主播們“盤踞”最前排的位置,架上相機就“不挪窩”了。這顯然已經影響了普通游客的參觀權益,破壞了正常的游覽秩序,園方不能“因為主播都是個人,與動物園沒有關系”,就疏于管理。打開直播平臺就不難發現,現在很多主播拍熊貓收禮物,甚至還會直播帶貨,這相當于在景區“擺攤”經營了,已經屬于商業行為。景區不禁止直播,并不意味著就沒有管理規范直播的職責。
事實上,不只是北京動物園的萌蘭,這種無序的直播現象并不少見。此前,在三亞大東海景區也曾被無序直播“大煞風景”,“十步一主播,播什么的都有”,一些直播團隊在景區公共區域搭建直播場地及直播支架,影響公共秩序不說,還公然地讓游客、路人遠離直播設備。最終,當地不得不出臺綜合整治的公共方案,加強對直播現場的監督管理。
游客買門票進景區參觀游覽,有權利享受應有的游覽權益。扎堆的主播們,不僅長時間占據好的位置,而且不停地說話互動,也會影響游客體驗。怎么管理,如何平衡好主播和游客的權益,應該有一攬子管理辦法。園方理應加強巡查監管,維持觀看秩序,對于長時間“不挪窩”的主播予以提醒、勸離,不妨礙普通游客游覽與參觀應是底線。
主播直播在某種程度上,能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和熱度,也為景區吸引更多關注和游客。所以,很多景區對主播直播持歡迎態度,只要沒有引發糾紛,對一些不文明直播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須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犧牲了普通游客的游覽體驗,如若一味放任,最終損害的仍是景區的聲譽和形象。
當網絡直播越來越多地介入公共空間,公園街頭也有主播直播的身影,一點“小糾紛”也屢屢通過鏡頭放大成“大事件”,這也考驗著當地的管理水平。
那些負有管理職責的單位、人員,面對這些新問題,需要積極應對、管理升級,制定貼合實際的管理規范,對動物園“霸位”等不當直播行為,予以及時制止,方能維護公序良俗、確保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