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摘要:為了解祁連山高寒牧區的羔羊育肥效果,給建立天祝縣高寒牧區肥羔生產優化體系提供技術支撐。選擇甘肅高山細毛羊和波德代(♂)×甘肅高山細毛羊(♀)F1代羔羊(簡稱波甘F1代)各40只,進行為期60 d的全舍飼高效育肥,系統觀測育肥期內2個群體的4類生長結果、5個屠宰性能指標和6個肉品質指標,計算育肥經濟效益。結果表明,經60 d短期育肥,波甘F1代平均日增重213.5 g/只,胴體重18.1 kg,屠宰率49.7%,均優于甘肅高山細毛羊。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的熟肉率、肉色、剪切力、失水率和pH均無明顯差異(P > 0.05)。波甘F1代的大理石紋評分為3.73,顯著高于甘肅高山細毛羊的2.86(P < 0.05)。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育肥期內的純收入分別為308.2、182.0元。可見,2個群體經60 d的短期育肥,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且波甘F1代在育肥期內的生長結果和屠宰性能均優于甘肅高山細毛羊。
關鍵詞:甘肅高山細毛羊;波甘F1代;全舍飼育肥;生長結果;屠宰性能;肉品質;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826.9?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3)08-0750-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8.013
Analysis on the Fattening Performance of Gansu Alpine Merino Sheep
and the Hybrid Lambs
SHEN 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ttening performance of lambs in alpine pastoral area of Qilian Mountain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stablishing an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fattening lamb production in the alpine pastoral areas of Tianzhu County, 40 Gansu alpine merino lambs and 40 F1 lambs from Borderdale(♂) × Gansu alpine merino(♀) (F1 group) were selected to fatten for 60 days in feedlot. 4 growth indexes, 5 dressing performance indexes and 6 meat quality indexes were measured in these 2 groups, and economic benefits were also calculated when fattening was finished.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hort-term fattening period of 60 days, the average daily gain, carcass weight and dressing percentage in F1 group were 213.5 g/head, 18.1 kg and 49.7%,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l superior that those in the alpine merino group.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cooking percentage, meat color, shear force value, water loss percentage and pH value between F1 and Gansu alpine merino groups were detected(P > 0.05). However, marbling score of F1 group(3.7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ansu alpine merino group(2.86) (P < 0.05). The net income of F1 and Gansu alpine merino lambs during 60 days of fattening period were 308.2 RMB and 182.0 RMB,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wo groups obtained significant effect upon 60 days of fattening, but the fattening and dressing performance of F1 lamb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ansu alpine merinolambs.
