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群體夸耀方式對旁觀者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旁觀者的被挑釁感和群體認同的作用 *

2023-09-14 08:28:44倪士光夏志遠田午林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實驗評價研究

高 陽 倪士光 夏志遠 田午林

(1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安 710127) (2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深圳 518055)(3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航空學院,悉尼 2052)

1 引言

互聯網的高度普及為不同的社會群體成員參與表達帶來了便捷,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群際間觀點的碰撞。一些針對某一群體的夸耀言論常常引發言論沖突,甚至升級為針對夸耀者個人的謾罵詆毀、人身威脅等網絡攻擊行為(金童林 等,2018; Chen et al., 2017)。為何人們熱衷于夸耀自己所屬的群體?又為何針對群體的夸耀會引發對夸耀者個人的攻擊行為呢?

盡管當前針對群體夸耀的原因及其社會影響的研究有限,但針對自我夸耀的大量研究提供了啟示。傲慢假說(the hubris hypothesis)理論(Hoorens et al., 2012)指出,雖然人們大都持有自我優越信念,但當個體公然地表達這種信念,或使用積極修辭強調和夸大自己的優秀(自夸)(Dufner et al.,2019)時,可能會帶來消極的社會結果(Steinmetz et al., 2017)。特別是那些通過與他人比較凸顯自我優越的顯性自夸(如,“我比他人更好”),相比于單純的自我積極陳述(如,“我很好”) 的隱性自夸,會讓旁觀者覺得自夸者對他人(包括旁觀者本人) 有蔑視的看法,繼而對自夸者產生消極態度(van Damme et al., 2017)。

那么,傲慢假說理論是否可以用來解釋網絡互動中由群體夸耀言論引發網絡攻擊行為的現象呢?首先,個體進行群體夸耀與自我夸耀具有一致的心理基礎,一個人所屬的社會群體是其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Choi & Hogg, 2020; Hogg et al., 2017),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對其所屬群體的評價(DeMarco & Newheiser,2019),在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尤為如此(陳慧 等,2010);因此,個體對自己所屬的群體也存在優越信念(Chow et al., 2008),也會通過群體夸耀增強自我概念(Paolini & McIntyre, 2019)。其次,盡管現有傲慢假說理論的研究主要關注對自夸者的消極態度,但在網絡情境下,消極態度更有可能升級為攻擊行為:一方面,網絡互動的匿名性會降低個體的責任感和自控力,導致個體攻擊性增強(Li,2007);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互動方式的特殊性,網絡攻擊基本上都是“言語”攻擊(Kowalski et al.,2014),基本消解了“消極態度”升級為“攻擊行為”的成本(Patchin & Hinduja, 2015)。

因此本研究從傲慢假說理論入手探討群體夸耀引發網絡攻擊的心理機制,類比于傲慢假說理論發現的隱性/顯性自夸的不同社會影響(Hoorens et al., 2017),探討在網絡情境下,相比于僅僅表達對自己群體積極評價的隱性群體夸耀(“我們很好”),通過與其他群體進行比較凸顯自己群體優越的顯性群體夸耀(“我們比其他群體好”),是否更易引發旁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其內在機制是怎樣的?

傲慢假說理論針對自夸的研究發現,面對顯性自夸時,旁觀者會推測顯性自夸者的比較對象包含自己,認為顯性自夸者對他本人有蔑視的看法(Alicke, 2007; Hoorens et al., 2017),因而感覺受到了挑釁(van Damme et al., 2016),繼而攻擊顯性自夸者(van Damme et al., 2017)。這是由于人們普遍存在著“自我中心偏差”,會將他人的泛指對象具體到自己身上,這一現象在網絡互動中尤為常見,被稱為“唯我論內射”(Suler, 2004)?;诖?,本研究推測,當面對顯性群體夸耀時,旁觀者也會推測夸耀者比較的對象包含自己所在的群體,認為夸耀者蔑視他所在群體。而由于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很大程度取決于社會對其所屬群體的評價(DeMarco & Newheiser, 2019),因此對其所屬群體的蔑視很可能會使旁觀者感到自己受到了挑釁。綜上,本研究提出假設1:網絡互動中,相較于隱性群體夸耀,顯性群體夸耀會使外群體旁觀者感到被挑釁,進而引發對夸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

