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報道,日本將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外界對這一計劃的反對將對包括海產品和化妝品在內的日本關鍵出口產品構成風險。
報道稱,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都是日本商品的主要進口地,這里的官員重申了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擔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特區政府會實時采取管制措施,包括收緊日本高風險縣份的水產品的進口管制”。
報道指出,日本的農產品和海產品出口去年上升到創紀錄的水平。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所涉及的體量相當于約500個奧運會標準游泳池的容積。

加拿大跨部門林火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加全國有1119處森林火場在燃燒,其中半數以上處于失控狀態。
該中心數據顯示,加拿大今年以來已發生超過5600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已超過13.1萬平方公里,持續打破歷史紀錄。西海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火勢最為嚴重,目前燃燒失控的火場數量約占全國總數的四分
之一。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說,預計今年的林火季和旱災時間將長于往年,有些地區可能會出現飲用水短缺情況。林火已造成創紀錄的損失,農牧業也因此嚴重減產。
研究人員在內蒙古大青山發現吐魯番獸屬新種化石“九峰吐魯番獸”,距今約2.55億至2.52億年,這也是目前發現的首個2.5億年前既在熱帶又在溫帶分布的二齒獸類屬。

對于那些鐘愛巧克力的人來說,現在可能有些讓人失望的消息:巧克力的價格有可能會上漲!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巧克力的關鍵原料可可價格近來飆升至12年以來的最高點。根據最新的俄羅斯新聞報道,全球可可供應的減少導致其價格上升至每噸3552美元。
可可的主要生產地在西非,然而該地區的產量正在面臨下滑的危險。今年頻繁的極端天氣和俄烏緊張局勢引起的化肥價格上漲,已使科特迪瓦和加納的農民減少了化肥使用,進一步影響了這兩個全球可可大國的產量。
由于可可的產量減少和價格上升,全球知名巧克力制造商如瑞士蓮和好時食品公司都已表示產品價格將進一步攀升。

美國航天局8月14日公布的最新分析顯示,2023年7月為自1880年有全球氣溫記錄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
美航天局戈達德航天研究所通過數萬個地面溫度計量站以及船載和浮標儀器獲取的海面溫度數據匯總氣溫記錄。數據顯示,2023年7月的平均氣溫比有記錄以來任何7月的平均氣溫都高,比1951年至1980年的7月平均氣溫高1.18攝氏度。數據顯示,南美洲、非洲北部、北美洲和南極半島的部分地區升溫幅度尤其大,7月平均氣溫比同期長期平均氣溫高約4攝氏度。這體現了全球變暖的長期趨勢。

恒星進入老年階段后會膨脹為紅巨星,吞噬掉其“擴張”之路上遇到的任何物質,包括行星。美國科學家在《自然》期刊刊載的論文中宣布,他們首次觀測到恒星吞噬行星。
論文中介紹,這顆恒星位于銀河系天鷹座附近,距離地球約1.2萬光年。它年齡約是太陽的兩倍,有100億年左右的歷史。被吞噬的行星屬于熱木星。隨著這顆行星墜入恒星核心,恒星外層被炸開,在接下來一年里以冷塵埃形式沉積下來。
依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地球在約50億年后也將面臨同樣命運。而地球被吞噬前將“非常不適宜居住”。“我們看到的是地球的未來。太陽噴出一些物質、突然變亮,然后在它的周圍形成塵埃,最后‘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