Key words: Gansu alpine merino; F1 lamb; Feedlot fattening; Growth performance; Dressing performance; Meat qudity; Economic benefit
收稿日期:2022 - 09 - 29;修訂日期:2023 - 03 - 26
基金項目:甘肅農業大學自列課題(GSAU-ZL-2015-033)。
作者簡介:沈? ?慧(1978 — ),女,上海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畜牧及農產品加工與貯藏。Email:shenhui263@163.com。
羔羊肉(lamb)是指周歲以內的羔羊生產的羊肉,具有胴體瘦肉含量高、膻味小、肉質細嫩、微量元素和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及脂肪含量低等諸多優點,因此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主要羊肉生產國均以生產羔羊肉為主[1 ],同時也非常重視育肥技術在羔羊肉生產中的應用,通常將羔羊育肥一段時間,使胴體重達到一定標準后才上市生產肥羔肉。肥羔肉是發達國家銷售和出口的主要羊肉類型,其中市場占比最大的為6月齡左右、胴體重達15~20 kg的肥羔。新西蘭和美國的肥羔肉在羊肉總量中的占比達到80%以上,澳大利亞也達到75%。不同發達國家要求的市售肥羔胴體重也不相同。例如,新西蘭和英國等國家生產的標準化肥羔的胴體重為15~18 kg,而荷蘭和美國則要求肥羔的胴體重為24~27 kg。同時,在羔羊肉生產中,人們也非常重視雜交改良的作用。據研究,30%~60%羔羊肉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增加來源于雜交。二元雜交、三元雜交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肥羔肉生產中[2 - 4 ]。
天祝縣是甘肅高山細毛羊核心產區之一,也是甘肅省重要的肉羊生產區域之一。該縣有6.22萬hm2天然草原,境內海拔2 600 m以上,屬于高寒牧區。主要飼養的家畜有甘肅高山細毛羊和天祝白牦牛,其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草食畜牧業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21世紀以來,由于羊毛價格疲軟、羊肉價格持續上漲,天祝縣從新西蘭等國家先后引入了波德代、無角陶賽特等國外肉羊品種,用于雜交改良甘肅高山細毛羊,取得了明顯效果,形成了數量眾多的雜種群體[5 ]。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除在冬春嚴寒季進行少量補飼以外,當地牧民終年在天然草場對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雜種羊進行放牧,這種飼養管理模式未能充分發揮羔羊生長潛力,也影響了肉羊的養殖效益。我們以甘肅高山細毛羊以及天祝縣分布數量較多的1個雜種群體為研究對象,采用全舍飼方式,進行為期60 d的短期育肥,觀測羔羊的生長性能、屠宰結果,測定肉品質指標,計算育肥期的經濟效益,以期建立天祝縣高寒牧區肥羔生產的優化體系,為祁連山高寒牧區的肥羔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羔羊
在甘肅省天祝縣,選擇波德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術對甘肅高山細毛羊母羊進行配種,形成波德代(♂)×甘肅高山細毛羊(♀)F1代羔羊(簡稱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純繁羔羊2個實驗群體。選擇3.5月齡(剛斷奶)、健康、體重接近的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各40只進行全舍飼育肥。
1.2? ?飼養管理條件
對供試羊只首先進行驅蟲和藥浴,之后進入12 d的預實驗,最后進入60 d的正式育肥期。全舍飼育肥的精料補充料配方為62%玉米、9%胡麻餅、8%大豆粕、0.5%預混料、1%食鹽、19%小麥麩皮、0.5%石灰石,該配方的營養水平為消化能13.46 MJ/kg、干物質851.7 g/kg、粗蛋白質158.7 g/kg、鈣32.9 g/kg、磷4.4 g/kg。飼喂的粗飼料以青貯玉米為主,同時輔以農作物秸稈和干草等[6 ]。供試羊只自由飲水,自由采食粗飼料。
參照農業行業標準《肉羊飼養標準》(NY/T816 — 2004),確定個體的精料補充料飼喂量[7 ]。每隔15 d,早晨空腹時稱取羊只重量,根據體重及時調整精料補充料飼喂量。
1.3? ?觀測性狀
1.3.1? ? 生長結果? ? 在育肥實驗的第1天、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育肥結束),稱取所有供試羊只的空腹體重,計算每只羊在60 d育肥期內的平均總增重和平均日增重。