進一步,如果旁觀者的確將顯性群體夸耀認知為對自己所在群體的蔑視,那么這種蔑視多大程度使旁觀者感到自己受到了挑釁,可能受到旁觀者對群體身份的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群體認同反映了個體自我系統中群體屬性內化的程度,人們對內群體的認同感越強,越能感受到自己與群體的緊密聯結(Hogg et al., 2017),在所屬群體被威脅時越容易感知到自身受到威脅(宋仕婕 等, 2020; de Hoog,2013)。而以往針對個體夸耀的研究發現,面對顯性自夸時,旁觀者對自夸者夸耀的特質越是看重,就越感到被顯性自夸者蔑視和挑釁(van Damme et al., 2016)。因此,本研究推測,面對顯性群體夸耀,旁觀者越是認同自己所屬的群體,越感到群體與自我息息相關,就越會感到自我受到挑釁。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在群體夸耀引發被挑釁感和網絡攻擊行為中的調節作用,并提出假設2:網絡互動中,相較于隱性群體夸耀,顯性夸耀能夠引發旁觀者更強烈的被挑釁感和對夸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在這個過程中起調節作用。

綜上,本研究通過兩個實驗探討網絡互動中群體夸耀引發旁觀者攻擊行為的心理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實驗1 操縱隱性/顯性表達的群體夸耀,比較探討旁觀者觀看不同群體夸耀言論后對夸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水平,并評估旁觀者的被挑釁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實驗2 進一步探討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對群體夸耀引發的被挑釁感和攻擊行為的調節作用,以厘清旁觀者對群體夸耀的認知路徑和群體夸耀引發網絡攻擊行為的邊界條件。

2 實驗1:群體夸耀方式對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及旁觀者被挑釁感的中介作用

2.1 研究方法

網絡攻擊行為主要為言語攻擊,既包括直接攻擊(如,辱罵)也包括間接社會攻擊(如,造謠、排擠)(Patchin & Hinduja, 2015)。員工評價范式(jobrelevant evaluations)(Twenge et al., 2001)是一種經典的言語攻擊評估范式,該范式要求被試對他人進行評價,并強調該評價會對對方產生直接攻擊(對方會看到消極評價)和間接社會攻擊(讓對方失去重要的工作機會),用以評估個體的攻擊行為(Leary et al., 2006; Quarmley et al., 2021)。因此本研究創設了一個虛擬的網絡互動情境,利用員工評價范式評估被試的網絡攻擊行為。

2.1.1 被試

實驗1 為單因素被試間設計。預期顯著性水平α=0.05,統計檢驗力1-β=0.80,要獲得中等效應量Cohen’sd=0.50,采用G*Power 3.1 計算出至少需要51 名被試(Faul et al., 2009)。以高校宣傳項目遴選校園大使的名義,通過某高校公眾號平臺招募60 名該校本科生作為被試(平均年齡為22.86±2.61 歲;其中,女性21 名)。

2.1.2 實驗設計

實驗1 為單因素(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被試間設計,被試隨機分為兩組觀看顯性/隱性表達的群體夸耀言論,因變量為被試對所觀看的(虛構的)夸耀言論發表者的網絡攻擊行為水平。測量指標為員工評價范式中對夸耀者的評分,評分越低代表攻擊行為水平越高(Twenge et al., 2001)。實驗經過西北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編號為220613003)。

2.1.3 實驗材料

(1)群體夸耀操縱材料

參考以往傲慢假說的相關研究,結合本研究的虛擬實驗情境(高校宣傳),自編顯性和隱性群體夸耀材料。

顯性夸耀(通過與其他高校進行比較凸顯自己高校的優越):“我覺得S 大學挺不錯的,。比起有些大學宿舍差、食堂差還只有一條小街的條件強多了。相比其他大學不如選S 大,肯定不會后悔的。”

