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洋
經濟新聞與投資理財
一、經濟新聞
經濟新聞是新近發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經濟活動或經濟工作事實的報道,是有關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一切經濟領域新聞的總稱。經濟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濟新聞包括經濟消息、經濟通訊、經濟調查報告和經濟時事評論等文種;狹義的經濟新聞專指經濟消息。
經濟消息是對當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或具有一定影響的事實所作的簡要的報道。經濟消息從反映的范圍來說,是有關經濟領域中的各種事情;從時間上來說,是近期出現的事情;從內容上來說,必須是有價值的事情,否則,即使是新近發生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夠成為消息。
國內對經濟新聞的定義有“經濟事實”說、“經濟信息”說和“經濟選擇”說。聯系新聞學的研究對象,經濟新聞的定義應該是:經濟新聞是人類社會最新的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最新的自然經濟現象的報道。
二、投資理財
“理財”一詞,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興起,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不斷豐富和國民總體收入的不斷增長,理財觀念逐漸被大眾接受,理財品種分為個人理財和個人欠債。個人理財品種包括外匯、股票、基金、債券、存款和保險,個人欠債包括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
三、經濟新聞與投資理財的關系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經濟新聞與投資理財雖是兩個互不相關的概念,但二者存在一定的關聯關系,經濟新聞會影響到人們的投資理財行為,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
經濟新聞對投資理財的影響
由于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決定了人民群眾對新聞較高的認可度,同時由于主流新聞出自官方,如央視的《新聞聯播》和各級政府的官媒報紙,每天都在產生大量新聞。所以一般情況下人民群眾對新聞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一、官媒新聞對投資理財的影響
正因為人民群眾對新聞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的高度認可,所以經濟新聞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民群眾投資理財的晴雨表和指向燈。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他炒股的秘訣,就是每天晚上準時看《新聞聯播》,重點關注經濟播報,只要是《新聞聯播》播報哪個行業利好的信息,第二天該行業的股票一定會上漲,只要是《新聞聯播》播報哪個行業利空的信息,第二天該行業的股票一定會下跌,他就是根據這一法則進行股票買賣的,并且時常盈利。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官媒的新聞影響到人們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人們投資理財的行為,成為人們經濟生活的一部分。
二、自媒體新聞對投資理財的影響
隨著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的普及,自媒體越來越深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人民群眾都可以運用新媒體平臺發表自己的新聞,這種新聞對其他人的經濟行為也產生了引導作用。如筆者2019年的一部作品《五個音樂人悠揚著這座城市》獲得了河南省電視新聞大賽獎后,在許昌廣泛傳播,這個作品中的一號人物是筆者中學時期的二胡老師,由于受這部作品的影響,許多家長在對小孩進行教育投資時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小孩送到了那位二胡老師那里學習二胡,筆者的二胡老師見到筆者后,說筆者的作品就是一個活廣告,給他送來了生源,也帶來了經濟收入。這說明,好的自媒體作品,就是一則好的經濟新聞,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作出投資選擇,從而影響了人們的經濟行為。
三、虛假新聞對投資理財的影響
正因為新聞影響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經濟活動,所以甄別新聞的真實性顯得日益重要。虛假的新聞會給人民群眾帶來負面影響乃至造成經濟損失。有的不法商人利用人民群眾對新聞的信賴心理,冒充官媒發布虛假信息,騙取人民群眾的資金,給人民群眾帶來經濟損失。如2022年,網上一則以“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戰略辦公室”名義印發的所謂《共同富裕專項補助資金撥付實施方案》,誘導網民加入有關微信群或下載APP,承諾網民只要付款即可參與領取與付款金額相符金額紅利的活動。事實上,“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戰略辦公室”這一機構是虛構的,《共同富裕專項補助資金撥付實施方案》也是假造的。但一些群眾信以為真進行了投資,結果造成財產損失。
正確把握經濟新聞與投資理財的關系
一、人民群眾要對經濟新聞認真甄別
既然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大量接觸到經濟新聞,而在自媒體時代新聞的真實性又難以簡單辨別,因此,人民群眾在接觸到經濟新聞時,首先要理性甄別,分析其合理性,辨別其真偽性。要時刻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摒棄占便宜思想,對一些明顯的誘導性經濟新聞,“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或者到權威機構進行咨詢,以判別真假,只有這樣,才能夠去偽存真,使經濟新聞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經濟生活。
二、主管部門要加大對虛假經濟新聞的打擊力度
主管部門要強化對經濟新聞的管理,網信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經濟新聞的監測甄別,發現虛假經濟新聞要及時予以屏蔽處理;公安部門要加大對網絡經濟犯罪事項的偵查力度,對查出的經濟犯罪團伙要嚴懲不貸,提高犯罪團伙的犯罪成本,以遏制虛假網絡信息的傳播,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網民在發現虛假的經濟新聞后,要第一時間向主管部門反映,或撥打舉報電話,形成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共同打造風清氣正的新聞宣傳環境。(作者單位:許昌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