1.3.2? ? 屠宰性能? ? 育肥結束后,從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中各隨機選擇15只羔羊進行屠宰試驗,測定眼肌面積[8 ]、宰前活重、GR值[9 ]、胴體重,計算屠宰率[10 ]。要求被選個體體重與所在群體平均體重無明顯差異(P > 0.05)。
1.3.3? ? 肉品質? ? 根據《中國養羊學》中的說明[11 ],測定剪切力、pH、熟肉率、肉色、大理石紋和失水率等肉品質指標。為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本做3個技術重復。
1.4? ?數據分析
用Excel 2016整理生長結果、屠宰性能和肉品質等實驗數據,用SPSS 16.0統計分析測定數據,所有數據均為每只羊的平均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育肥效果
由表1可知,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的育肥始重無顯著差異(P > 0.05)。育肥60 d后波甘F1代較甘肅高山細毛羊的體重育肥末重極顯著增加4.4 kg,總增重增加4.3 kg,平均日增重增加71.6 g(P < 0.01)。說明短期育肥后波甘F1代的增重效果好于甘肅高山細毛羊。
2.2? ?屠宰性能
通過表2可以看出,波甘F1代的宰前活重、胴體重、屠宰率、GR值和眼肌面積均高于甘肅高山細毛羊。其中波甘F1代的胴體重為18.1 kg,較甘肅高山細毛羊高2.7 kg(P < 0.01);屠宰率為49.7%,較甘肅高山細毛羊高2.5個百分點;GR值較甘肅高山細毛羊高0.2 cm;眼肌面積較甘肅高山細毛羊高3.4 cm2。即經60 d的短期育肥后,波甘F1代的屠宰性能更優。
2.3? ?羊肉品質
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間的熟肉率、肉色、剪切力、pH和失水率無顯著差異(P > 0.05)。但是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羊肉間的大理石紋評分差異顯著(P < 0.05)。波甘F1代羊肉的大理石紋評分為3.73±0.19,遠高于甘肅高山細毛羊肉的2.86±0.27。
2.4? ?育肥純收益
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育肥期的平均增重分別為12.8、8.5 kg,按照當前肉羊活重市場價38元/kg計算,在60 d的育肥期內,2個群體中每只羊的總收入分別為486.4、323.0元(表3)。育肥期內,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每天分別開支飼料費、加工費、防疫費、水電費等育肥成本2.97、2.35元/只,60 d支出178.2、141.0元/只。在60 d育肥期內,波甘F1代純收入為308.2元/只,甘肅高山細毛羊為182.0元/只,波甘F1代較甘肅高山細毛羊收益增加126.2元/只。
3? ?討論與結論
1 — 5月齡是羔羊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此時若能提供充足的營養需求,羔羊則可以獲得較快的生長速度。本研究以3.5月齡(剛斷奶)的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羔羊2個群體為研究對象,根據育肥地的飼草料資源狀況以及羔羊的營養需求,設計了為期60 d的全舍飼育肥。結果表明,波甘F1代和甘肅高山細毛羊在育肥期內的平均日增重分別為213.5、141.7 g/只,與王繼卿等[12 ]在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雜種羊上的育肥效果基本一致,好于李少斌等[13 ]和曹永林[14 ]在甘肅高山細毛羊中的育肥效果。王繼卿等[12 ]對斷奶后的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3個雜種群體進行了60 d的全舍飼育肥,發現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雜種羊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別為144.2 g/只和149.8~200.5 g/只。李少斌等[13 ]和曹永林[14 ]發現,在全舍飼育肥條件下,甘肅高山細毛羊平均日增重分別為91.0 g和121.6 g。這種差異可能與試驗使用的精料補充料配方和飼養管理方式等有關,營養物質變化快(由母乳轉變為飼草料)、內臟器官發育速度、放牧牧草營養價值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羔羊斷奶后會發生斷奶應激,生長速度會明顯降低。 祁玉香等[15 ]在天祝縣高寒牧區發現,在無補飼的天然放牧條件下,110日齡斷奶的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雜種羊斷奶后日增重僅分別為32.9 g/只和49.1~65.5 g/只。本研究表明,將斷奶后的甘肅高山細毛羊及其雜種羊進行短期高效育肥,可以充分發揮羔羊的生長潛力,將平均日增重由正常放牧的32.9~65.5 g/只提高到141.7~213.3 g/只。