隱性夸耀(單純表達對自己高校的積極評價):“我覺得S 大學挺不錯的,。所以選S 大準沒錯,肯定不會后悔的?!?/p>

(2)被挑釁感測量

參考以往研究(van Damme et al., 2017),采用3 個題項(例如,“你覺得多大程度上受到冒犯”)讓被試對自己的被挑釁感進行評價,均分作為被挑釁感水平,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1。

(3)攻擊行為評估(員工評價范式材料)

對標準員工評價范式(Twenge et al., 2001)的評價內容進行改編,被試需要從5 個維度對夸耀者進行評價,均分作為對夸耀者的評分,評分越低代表攻擊行為越強烈,將評分反向計分作為網絡攻擊行為水平,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3。

2.1.4 實驗流程

正式實驗時,被試進入實驗室后首先填寫個人基本信息,之后在模擬網絡情境下與虛擬的外群體成員進行互動,最后采用員工評價范式評估被試的網絡攻擊行為,總用時約15 分鐘,基本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實驗流程圖

進入E-Prime 程序后,被試首先閱讀“項目”介紹:“系統會將兩位不同高校的候選人進行隨機匹配。兩位候選人各自撰寫短文推薦自己的學校,提交后系統會匿名發送給對方,雙方相互進行匿名評分。項目組將根據此次評分,在每所高校的所有候選人中擇優錄取一名。”為了加強真實感,被試填寫學校及實驗編號后會呈現一個虛擬的“匹配界面”,“匹配成功”后被試進入短文寫作界面,完成并提交短文后,會收到對方候選人撰寫的短文(實際為隨機呈現的顯性/隱性群體夸耀的操縱材料)。閱讀短文后進入員工評價范式以測量攻擊行為,并再次強調評價對對方造成的可能傷害:“項目組會根據你的評分決定這位候選人能否成為校園大使,評分也會匿名反饋給對方看到。”

被試提交評價后,評價自己看對方的短文時的被挑釁感。為了加強真實感,最后對被試的虛擬評價也會反饋給被試。參考以往研究檢驗偽裝效果的方法(邢采 等, 2015),實驗結束后隨機抽取10 名被試詢問,沒有被試對真實目的表示懷疑。

2.2 結果

為了檢驗假設1,以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為自變量,被試的被挑釁感和攻擊行為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觀看顯性群體夸耀組被試的被挑釁感(3.50±0.96)顯著高于隱性群體夸耀組(1.36±0.55),F(1, 58)=111.41,p<0.001,相較于隱性群體夸耀(2.23±0.82),觀看顯性群體夸耀組被試表現出更強烈的網絡攻擊行為

進一步使用Hayes 和Preacher(2014)推薦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和Mio?evi?等人(2018)的做法,將自變量的不同水平設置為啞變量(顯性夸耀編碼為1,隱性夸耀編碼為0),利用PROCESS Model 4(Hayes, 2013)使用Bootstrap 法對被挑釁感在群體夸耀方式和網絡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進行檢驗。結果顯示(見表1、表2),被挑釁感的中介作用顯著,95%的置信區間[0.28, 0.76]不包含0,中介效應的大小(ab)為0.54??刂屏酥薪樽兞勘惶翎吀泻?,群體夸耀方式對觀看者的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不顯著,置信區間[-0.09, 0.43]包含0,直接效應的大小c’為0.17,說明被挑釁感在群體夸耀方式對旁觀者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見圖2。

表1 中介模型檢驗(n=60)

表2 中介效應檢驗結果

圖2 群體夸耀方式影響旁觀者網絡攻擊行為的中介路徑

2.3 討論

實驗1 的結果支持了假設1,證實了傲慢假說理論在群體夸耀上的適用性:相較于隱性群體夸耀,顯性群體夸耀會引發外群體旁觀者的更強烈的被挑釁感,進而引發對夸耀者更強烈的網絡攻擊行為。實驗2 進一步探討這一中介過程如何受到旁觀者對自身群體認同程度的調節。