品種不同,羔羊的生長速度和產肉性能也不同。甘肅高山細毛羊是甘肅省培育的、分布于高寒牧區的一個毛肉兼用細毛羊品種,該品種的產毛量、毛直徑、毛長等產毛性能良好,但產肉性能相對不高,因此當地引入了國外優良肉用品種對其雜交改良。本研究表明,經波德代雜交改良后形成的波甘F1代充分發揮了雜種優勢,其育肥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體重、屠宰率和育肥經濟效益均高于同齡同種飼養方式下的甘肅高山細毛羊。例如,與甘肅高山細毛羊相比,波甘F1代在60 d的育肥期內胴體重為18.1 kg,提高4.3 kg;屠宰率49.7%,提高2.5個百分點。除了提高產肉性能以外,波德代也改善了甘肅高山細毛羊的肉品質[16 ]。波甘F1代的大理石紋值為3.73,表明它們的肌肉里含有適量的肌內脂肪,即該群體的羊肉多汁性較好;甘肅高山細毛羊的大理石紋值為2.86,即肌肉中的大理石紋較少,肉的多汁性較差。波甘F1代的育肥純收入也較甘肅高山細毛羊高126.2元/只。前人也發現雜種羊的育肥效果好于純種的甘肅高山細毛羊。李少斌等[13 ]發現在育肥期內,特克塞爾與甘肅高山細毛羊的雜種羔羊的胴體重較甘肅高山細毛羊純繁羔羊高3.6 g,嫩度、熟肉率和系水力也好于甘肅高山細毛羊純繁羔羊。王繼卿等[12 ]也發現以澳洲美利奴、邦德和特克塞爾作為父本,對甘肅高山細毛羊雜交形成的3個雜種群體,其全舍飼育肥效果好于甘肅高山細毛羊純種羔羊。其他研究團隊的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結論[15 - 17 ],均發現雜種羔羊在育肥期內的生長結果和屠宰性能要好于當地的綿羊品種。
甘肅高山細毛羊現存欄200萬只以上,主要分布于甘肅省肅南縣和天祝縣等高寒牧區,是當地農牧民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當地農牧民仍以天然放牧(只在冬春季節少量補飼)養殖模式飼養,未能充分發揮羔羊生長潛力。建議當地農牧民轉變飼養模式,對斷奶羔羊或體重較小的羔羊進行短期育肥,以提高羊只個體的產肉性能和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 陸昌華,王華江,胡肄農.? 動物及動物產品標識技術與可追溯管理[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王繼卿,李少斌,周智德,等.? 不同雜交組合6月齡羔羊生長及產肉效果分析[J].? 畜牧與獸醫,2010,42(7):37-40.
[3] 張潔慧.? 河西地區肉羊生產雜交模式篩選試驗研究[J].? 畜牧與獸醫雜志,2022,41(6):28-32.
[4] 張? ?博.? 不同雜交組合肉羊生產性能及日糧最佳蛋白水平的研究[D].? 武漢:武漢輕工大學,2023.
[5] 王繼卿,胡? ?江,周智德,等.? 天祝縣高寒牧區羔羊雜交生產和出欄時間研究[J].? 畜牧獸醫雜志,2015,
34(5):11-15.
[6] 袁群英,肖占文,鄂利鋒,等.? 鹽堿地紫花苜蓿品種篩選及耐鹽性比較[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1):36-4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肉羊飼養標準:NY/T816 — 2004[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8] 何鵬飛,梁? ?龍,賀? ?鑫. 非遺傳因素對6月齡羔羊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積的影響分析[J].? 草食家畜,2022,217(6):9-16.
[9] 蔣芳芳.? 特哈雜交二代綿羊胴體脂肪性狀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D].? 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22.
[10] 王嘉厚,海? ?龍,郭立宏.? 不同三元雜交組合6月齡羔羊生產性能的研究[J].? 現代畜牧科技,2022,
86(2):19-20.
[11] 趙有璋.? 中國養羊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12] 王繼卿,周智德,李少斌,等.? 高寒牧區羔羊育肥效果分析[J].? 畜牧與獸醫,2011,43(4):41-43.
[13] 李少斌,周智德,王繼卿,等.? 高寒牧區養殖小區羔羊冷季育肥模式研究[J].?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4,35(2):44-47.
[14] 曹永林.? 高寒牧區肉用羊與甘細羊雜交后代舍飼育肥試驗[J].? 中國草食動物,2010,30(5):40.
[15] 祁玉香,余忠祥.? 薩福克和陶塞特羊與藏羊雜交一代羊的生長育肥試驗[J].? 中國畜牧獸醫,2007,34(7):140-142.
[16] 孫曉萍,劉建斌,張萬龍.? 陶賽特、波德代與甘肅本地綿羊雜交群體生長發育比較研究[J].? 畜牧與獸醫,2011,43(4):41-44.
[17] 馬秀紅,王躍忠,娘吉先,等.? 陶塞特羊與土種藏羊雜交一代羊的生長育肥試驗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2008,35(6):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