3 實驗2:群體夸耀方式對旁觀者被挑釁感和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試

實驗2 為兩因素被試間設計,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為自變量,群體認同為調節變量,采用G*Power 3.1 計算出至少需要112 名被試(Faul et al.,2009),實際招募120 名某大學本科生作為被試(平均年齡為21.63±2.07 歲;其中,女性53 名),招募方式同實驗1。

3.1.2 實驗設計

實驗2 為2(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2(群體認同:高、低)兩因素被試間設計。在被試報名時測量其群體認同水平作為調節變量,其余變量同實驗1。

3.1.3 實驗材料

群體認同測量工具:為了匹配研究情境,使用丁甜(2012)修訂的大學生學校認同量表測量群體認同,共20 個題項,均分表示其群體認同水平,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5。其余材料同實驗1。

3.1.4 實驗流程

為避免測量學校認同和實驗程序的相互影響,在被試報名時測量其群體認同程度作為潛在調節變量,其余流程與實驗1 完全一致。

3.2 結果

依據被試群體認同的平均數為臨界值,將被試分為高認同(n=66,M=6.30,SD=0.50) 和低認同(n=54,M=4.65,SD=0.59)兩組(宋仕婕 等, 2020),兩組被試的群體認同水平差異顯著,t(118)=16.76,p<0.001,Cohen’sd=3.01。

為了檢驗假設2 中群體夸耀方式和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對其被挑釁感的影響,以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和群體認同(高、低)為自變量,被試的被挑釁感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群體夸耀方式和群體認同的交互作用顯著,F(1,進一步簡單效應分析結果顯示,顯性群體夸耀在高群體認同者中引發的被挑釁感(3.76±1.13) 相比于低群體認同者(2.82±1.00)更加強烈,F(1, 116)=15.93,p<0.001,而隱性群體夸耀在高、低群體認同者中引發的被挑釁感(M高=1.67,SD高=0.68;M低=1.70,SD低=0.75)沒有顯著差異,F(1, 116)=0.03,p=0.870,見圖3。

圖3 不同群體夸耀引發高、低群體認同旁觀者的被挑釁感

同樣,為了檢驗群體夸耀方式和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對其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以群體夸耀方式(顯性、隱性) 和群體認同(高、低) 為自變量,被試的網絡攻擊行為(為對夸耀者評分的反向計分)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群體夸耀方式和群體認同的交互作用顯著,F(1, 116)=6.44,進一步簡單效應分析結果顯示,觀看顯性群體夸耀言論的高群體認同者(5.76±1.35)相比于低群體認同者(4.59±1.25)表現出更強烈的網絡攻擊行為,F(1, 116)=15.24,p<0.001,而觀看隱性群體夸耀言論的高、低群體認同者在網絡攻擊行為上沒有顯著差異(M高=2.91,SD高=0.95;M低=2.81,SD低=1.00),F(1, 116)=0.10,p=0.750,見圖4。

圖4 不同群體夸耀引發高、低群體認同旁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

上述結果表明,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在群體夸耀引發的挑釁感和網絡攻擊行為中均起到調節作用。結合實驗1 發現的完全中介效應,參考Hayes和Preacher(2014)推薦的檢驗程序,利用PROCESS Model 58 (Hayes, 2013)使用Bootstrap 法分析被挑釁感在群體夸耀方式和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如何受到群體認同的調節作用,該模型假設中介路徑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均受到調節作用。分析結果(見表3)表明:群體夸耀方式和群體認同的交互項對被挑釁感的預測作用顯著(β=0.20,t=2.96,p=0.004),被挑釁感對網絡攻擊行為的預測作用顯著(β=0.84,t=20.02,p<0.001),被挑釁感和群體認同的交互項對被挑釁感的預測作用不顯著(β=-0.01,t=-0.16,p=0.243)。說明群體認同只調節中介模型的前半段—— 群體夸耀方式對被挑釁感的影響,而對被挑釁感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沒有影響。

表3 有調節的中介模型檢驗(n=120)

進一步考察間接效應的 Bootstrap 95%置信區間發現,群體認同高(M+1SD)時,被挑釁感的中介作用顯著([0.55, 0.90]),中介效應大小為0.72;而群體認同低(M-1SD)時,被挑釁感的中介效應雖然顯著([0.24, 0.55]),但中介效應更小(0.39)??梢姡后w認同水平不同時,被挑釁感在群體夸耀方式和網絡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不一致,詳細結果見表4。且有調節的中介指數(index of moderated mediation)為0.17(BootstrapSE=0.06),顯著地調節了中介模型(95%CI=[0.05, 0.29])。因此,有調節的中介模型成立,旁觀者的群體認同在群體夸耀方式-被挑釁感-網絡攻擊行為的中介模型中起調節作用,如圖5 所示。

表4 調節效應檢驗結果

圖5 群體夸耀對旁觀者網絡攻擊行為的有調節的中介路徑

為了更清楚地揭示群體認同如何調節群體夸耀方式與被挑釁感的關系,將其按M±1SD進行高、低分組,進行簡單斜率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群體認同較高(M+1SD)的被試,群體夸耀方式對被挑釁感具有顯著影響,βsimpleslope=1.71,t=9.06,p<0.001,95%CI=[1.34, 2.09];而對于群體認同較低(M-1SD)的被試,群體夸耀方式雖然也會引起其被挑釁感,但效應較小,βsimpleslope=0.92,t=4.88,p=0.001,95%CI=[0.55, 1.29]。表明旁觀者的群體認同越高,顯性群體夸耀引起的被挑釁感越強烈,進而引發對夸耀者更高水平的攻擊行為,如圖6所示。

圖6 群體認同作為調節作用的簡單效應分析

3.3 討論

實驗2 發現了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群體夸耀方式通過引發旁觀者的被挑釁感進而引發其對夸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旁觀者自身的群體認同調節群體夸耀方式對被挑釁感的影響,而對被挑釁感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沒有影響。

4 總討論

本研究將傲慢假說理論的應用范疇擴展到了解釋群體夸耀的社會影響上,對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更為常見的群體夸耀引發旁觀者網絡攻擊行為的機制進行了探討。研究發現,顯性群體夸耀能夠通過引起旁觀者的被挑釁感進而引發其對夸耀者的網絡攻擊行為(假設1),而且旁觀者對自身群體認同程度在顯性群體夸耀引起被挑釁感的過程中起調節作用(假設2)。

研究結果表明,在網絡互動情境中,相比隱性群體夸耀,旁觀者面對顯性群體夸耀會產生更強烈的被挑釁感,進而產生對顯性群體夸耀者更高的攻擊行為水平。由于顯性群體夸耀通過比較其他群體凸顯自己群體的優越性,旁觀者會將夸耀者泛指的比較對象具體到自己所屬群體上,并推測顯性夸耀者表達了對自己所屬群體的蔑視,進而感到自己受到了挑釁。這一結果將傲慢假說的解釋范圍拓展到解釋群體夸耀的社會影響上。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網絡攻擊行為的誘發情境的研究范圍:以往關于網絡攻擊行為的研究,大多關注批評、挑釁、威脅、暴力等消極言論(金童林等, 2018; Jetten & Hornsey, 2014)下的攻擊行為,而本研究發現,在網絡互動中,群體夸耀言論作為一種積極的印象管理策略,也會引發網絡攻擊行為,提示人們在網絡中要審慎地使用群體夸耀提升自我和群體形象。

研究結果還表明旁觀者對所屬群體的群體認同程度會調節其對顯性群體夸耀的反應,這進一步證實了旁觀者將顯性群體夸耀看作對自身群體的蔑視的認知路徑,也反映出傲慢假說理論在解釋群體夸耀的社會影響上的適用邊界:以往關于自我夸耀的研究主要關注夸耀的表達方式和內容(van Damme et al., 2017)對旁觀者行為的影響,較少關注旁觀者自身的因素。本研究結果說明,旁觀者自身對所屬群體的認同程度是影響其對群體夸耀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的關鍵因素,可見旁觀者對群體夸耀的認知及其群體認同是改善群體夸耀引發網絡攻擊的可能途徑。

此外,研究發現的有調節的中介模型還表明,群體認同只調節群體夸耀方式對旁觀者的被挑釁感的影響,而對旁觀者產生的被挑釁感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沒有影響??梢婏@性群體夸耀暗含的對旁觀者所屬群體的蔑視,會使旁觀者(特別是高群體認同者)認為這是對他本人的挑釁。而這種自我被挑釁感使該個體之后的攻擊行為的目的不是維護群體尊嚴,而是維護自尊,因而群體認同程度不再影響被挑釁感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這一結果提示,在網絡互動中,一些看似為群體榮譽而進行的網絡攻擊,本質上仍然是旁觀者在維護自己的自尊。可見,人們在網絡互動中不僅存在“自我中心偏差”,還存在“內群體中心偏差”,干預網絡互動中旁觀者的“唯我論內射”(Suler, 2004)過程也許是改善群體夸耀引發網絡攻擊的可能途徑。

綜上,本研究驗證擴展了傲慢假說理論的適用范圍,首次將其應用于解釋群體夸耀的社會影響上,揭示了群體夸耀引發網絡攻擊的機制和影響因素,闡明了旁觀者對群體夸耀的認知路徑,深化了傲慢假說理論。在網絡攻擊事件頻發的現實背景下,研究為網絡群際互動中群體夸耀言論帶來的消極社會影響提供了全新的理論依據與實證支持。從言論發表和接受兩方面,為開展干預工作提供了全新視角,對穩定社會情緒、構建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本研究使用了真實群體作為旁觀者和“夸耀者”的群體身份,被試對真實群體的先前信念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想象群體身份(溫芳芳, 佐斌, 2018)重復驗證本研究的發現,以排除先前信念的混淆。其次,盡管本研究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匿名的網絡互動情境,并抽檢了被試對該虛擬情境真實性的相信程度,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外部效度問題:例如,被試在現實的網絡互動中能用自己的語言直接攻擊對方,而在本研究中為了控制可能的干擾變量,被試只能通過展示消極的評價結果和破壞對方的工作機會來傷害對方。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優化實驗情境,提高外部效度。最后,盡管本研究初步闡明了旁觀者對群體夸耀言論的認知路徑,但其中的內在機制仍可以深入探討:例如,顯性群體夸耀在比較時并沒有直接指向特定群體,但旁觀者“自覺地”將自己的所屬群體帶入了比較對象的身份,并認為這種針對群體的蔑視是對其本人的挑釁,這其中的心理機制值得進一步探索。

5 結論

(1)網絡互動中,顯性群體夸耀能夠引發外群體旁觀者的被挑釁感進而產生網絡攻擊行為。(2)旁觀者群體認同對顯性群體夸耀引發的被挑釁感和攻擊行為起調節作用,相比低群體認同者,高群體認同者對外群體的顯性夸耀有更強的被挑釁感和更高的攻擊水平。(3)旁觀者對顯性群體夸耀的認知存在“內群體中心偏差”,將夸耀者泛指的比較對象認知為自己所在的群體。

猜你喜歡
實驗評價研究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做個怪怪長實驗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a天堂视频|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一级电影| 国产黄色免费看|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国产AV毛片|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青青操| 91青青在线视频| 色AV色 综合网站| 在线精品自拍|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色婷婷丁香|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欧美网站|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成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99er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中文字幕啪啪|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国产精品2|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日韩无码白| 一级毛片网|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福利视频一区|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